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轰动影迷圈的一个消息——

伍迪·艾伦上了许知远的《十三邀》。

当Sir兴冲冲点开,期待不少:许知远能挖得多深?伍迪·艾伦对近年来陷入的争议是否会有回应?对当下的电影界有什么犀利的点评?

Sir在等待一句像当年马丁·斯科塞斯“漫威宇宙不是电影,是主题乐园”那样掷地有声的金句,不需要绝对正确,可是够轰动,足以引起整个圈子的讨(争)论。

但很遗憾。

看完了整个采访,感觉像是喝了一杯温吞的开水。

没有多少新意。

也没有触及什么滚烫的话题。

许知远确实做了许多功课,但这场对话为什么还是落空了?

或许是缺少了那个“探究的决心”



01

伍迪·艾伦当然“不好采”,这并非是说他已经成名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采访也经历过无数,你很难问出新东西了。

而是因为他很复杂。

他有着数不清的身份——

脱口秀演员、笑话专栏作家、业余拳击手、奥斯卡导演、矮个子犹太人、知识分子、音乐人、神经质的话痨……



奥逊·威尔斯吐槽他:

“他有种‘卓别林病’,看了就让我不舒服,他那就是自大,性格怯弱的人其实都那样,他的自大称得上是无边无际……”

法国人却说:

“他是好莱坞唯一的知识分子。”

虽然褒贬不一。

但至少,每一种评价都抓住了伍迪·艾伦身上的某一部分特质。

而许知远呢?

他在节目一开场就说出了令人费解的“理解”——



什么意思?

就是对于许知远来说,伍迪·艾伦不属于他最欣赏的那批大知识分子,只能算“小知识分子”,他的电影像是一出出小品。

这些电影不涉及最严肃的思想问题。

更多是关于知识分子趣味。

那些严肃的话题,是以谈资的形式,滔滔不绝地插入“小品”之中的。

许知远的疑惑在于——

一个(和他一样)严肃阅读的人,为什么会拍那么多小品,直接拍那些更重要的话题不行吗?

许知远带着去会一会另一个知识分子的心态开启谈话。

伍迪·艾伦是知识分子吗?

是,也不是。

就像《午夜巴黎》。

主角吉尔想要回到1920年代的巴黎,有海明威、菲兹杰拉德、达利的巴黎。



而那里的人却想回到1890年。

可是在1890年的画家高更想要回到的,是文艺复兴的年代。



在伍迪·艾伦的镜头里,不管演员是谁,都像是在扮演伍迪艾伦本人。

滔滔不绝,对现状感到不满,对自身之外的一切感到鄙夷。



而为什么又说他不是知识分子呢?

因为在他的电影里,往往表现的不是知识分子的优越感。

而是“被诅咒”——

当你说话做事需要不断地卖弄学识,贴上标签。

那么自然就没办法真诚起来。

就像节目中提到的,伍迪·艾伦最满意的电影里的《子弹横飞百老汇》。

故事中刻画了一个标准的知识分子。

或者说,以“知识分子”自居的剧作家。

满口的名人名言,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



可他毫无天赋,只能被一个半路出家的黑帮打手带着改剧本。

而他们的剧本大卖时,他却也“理所应当”地享受着外界的赞许。

就是伍迪·艾伦对知识分子的反对。

某种程度上,也是许知远的姿态。

可是许知远不会去想这些。

他不去探究每一个话题的答案,不去问为什么,似乎也不想知道为什么?

他只愿意把伍迪·艾伦当成纽约知识分子的符号。

于是这样一次难得的采访,也就变成了他自己对于纽约的朝圣。

比如。

他面对自己不太喜欢的导演,却又在名望傍身的伍迪面前显得畏手畏脚。

只好问出一些伍迪·艾伦谈过无数次的基础性的问题。

或者。

明明已身处真实的纽约,却又在重复自己不喜欢的伍迪·电影中的知识分子行为——

看夜场电影。



却在电影院里睡着。

逛旧书店,老板略带调侃地对他发问。



他却还在纠结,纽约式的知识分子是怎样的。



这些“打卡留恋”般的行为,就好像没有来过纽约。

而结束采访后,许知远坐在海边长椅,甚至用了一个词——

喜欢他身上的那个“轻”。



似乎是和自己本来的偏见达成了和解。

但伍迪·艾伦真的“轻”吗?

事实上,是许知远又退回了有着“知识分子”头衔的小世界里。

他就像是伍迪·艾伦电影里最典型的那一类知识分子:

对宏大抽象概念过度迷恋,对事物感到不满,便想要分析、解构,甚至讽刺。

却在具体的现实面前悻悻低下了头。

02

所以伍迪·艾伦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事实上早在40年前,戈达尔便给过我们答案,那次他与许知远一样,也飞往了纽约,与伍迪·艾伦进行了一次对谈。

而这部对谈的纪录片开头,戈达尔讲述了一个故事。



只有乌鸦能离开森林,随人类居住在城市。

没错。

在他的眼中,伍迪·艾伦就是那个看起来不怎样的动物——

乌鸦。

他总能看穿大城市的浮躁、虚伪的一面,但同时,却又深爱着纽约,甚至成为了纽约的名片。

而自己却是住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里的鸟。

为什么他可以一直生活在满是凡夫俗子的城市里?

影片的结尾,他得出了结论。



乌鸦注定住在了城市。

仅此而已。

这是他们两人的不同态度。

戈达尔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审视,驱使他远离。

而伍迪·艾伦呢?

他是一个融入其中的局外人——



当真是局外人吗?

当然不。

其实应该是另一个词——清醒。

比如。许知远在访谈里总会把一些宏大和概念性的问题抛出来:

您拍这么多电影的内在动力和驱动力是什么?

时代对伍迪·艾伦有怎样的塑造作用?

伍迪·艾伦的这种不冲破安全区的生活观念,对当下青年的生活有哪些指导意义?

而他的回答非常的"务实"。

面对糟糕的世界时,你唯一能选择的逃脱方式,就是认真工作,不然你会被悲惨和焦虑淹没。

这种与现实高强度绑定的态度,并不像他所说的”局外人“的姿态。

当然。

清醒也是他如今的状态,他从前并不是这样。

他以知识分子式的喜剧出名。

无论是最早当脱口秀演员,还是后来创作的电影,哲学命题、社会讽刺、历史事件……这些文化人会关注的话题被他用来做笑料。

他不想真的去严肃地讨论这些问题吗?

他拍过模仿伯格曼的《我心深处》《另一个女人》,这是两部是纯粹严肃的电影。



但并没有收获比较好的口碑。

他自己也并不满意。

而在访谈中,他提到伯格曼、费里尼,那些真正被称为大师的导演们。

他承认了自己的平庸。

了解局限,接受了终极追求的徒劳。

在无意义中,零星地作乐。



03

所以再回看这个采访,你会觉得许知远的问题出在哪里?

“不了解”是表象。

“回避”才是根本。

节目中,如果你仔细留意的话就会发现,许知远对伍迪艾伦的发问永远是浮于表面的。

他很少问“为什么”。

以至于,让人觉得,这就是一场机械式的对谈。

伍迪艾伦没有可深入下去的话题吗?

当然有。

事实上,他身上的困境,不比许知远自己所困惑的东西少。

比如说——

理想与现实。

在节目中,许知远采访了一名来到纽约生活的脱口秀演员。

他是伍迪·艾伦的粉丝。

这个年轻男孩并没有与伍迪·艾伦见面。

但他却离伍迪·艾伦更近。



这其实就像伍迪·艾伦曾在戛纳的记者发布会时说的那段话:

“我一直想成为严肃的电影制作者,我的偶像一直是英格玛·伯格曼,我也想拍(他那样的)严肃电影。但我不得不成为一个喜剧导演,因为这的确是我的天赋也是我擅长的地方。没有人给我钱去拍严肃的影片,他们就是想让我拍好笑的电影。”

可结果呢?

随后,台下记者们纷纷大笑。

大家觉得这只是幽默。

而这种笑话,可能也并不是他想要的。

在一部不太出名的影片《好莱坞式结局》里,有过这么一段情节——

一个过了气的导演,本想靠新的创作重回巅峰。

却在拍摄过程中意外失明,他只好装作自己还看得见,继续拍下去。



可他的“瞎指挥”让摄影师只能被迫乱拍一通。

后来电影在美国上映,果然票房惨败。

而讽刺的是,法国影评人给予了这部电影极高赞许,他又回到了巅峰。



这就像是他的现实困境。

许知远不该就这个问题深入下去吗?

可他回避掉了。

当伍迪艾伦说出对悲剧的理解时:



许知远的反应则是:

没有追问,假装理解。

而更让观众期待,却被有意无意回避的困境是这个——

被好莱坞封杀。

对养女的性骚扰、取另一个养女为妻、电影中无数次出现的对年轻女性的迷恋……

随着前几年ME TOO运动的愈演愈烈,这些也都成为了他的“罪证”。

此前合作过的凯特·温斯莱特、甜茶、戈麦兹等演员都纷纷与他割席。

也有斯嘉丽·约翰逊、戴安·基顿等人力挺他。

在HBO制作的纪录片《艾伦对战法罗》里。



前伴侣米娅·法罗把两人的养子养女受到过的侵犯都归罪于他。

而在自传《毫无意义》中。

他讽刺米娅·法罗只是非常享受人们对她领养的行为而做出的圣人般的称赞。

可不管舆论和事实如何。

他没法再留在纽约拍片,只能把新片的拍摄搬到欧洲。

这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吗?

的确,对任何人来说,身处漩涡中心,都是悲剧。

但对于采访者许知远来说。

便是知识分子又一次面对现实的退缩。

所以这次采访像什么呢?

面对一个可以进入影史殿堂的导演,许知远却在下意识地将其抽象化、概念化,而不是具体地深入这个人。

他困于自己的“知识分子”世界。

无法理解来自“另一个体系”的世界,于是只能被动地等待着对方的主动输出。

这对于陈年喜、林小英或许比较有效。

但对于复杂的,诸如伍迪艾伦这样的人,就变成一次客套的流水线问答了。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伍迪·艾伦身上吧。

采访里,伍迪·艾伦说了一段引来很多人争论的话。

他觉得自己不是天才。



这样说也未必是伍迪·艾伦的自谦,实际上伍迪·艾伦的电影,的确很难达到伯格曼等人的成就。

这是他的清醒之处。

但,对我们来说呢?

或许相比于他到底有没有达到伯格曼、费里尼,或是卓别林等人的成就,我们更在意的,是有没有在他的电影收获某样东西。

比如。

爱上某座城市:

《曼哈顿》里的纽约、《午夜巴黎》里的巴黎、《爱在罗马》里的罗马……







或是,改变了生活习惯:

学习《安妮·霍尔》里戴安·基顿随性自由的穿衣风格、爱上爵士乐……



甚至:

只是在他抖包袱的笑话中听到了某个好奇的名字,便去主动了解。

随后就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为什么这些收获这么重要?

访谈里,伍迪·艾伦曾经谈论自己对电影的热爱。

他说,电影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逃避现实。



而《开罗紫玫瑰》中,也有这么一个场景——

米娅·法罗饰演的家庭主妇无法忍受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生活。

她只能每天泡在电影院里逃避现实、求得安慰。



直到有一天,她竟穿过了银幕,走进了电影里。

她终于被电影彻底“改变”。



是的,电影或许“毫无意义”,但它一定是一部分人的避风港。

而伍迪·艾伦呢?

他已然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避风港。

对于我们来说,或许,这就够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毛脸雷公嘴榔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