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一、第五军:规模正大、法度严谨之师
二、十八军:土木精锐、守强攻弱之师
三、七十四军:御林精锐、出头先烂之师
四、新一军:本是精锐、中道而衰之师
前面四部分论述了另外四支主力的命运,对其战斗力有一个大致的评价,基本以七十四军为首。但若和新六军一比,新六军的战斗力其实更强、也更持久。
为何大众对新六军评价不像七十四军那么热、那么高呢?原因在于大众对新六军军长廖耀湘的一个误会。
五、新六军:廖氏明语、死扛到底之师
新六军番号虽出于新一军之后,核心主力新22师也是从新一军出来的,似乎要矮新一军一头,其实不然。新六军战斗力之强悍,战斗力保持之长久,在东北国军系统的地位,都比新一军强。
强的标志有三:
第一,部队起点高。
新六军成立于1944年4月,成立虽然晚,但起点非常高。
新六军下辖3个师都不寻常,分别是14师、新22师、50师。新22师是核心主力,当年第五军的部队,机械化部队,火力充足,战斗力强悍,是国军师一级部队的头号王牌。
14师是中央军嫡系老部队,蒋介石的心腹大将钱大钧、陈诚、周至柔都在这个师当过师长,14师巅峰时下辖三旅八团,相当于一个军的实力。1944年4月空运至印度时虽缩编为3个团,但其干部都是陈诚土木系,部队比较充实,战斗力属于上乘。
50师的底子是湘系谭延闿所部,不过抗战后历任师长都是黄埔毕业生担任,已经渐渐中央化,又经过几番隶属关系调整,湘系色彩几近于无。
蒋介石把14师、50师运到印度,作海绵之想,企图通过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取美械装备。两师的干部、兵员自然都要迎合美方尤其是史迪威的爱好,配备素质较高之人。
史迪威手下的美军军官起初要派到新一军担任营以上军官,因为中国方面强烈反对而作罢,这些军官改充训练营教官,用以监督新一军、新六军训练。美国人没有什么仁爱思想,对国内新到之军百般欺压,14师、50师的军官们同仇敌忾,上下团结,经常教育将士们要一致对外。
国军以往逃兵是大问题,逃了再补,补了又逃,形成怪圈,故大多数部队战斗力很难保持较高水平。到了印度人生地不熟,逃无可逃,大家索性安心训练。反正至少在这里吃穿住用比国内好的多,美国人横则横矣,给吃的用的倒是大方,罐头、白面、香烟甚至巧克力、酒都能分到一些。
方方面面因素凑到一起,驻印军的训练水平、部队凝聚力都比国内强得多。
第二,廖耀湘的个人能力强。
国军一流战将中,很有一些将领因为特定条件下的失误,被大众误以为能力低下。廖耀湘就是个中受害最深的。辽沈战役中廖耀湘率九兵团被围于黑山、大虎山一线,各部队混乱无序,廖耀湘在无线电报话机中直接用明语呼叫各军、师,让他们向某某方向移动。
电影《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将这一片段演绎出来,东野指挥所内101和刘亚楼听到之后会心一笑,从容指挥部队将九兵团各个歼灭。电影的艺术渲染能力很强大,令无数观众以为廖耀湘是草包一个。这段情节历史上真有其事,廖耀湘九兵团的少将参谋长杨焜回忆说,兵团指挥所在胡家窝棚被解放军冲散后失去指挥能力,廖情急之下违反密语规定直接公开部署。
不过我们还要真实客观地看待廖耀湘,不能因为最后时刻的失误而否定一个人。
从军事素养上看廖耀湘不差,廖耀湘是黄埔六期骑兵科毕业生,1930年到法国陆军大学留学,1936年才回国。在法期间廖耀湘为打好法文基础,先在小学学了三年法文,之后又入陆军大学学习三年。与其他留法留德留美的国军将领们相比,态度、心思、用功都是卓然拔群的。
所以无论是到法国考察留学情况的蒋百里,还是为新组建机械化部队挑选将领的何应钦,抑或第五军长官杜聿明、郑洞国、邱清泉等人,在与廖耀湘没有任何瓜葛、交情的情况下,深入考察后都认为廖能担大任。
廖耀湘任新22师师长后迭经大战,在印度训练部队,回国后在东北充任主力军长,其深厚军事功底完全经受住考验。
1946年2月沙岭战斗,廖耀湘新六军新22师66团附师教导营,顶住四纵六个团的围攻,以伤亡674人的代价,给四纵带来2159人之重大伤亡。敌我伤亡比之大,在东北战史中极其罕见。
3个月后,国民党军诸路围攻四平,廖耀湘率新六军向四平推进,途遇东北民主联军三纵阻击,新22师65团集中全团重炮进行轰击,三纵支持不住退走。廖耀湘还以为只是共军小股部队,没想到搜看战死者携带的文件,发现竟是三纵主力。新六军士气大振,狂言一个团就能击败共军一个军。
三纵司令员程世才是红四方面军的虎将,当年红军最年轻的军长,受到毛主席的称赞。这是他头一次遇到全美械国民党军,对这种打法完全不适应。正面顶也顶不住,退却中组织防守也防不住,迟滞敌军进援四平速度也没有成功,程世才被迫无奈提出放新六军到四平附近,进行运动中歼灭,被101狠狠地批评。一定程度上讲,程世才在东北军事生涯的中衰,就以此战为转折点,此后再未找到证明自己的机会。
东野司令部后来评价新六军,老兵很多,都有三五年、七八年的军龄,其中甚至有个别排长仍当战斗兵者。较顽强,不容易缴枪,甚至一个打到七八个人还不缴枪,带着远征军、常胜军的骄傲态度。
评价新一军则如是说,新一军步炮协同非常好,战斗开始后使用各种口径火炮轰击,有的打到前沿阵地让你抬不起头,有的打到纵深阵地阻击预备队上前。新一军炮兵很会听步兵信号作战,当步兵冲锋到敌阵地前100米时才停止炮击。步兵冲锋时,有机枪在侧面掩护,使敌军无法冲击。但新一军最大的缺点是怕死,不敢近战,最怕和解放军拼刺刀,一旦面对面干上了就掉头往回跑。(出自38军编纂的《四平保卫战经验总结》)
这和孙立人、廖耀湘的练兵方式有直接关第,孙立人美国留学,受美军作战方式浸润多年,向来只重火力而不重单兵搏杀。廖耀湘则兼顾了欧美陆军重火突击式打法,和中国军队传统训练模式,非常重视一线战斗骨干的训练。这对于士兵战斗意志的保持非常重要,五大主力差可一比的是七十四军,王耀武的训练方式与廖耀湘异曲同工,七十四军之骄狂,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战意旺盛。
东北我军喊出的口号: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
为什么是新六军而不是新一军,或十三军、五十二军、七十一军等国军呢,两下对比,高下立现。
第三,核心主力一直保持。
新一军之中衰,与新38师调出有关。新六军由于廖耀湘的黄埔血统,以及杜长官力保,核心主力新22师一直是新六军铁打的班底,陈诚1947年8月在东北扩充新军时,没有打新22师的主意。
无论是东北剿总还是南京国防部,对新六军都比较重视。以新22师为依托,把207师、14师、暂编62师、169师等部队轮流划拨,发扬新22师的种子作用,企图把东北部队凝成一个较强大的作战集团。
我们可以批评陈诚军事上的短视,但在军队建设上,陈诚有些考虑确实也有一定道理,至少以新六军为核心的第九兵团,其战斗力不容忽视。
东野围攻锦州之时,廖耀湘指挥九兵团一上来就拿下彰武,切断东野后方补给线,无论其战役筹划还是执行力,都足够让101吃一惊。
新六军在辽沈战役之前历次战斗中,也有一些团级或团级以下单位被各个歼灭,但总体上部队比较完整,一直到覆没前都保持有相当战斗力。
甚至可以说,直到1948年10月间,新六军如果再打一次沙岭战斗,同等数量的东野部队仍然打不过新六军。
那么老问题来了,既然你新六军这么厉害,怎么还是被全歼了?你廖耀湘那么有水平,怎么就是打不过没上过军校、没留过洋的解放军将领?
书写五大主力兴亡至此,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结合新六军的情况略作一分析。
当东野主力南下围攻锦州时,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和南京国防部,围绕新六军等主力如何使用、如何行动,展开了激烈争论。
南京方面主张放弃沈阳,把新六军等主力部队编成一个大的机动兵团,向锦州撤退,目的是保存实力,尤其是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等印缅精锐,蒋介石想把他们撤出去放到南京周围。
廖耀湘起初赞成,以撤出主力为核心目标,提出从辽南营口乘虚南下(那时辽南只有东野一个独立师,根本拦不住廖兵团十几万人)。这个意见得到东北剿总司令长官卫立煌的支持。
但蒋介石不同意,执意要在沈阳主力撤出东北之前与共军来一次决战。
廖耀湘回忆这段史实,对蒋介石莫名其妙的决心无法可想,被迫率队出辽西,与葫芦岛部队东西对进。这时新六军已不像在印缅时那样单纯从军事上考虑问题,深深卷入蒋介石与卫立煌的政治角力之中。
锦州解放后,廖兵团西进已无意义,新六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廖耀湘拼死力谏,才争取到转向辽南夺占营口的作战方向。
结果廖耀湘错误估计解放军的实力,向南进攻根本攻不动,解放军大队主力都靠拢过来了。新六军单打独斗固然谁也不怯,但撞入东野一大群主力纵队之中,犹如一头雄狮被十几头猛虎围攻,胜负几无悬念。
何况还上来被东野误打误撞打掉兵团部,指挥瞬间崩盘,打击效果被成倍放大,新六军立刻被乱兵冲散序列。
再作一个不尽准确的比喻,新六军像一头被装进麻袋的猛兽,既看不到路在哪里,行动时又迈不开腿脚,徒然被动挨打。
颇有宿命意味的是,廖耀湘的兵团部和新六军军部被打,下手的正是当年打四平时被新六军炮轰撤退的三纵。廖本人对任何部队也信不过,带着兵团参谋长杨焜、新六军军长李涛等人逃到新22师师部,指挥新22师64团作最后的挣扎。
正是在这里,廖耀湘和他的起家部队迎来了军事生涯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