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四年里,拜登政府一直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对中国进行多方面的遏制。尽管他的任期即将结束,但美国政府仍没有放松对中国的压力。
去年年底,美国政府就宣布,将对中国的芯片产业启动所谓的“301条款”调查。这次调查的目标,就是要审视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以及这一情况对美国经济的潜在影响。
(特朗普)
从美方的动作可以看出,其在半导体领域对华策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要限制我国获取高端芯片技术和设备,通过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禁止美国及其盟友的科技企业对华出口高端芯片和生产所需的光刻设备;二就是要对我国的传统芯片展开调查,防止中方制造的芯片大量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在这两个目标下,美方要确保自身在“芯片战”中始终保持优势,以此来作为其对华技术封锁政策的核心环节。
从本月20日起,特朗普将正式接手美国政府,其在竞选期间就屡次对华发出警告,声称要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加征关税,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中美之间的科技和贸易战,将再度加剧。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方一边也开始围绕“中国手中还有哪些应对美方的底牌”,展开了猜测。
美媒在报道中表示,当下针对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各领域的限制,中方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
首先就是对稀土矿物等关键资源实施了出口管制。过去,中国在稀土的开采和出口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就拿中方已经限制的镓和锗来说,中国出口的镓储量占了全球的68%左右,产量则在全球占比超过九成;同时中方供应的锗,在全世界的占比也高达68.5%,石墨产量更是超过了77%。在这种状况下,中方对这些关键物质的管控,就成为了反制美国的一大利器。
(中美高层对话)
其次,就是对美企进行反制。美国在去年12月发布最新一波对华芯片技术出口限令后,中方也针对美国的芯片技术巨头英伟达,展开了反垄断调查。
中方的这一行动,也让美方预感不妙,称未来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将能看到中国对美国的关税手段进行反击,以牙还牙地提高关税比例。
对于中方的这两种手段,美媒认为虽然对美不利,但美方也能找到对应的措施。比如说在稀土领域,美国已经联合13个盟国,成立了一个所谓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联盟,试图通过多国合作,来建立多元化和可持续的供应体系,从而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对此,美方还信心满满地认为,中国只能在短期内占据优势,未来美国及其盟友将使中方失去市场实力。
但实际上,这种策略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在执行上却面临诸多挑战。重新构建一个全球供应链不仅需要时间,还伴随着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协调问题。美国及其盟国选择舍近求远地整合新的供应路径,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还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削弱他们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根据美媒分析,中方手中还有一招,或将成为反制美国的“王牌”,甚至能让美方无力回击。
曾经担任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的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就表示,当下中国手中仍掌握着一万亿美元的国债。若中美对抗再度加剧,中方很有可能在美国国债拍卖会上进行买家罢购,甚至开始抛售,放弃中国作为美国第二大外国债权国的地位。
(美债)
无论中方做出哪种选择,都会对美国赤字频发的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并给美国债券市场带来严重破坏。
这名经济学家此言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中国作为美债最大的持有者之一,一旦大规模出售美国国债,将会导致美国国债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这将增加美国政府的借贷成本,给美国经济造成压力。
此外,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可能会对美元汇率产生压力,导致美元贬值。这可能会影响到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并给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带来影响。
而美方对此,无力反击之力。
这一潜在的威胁,也从另一个角度对特朗普政府即将推行的政策进行了反思。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民族主义立场在推行过程中,并没能充分考虑到美国经济在商品供应链及金融资本领域对中国的深层依赖。而这种依赖表明,美国在全球化的今天是无法孤立发展的,而是需要更多地拥抱多边主义,以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
而中方这边,也一直在呼吁同美国和睦相处,实现互利共赢。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任何紧张关系,不仅损害了彼此的利益,也会对全球经济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无论是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措施,还是中国对美国做出反应,这些行动都可能导致双输局面,反而为自身发展增添风险。
(拜登签署芯片法案)
因此,中美之间最理智的选择,应该是加强沟通与合作,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础上,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