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鲁迅对原配朱安说:"日本有一种小吃很好吃。"话音未落,朱安忙说:"是,大先生,我也吃过。"鲁迅皱眉看了几眼朱安,转身走开,从此一生都不和朱安说话。
朱安不知道那一眼代表着什么,她只是觉得鲁迅好不容易能和自己说上几句话,内心就欣喜不已,慌不择路的回答了他。
若是说自己没有吃过,那么岂不是显得自己不会说话,直接把话给堵死了,谁知道小小的撒了个谎却惹得鲁迅不喜。
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鲁迅和朱安的相处模式,他们从结婚到最后,一生中都难得说上几句话。




朱安对于他来讲,更像是娶回家照顾母亲的,鲁迅在她身上从来没有过感情,有的只是同情和尊重。
但朱安却始终将他放到自己的心上,哪怕说不了话,该做的事都做的一丝不苟。
同在一栋屋子中,夫妻俩却各住一间房。白天的时候,朱安就在屋内做些针线活,没几个人跟她说话,她也习惯了这样沉默寡言的生活,每当屋外有小孩子吵闹的声音,她就会放下针线,踮起小脚走出屋外。
“你们小点声,不要吵到大先生工作。”
在朱安心中事事都是以鲁迅为先,她依旧守着过去的那一套思想,哪怕对方连句话都不跟她讲,她嘴上也没有怨言,而是默默地操持着家中的事务,她幻想着总有一天能得到对方的亲近。
朱安对鲁迅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尤其是在吃食上面。鲁迅喜欢吃,她就想办法做各种丰盛的美食,哪怕就是烧粥都要耗费一番功夫,让鲁迅能吃的顺畅,吃的开胃。
在饭桌上,若是老太太同在那么还能有些说话声,不显得那么的孤寂,但若是只有他们两个人吃饭,那顿饭必定吃着都让人感觉到冷清,一点交流都没有。
哪怕在外人看来朱安的厨艺确实不错,但鲁迅却没有主动和她提起过这种,就连自己喜欢吃哪道菜,不喜欢吃什么都没有多说,似乎只要她准备了,那么他就会吃上两口。
没有交流自然无法得知他的喜好,但朱安却费尽心思的想侍奉好他,不说话那么就从他吃饭时落下的筷子,剩下的菜的多少来看,若是看他吃得多,那么以后就会多做些。




朱安虽然处处都想要做到最好,但是在为人处世上面总是欠缺一些,就像开头说的日本小吃,明明没有见过,更别说尝过,却毫不犹豫的说自己吃过。
她的“不机灵”在来客的时候,也曾显露出来。那时有朋友过来拜访鲁迅,在见到外人过来,上茶是必不可少的。
朱安在厨房里面忙里忙外,端上来两杯热茶,两碗刚做好的热藕粉,当点心,看着没什么大碍,但是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天,客人看着面前的吃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她没有感觉自己做的有哪里不对,而鲁迅只得苦笑一下,和朋友吃下去,他也不会主动和朱安提这些地方,这让她在这种看似不起眼的事情上,总是闹笑话。
心灵相惜对两人来说是很难的,直到鲁迅遇到了许广平,才让他有了这种感觉,但对方的到来让朱安变得更加尴尬起来。




离婚对于朱安来讲是不可能的,这在她心中是从未想过的路,哪怕之后鲁迅和许广平在一块,有了儿子,她依旧没想过离开,而是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一般,虽没见过面,却经常在信中牵挂着他。
同样鲁迅知道像朱安这样的性子,离婚后不知该如何生存,连个经济来源都没有,而且母亲对朱安非常喜爱,必然不会同意他这样做,于是三个人的感情就这样尴尬的继续下去。
朱安等了一生都没有等到鲁迅的回头,她在这种无止境的等待中渐渐地消磨掉自己身上的光彩,其实两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悲哀,这是时代的悲剧。若是朱安念过书,看过更广阔的世界,那么她的生活可能就不会被困在编织的牢笼中,而不是在无望和苦闷中度过这一生。
参考来源:《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