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内的氛围似乎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前几日,就在MSNBC的主播说中国的六代机“在白天清晰可见,不隐身”后,闹出了大笑话。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高级成员亚当·史密斯赶紧出来发声:
“我想指出的是,为什么说我们最好找出一种和中国和平共处的方式。”“我们不需要一场新冷战和一场新的军备竞赛,更不用说全球冲突了。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我们得想办法和平共处”。
表面看,是东方大国高调展示了前沿军事科技。两款六代战机横空出世,引发全球舆论的热议,也让美国的战略精英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心理战,向来是大国博弈中的无形武器。
对于“歼-36”三台发动机的设计,西方媒体不敢轻易下定论,因为这种技术突破,直接打破了美国战斗机引以为豪的技术优势。
这种震撼,远超技术层面的比较,而是撼动了美国自冷战以来建立的战略信心。
这种信心的崩塌是潜移默化的。
从F-22到F-35,美国战斗机的辉煌是建立在“压倒性领先”的基础上的。但现在,当“领先”被质疑甚至逆转,连普通媒体主播都显得手足无措。
MSNBC主播那句“它大白天肉眼可见,所以不隐身”,表面是无知的笑话,实则暴露出深层次的不安。
这不是技术的落后,而是认知的固化。
美国人习惯了用自己的标准去审视世界。他们相信,只有美国的技术是最先进的,只有美国的标准是正确的。
但当一个不按“剧本”出牌的对手,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实现弯道超车,这种自信就会被摧毁得体无完肤。
歼-36的横空出世,是对“美国规则”的最大挑战。
美国人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为什么在他们视为垄断的高端战机领域,会被另一种规则和逻辑所颠覆。这让他们开始警觉,并且恐惧。
恐惧,往往是转变的起点。
正如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高级成员亚当·史密斯所说,“我们最好找出一种与中国和平共处的方式”。
这句话背后,是对“新冷战”或“新热战”的深深忧虑,更是对美国霸权未来走向的现实审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当年的朝鲜战争,美国同样拒绝谈判,结果被“钢铁和炸弹”打服。最终的停战协议,不是靠谈判桌上的逻辑,而是战场上的实力。
今天的美国,虽然仍在“讲道理”,但这种态度的转变背后,依然是对实力的重新评估。
这也证明了“以武促和”的道理。
当中国的科技水平不仅追赶上美国,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超越时,美国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这种变化,既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承认,也是对大国竞争格局的再认识。
而这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