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天赋一词。

郭富城身上,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横跨歌、舞、影三大艺术领域,集舞王、天王和影帝之名于一身,更以诸多作品和荣誉,见证其商业和艺术层面之大成。

而其在表演上面的天赋,更或可谓百年难遇。

笔者在早前,曾经说过一句话。

郭富城在电影这条路上能走多远,取决于,业已步入衰退的香港电影,究竟还有多少资源,能够给他。

于今仍然成立。



为何说郭富城天赋卓绝?

从青涩到自如、再到找准戏路,他只用去了极短时间和极少作品,也即以《飞越危墙》出道,经《西环的故事》、《赌后》、《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到《九一神雕侠侣》,一个表演灵动、携偶像力而自成风格的演员,就已现世。

这相当难得。

如果有庞杂的阅片量为基础,就当能明白笔者的意思。

当然,或有人说,在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郭富城在电影上的表现,并不算有多突出。

但他们只知其一。



且看来路。

一个广告燃爆台湾,连发三张唱片卖爆整个华语世界,在香港乐坛“弯道超车”,一跃封王,并以无双唱跳横扫乐坛。

这样一种路径的艺人,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哪里?

自然会是乐坛。

所以,在1992年和1993年连续上映十一部电影之后,郭富城电影产量锐减,在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后半程,他平均一年不到一部电影。

即便如此,他也仍可列出《九一神雕侠侣》、《赤脚小子》、《浪漫风暴》、《安娜玛德莲娜》和《风云雄霸天下》这几部电影,或表演层面、或作品口碑、或商业成绩,皆可堪对比。

此时来论。

虽然郭富城,尚还不具备老戏骨那种百战精兵之势,但其外形、偶像气质和表演上的灵动与可塑性,却又绝非一般人可及。

就若一头潜龙。



变局很快到来。

说来有趣,《三岔口》被很多人当作其表演的蜕变之始,却鲜少有人,去探求过该种变局背后的真相。

是突然开窍吗?

并不是。

如果熟知郭富城的影路,当知道,他在表演上本就颇有根底。

而当新世纪到来,香港乐坛极力在推动“一代新人换旧人”,天王也要识时务,何苦横亘乐坛,惹人生厌?

也就在此时,郭富城考虑转轨影坛

所以我们看见,他拍毕《浪漫樱花》之后,竟又连续两年,没有电影作品推出。

如前述,若是在上个十年,他的全副精力都在乐坛,这很正常,但既然已经逐日疏离了乐坛,为何电影作品不增反减?

外界嘲他为“谷底之王”。

而他在干什么?



说来有趣。

看事情只看表面,是绝大多数人的通病。

比如当香港乐坛衰微,郭富城又连续两年没有新电影上映,部分娱记就认为,郭富城人气大跌,没戏可拍了。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郭富城曾经在访谈中讲过,在那段时间里,自己观摩过很多电影作品。

这叫学而不厌。

其实以香港影坛的风气来讲,表演这件事情,够用就好。

尤其是偶像派阵营。

所以有件事情一眼可见,能吃“偶像”这碗饭的演员,有多少人,会花费极大心力,去追求演技层面的纵横拓展?

这也正是郭富城的不同之处。

从揣摩、沉淀、反思到实战,他前后大略花去三年左右的时间,然后以一部《三岔口》破冰。

而这部戏,好在哪里?



说起来。

陈木胜导演的强项,是枪战、追车和场面调度,一如《冲锋队之怒火街头》、《我是谁》、《特警新人类》和《新警察故事》。

这部《三岔口》,其实也是以警匪和动作为核。

但在该片里面,陈木胜精准捕捉到了,郭富城所流露出来的极致悲情。

从噩耗临身,到空洞与迷茫,再及至悲情勃发、心丧若死,郭富城以一气呵成的情绪递转和极致悲情,冲破了警匪的壳,远远越过了港产警匪电影的边界,以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漫入观者的心田,令世界同悲。

是役,败梁家辉。

他依靠的不是技术,而是不可敌的强情绪。



当他冲破这道关隘。

接踵而至的,是《父子》、《白银帝国》、《C+侦探》、《杀人犯》、《风云2》、《最爱》和《浮城大亨》等风格、题材迥异的作品。

尤其是《最爱》。

其表演的层次、深度、爆发力、起承转合与情绪如瀑,宛若某种“天堑”。

不夸张地说,放眼整个华语影坛,或也只能找出这么一个,以偶像派身份开局,又在极短时间之内,蜕变、化龙,并直入顶层演技派阵营的演员。

赵得意,这个名字该被记住。

世无双。



但恰如周润发的评价。

你可以在每一部电影里面,看见他的进步。

他演过很多次警察,次次不同,同是小人物,却气息迥异。

从《寒战》、《道士下山》、《踏血寻梅》,到《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寒战2》、《破·局》、《无双》,再到《麦路人》、《秘密访客》、《临时劫案》和《九龙城寨之围城》,步步不同。

同一个躯壳里面,似乎住着无数的灵魂,岳峙渊渟、忠义、腹黑、洒脱、真挚、癫狂、孤傲、正气、潦倒、颓废、深情、诡异、神经质、阳光、悲凉,不一而足。

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好一场正奇之变。



显而易见。

郭富城仍然热爱表演,也仍求进若渴。

但如开篇所言,江河日下的香港电影,还有多少“养分”,可以供给?

这当然极不乐观。

有人说,他该极力融入内地电影。

其实,早在一零年代,他已经着手过这件事情,先后拍了《最爱》、《越来越好之村晚》、《全民目击》和《道士下山》等电影。

但顾长卫只得一个。

且就近年来讲,内地电影又有多少新意和品质兼备之作?

再者,在这个时代,以郭富城“不经营”、“不钻营”的性格,其实很难获得,那些人人争抢的“大饼”。

他也应该是看透了此节。

故唯专注表演。



笔者以为。

郭富城或是最后的“港影之光”。

因为事有两面。

香港电影的困境,只是一时之状,在未来,必将奋起破局,而偶像力与专业能力皆卓著,且商业与文艺兼收的郭富城,怎可小觑?

且行且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