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8月,天津市大邱庄企业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禹作敏,在接受了对他犯罪事实的认定和判决之后,说了一句话:“唉,没想到,自己奋斗一辈子,成了一个反面典型了!”

这句话,一半是对司法机关的认可,一半是对自己半生功业的感叹。

想必旁人了解禹作敏的一生后,更能体会禹作敏这句感叹的背后意味,但随后发生的事情更加令人唏嘘。



六年之后,10月3日,隐在角落的一条消息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原大邱庄集团董事长禹作敏因病离世,享年69岁。”

那么在禹作敏死后,他的五个子女又身归何处呢?是否还在大邱庄任职呢?

大邱庄的经济腾飞

禹作敏,1930年出生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禹家兄弟四人,禹作敏排行第三,在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长大,只上过“冬三月,春三月,加起来不过六个月”的学。

即便文化不高,但禹作敏在大邱庄也称得上是一位秀才了。

1958年,28岁的禹作敏就当上了公社的工业科会计,后来又调回大队当主管会计。

1964年,禹作敏升为大邱庄副支部书记。四清运动期间,禹作敏险些被清除出党。



运动年代,禹作敏深受红色文化的熏染,梦想着能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只是苦于计划经济的桎梏,禹作敏一直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但凭借着能说会道、四处逢源的本事,禹作敏还是于1974年当上了大邱庄的党委书记。



改革开放之前,全国农村都是一片萧条,天津虽是一海滨城市,可也好不到哪里去。

多少年来,在天津静海县内广为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土坯房,穷光光;盐碱地,白茫茫;喝苦水,吃菜帮。宁吃三年糠,有女不嫁大邱庄。”

歌谣是朴素的,同时也是底层群众的心里呼声,最能反映农村经济的客观事实。如果说歌谣仅仅是一面之词,那大邱庄还有一则人尽皆知的笑话,也能增添大邱庄贫穷的砝码:大邱庄用砖头砸死人,到法院会被判无罪,当场释放。

因为,在大邱庄,除了胶泥土之外,绝对找不出一块砖头。



面对大邱庄的亟需解救的贫穷,禹作敏也搞过学大寨、写新诗、唱二簧。可这些弯弯绕、花花脸都不是合适的药方。

尝试过几次失败后,禹作敏认为:光靠农业不能发财致富,搞改革必须破两纲(以阶级斗争为纲,搞得人心慌;以生产粮食为纲,搞得穷当当。不破纲,缸里装,破了两纲,才有大邱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