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远处,飞机低飞,白桥上橙金的灯亮起来。有海风先滑过棕榈再从她的头面拂过,再高一点的木棉和凤凰木千千万万的叶片发出敲击的钝响,低处的夜来香稳稳不动,发出香气。这样的双色天空在以后的时日也会再度出现,那时候,小菲就会再度陷进一团透明温暖的雾气中去,感觉灵魂飘出去一些,感觉每一棵树都在欢迎她,等着拥抱她,似是故人来。

——《岛屿的厝》(节选)

八闽之南,鹭江之畔,样式各异的精巧建筑掩映在鼓浪屿的花红柳绿之间。

它们是青年作家龚万莹笔下的“厝”,一砖一瓦写满了闽南儿女从出生到成年的悠悠往事,而细微之处皆是岛屿的兴衰变迁与悲欢离合。


18岁离家,31岁转行写作,36岁出版第一本书籍《岛屿的厝》,37岁凭借《出山》获第八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在龚万莹的人生轨迹中,湿润而温情的岛屿,是帮助她走进文学丛林的氧气,也是指引她穿越荆棘的火种。


“我在脑海里建起了这座岛屿,它就属于我,而且以文字的形式落在纸面,没人能夺走。 ”

榕树将籽粒扔在头上,木棉花高空跳伞弹到脚前,鹦鹉上下乱飞飘下羽毛……在龚万莹的记忆力里,上世纪90年代的鼓浪屿不仅是座岛屿,更是漫长童年里近乎唯一的玩伴。


鼓浪屿的变迁时而缓慢、时而急促,但总难逃过她细致敏锐的捕捉。偶有崩落的碎片打破了静谧的傍晚,肆虐的台风撂倒了古旧的屋舍。随后,新世纪的旅游热潮汹涌而至,昔日的万家灯火悄然暗淡,最终为肆意的藤蔓所遮挡。


在闽南语方言中,“烦恼”的发音(Huan Le)与普通话的“欢乐”相似。这份奇妙的巧合,让龚万莹选择深信:

“正如C.S.刘易斯所说的: 喜乐不是简单的快乐,喜乐中含有切肤之痛。 恐怕只有在烦恼的泥土之上,喜乐的光辉才得以舒展。 ”


失去,是一生的功课。所以,哪怕在“死亡”这样沉重的主题之下,《岛屿的厝》故事里并没有阴冷的气息,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温暖的意外:一架从天而降的梯子,一次带来和解的奇遇,一场重获新生的血雨……

树荫之外,世界在雨幕里分裂成两条道路,但这岛屿的路总会交叉,自然与绵梦常常交缠。

——《岛屿的厝》(节选)


“知死,是时间的开始。”在《岛屿的厝》中,有多处对于葬礼的描写。在闽南,事死如事生,将人生的最后一次告别营造得隆重而热烈。这种风俗也影响了龚万莹。

由九个独立的中短篇故事串联而成的《岛屿的厝》,对殡葬传统、丧葬文化同样有着较多着墨。


面对《听见这片海》的镜头,龚万莹也着重分享了自己关于生与死的解读。她指向了厦门岛上仅一墙之隔的殡葬店和面线糊店——死的寂寥与热乎的烟火挨在一起,微妙缓和着死亡与生存、沉重与轻松之间的冲突关系。这种热气腾腾的鲜活和无法逆转的终结交织在一起,在她的脑海里鼓噪,推动她写出一个又一个故事。

“非虚构可以滋养小说,小说的写法也可以给非虚构提供新的方向。 所以这二者对我来说都是互帮互助的好伙伴。 ”


闽南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也顺理成章地化为现实之海里所舀取的一瓢,制成盐后再撒进故事的佳肴里,尤其是独具韵味的闽南方言,为故事增添了不可复制的文化色彩。

“歹势”“吞忍”“知影”“眼睛脱窗”“少年时阵”……在龚万莹看来,每一个闽南语词汇,就像是汇向大海的河流:

“一方面是契合当时的一种时代氛围,另一方面也是将一些比较美好的、不影响理解的词采撷下来,注入到文本当中。 ”


似乎是顺其自然地记录,又何尝不是一种留恋和执着?

“鼓浪屿的巷子,是乱来的,不是像北京的胡同,鼓浪屿的巷子给你绕得晕头转向,但是你想去的地方还都能到,乱绕就能绕到。在这种巷子里乱绕的时候,你就一会见这个人一会见那个,大家又都互相认识。”


岛屿思维,让龚万莹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也随着故事自然而然地发生而交错缠绕出现,由此展开着人性中的善良、自私、勇敢、懦弱等多重面向。在人性晦涩阴影的笼罩下,缤纷交错、生息与共的邻里之间或无幸存者。因此,故事往往建立在人物动因洞察之上进行深度共情:

“我希望自己对人要有理解,哪怕是恨恶,总要等到怜悯降临时去写才好些,或者说,可以越写对人越理解。 ”


当然,近海的岛屿天生蕴藏着多元与包容。兴起的旅游业与纷至沓来的外来客不断重塑着岛屿的原生居住风貌,不同文化因子却始终在这座小岛上相融共生。以单亲妈妈阿霞为代表的人物,为了生计先后经营海鲜饭店、咖啡馆和民宿,家中的房屋招牌跟随着游客的多样需求灵活换新着。

每一次的转身与更迭,无不彰显出他们坚韧强大的内核。似有天注定也要靠打拼的闽南人,即便不被命运所偏爱,依旧在人生的沉浮中锻造着生命的亮度。海潮一刻不停地拍打着岛屿,波澜的人生便不会停息。



编辑 | 陈亦阳

主编 | 张素桂

监制 | 王丽明

读完点个【在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