2025年1月1日7点,乌克兰正式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输往欧洲。乌方给出的解释是,出于国家安全利益考虑,协议到期后不再续约。事实上,双方签署的协议也得确如此。因此,不能说乌克兰违约。


1月1日,乌克兰正式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输往欧洲

有分析认为,如果俄乌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天然气过境问题,部分欧盟成员国将进一步受到能源短缺压力,俄罗斯每年将失去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乌克兰每年也将损失约8亿美元的过境费。据此,在媒体的报道中,称之为“三输”局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乌克兰是在进行自杀式报复。
对此,我是不大认同的,客观评估,乌克兰此举固然损失了一笔过境收入,但用乌能源部长加卢先科的话说,“此举使得俄罗斯正在失去市场并将遭受金融损失。”言下之意,俄的损失更大。至于欧盟市场,冲击远没有媒体所说的那么严重。另外,乌方表示,已就此向国际伙伴发出正式通知。显然,乌方的行为并非突然,按协议办事,并已与相关国家沟通好了。


俄又一条为战争输血的管道被掐断

我们都知道,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欧盟严重依赖俄罗俄能源,整体依赖度达40%左右,个别国家比如欧盟老大德国的比例更高。
俄乌冲突前夕,随着欧盟对俄实施制裁,俄罗斯在2021年年底突然对欧盟断气,当时正值严冬,狠狠“拿捏”了欧洲一把。事后的欧洲反思能源安全,并制定“摆脱对俄能源依赖”政策,加上“北溪”管道遭破坏,俄对欧供气量锐减。据欧盟官网发布的数据,欧盟成员国进口俄管道天然气的比例从2021年的40%降至2023年的约8%。就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LNG)而言,俄占欧盟天然气总进口量的不足15%。
也就是说,经过三年多的能源战略调整,俄罗斯已经失去了对于欧盟的能源控制,再想随时“拿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就此而言,本次乌克兰停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输送服务,对欧洲整体影响不会太大。
德媒的消息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德国媒体2024年12月31日援引欧盟委员会一位发言人的话报道称,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通过替代路线向中东欧国家供应俄罗斯以外地区的天然气。欧盟委员会已与成员国协调超过一年时间,为替代供应方案做好准备。也就是说,欧盟已为俄乌输气协议终止做好了准备。



当然,几家欢喜几家忧,并不是所有的欧盟国家都觉得“无所谓”。比如斯洛伐克就“急眼”了,为了“续气”,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菲佐近日突访俄罗斯斡旋。之后,菲佐隔空喊话乌克兰:如果对方“关闸”,斯洛伐克将停止向乌提供急需的电力供应。
当然,斯洛伐克“急眼”自有他的道理,斯洛伐克是乌管道供气的主要受益方,其他还包括匈牙利、奥地利等国。这三国市场总和约65%的用气需求,都来自经过乌克兰管道的俄罗斯天然气。如果乌克兰“关闸”,三国之中,匈牙利尚且可以依赖“土耳其溪”管道。奥地利(已于2024年11月因仲裁纠纷被俄“断气”)也有替代选项。只有斯洛伐克腾挪空间较小。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菲佐向乌发出“你敢断气,我就断电”的警告。
综上所述,乌克兰关闭俄输欧天然气管道阀门,最不乐意的应是俄罗斯,战争打到现在,俄亟需多卖能源以补充军费。至于其他不高兴的欧盟国家,也只能顺大势顾大局。对于乌克兰,虽然少收了几亿美元,但掐断了战争对手的经济大动脉,无疑更为重要。据报道,俄乌冲突以来,每年约500亿立方米的对欧天然气供应中,乌方管道承担了150亿立方米的供气量。也就是说,乌克兰“关闸”后,俄对欧盟天然气出口将锐减近三分之一。就此而言,“三输”说法难成立,谁更肉痛,显而易见。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欧盟获取能源渠道的多元化,事实上已经与俄罗斯完全脱钩,未来俄罗俄要挟欧洲的筹码越来越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