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某小区里有一户特殊的家庭,家里的女主人刘健鸣推着轮椅上坐着的一位年迈的老太太在小区里散步,时不时还弯下腰去轻声问她累不累,渴不渴,还细心的为她擦去额头上的汗。

这位被刘健鸣细心照顾的的老太太名叫高玉清,是刘健鸣家里的保姆,而刘健鸣的亲妈则是住在她们小区对面的养老院里。

亲妈住养老院,保姆却被儿女细心照顾,这是什么道理?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1、保姆高玉清

高玉清出生在1919年,生在农村,长在旧社会,从小便被教育“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从未上过学读过书。

在旧社会,农民是社会最底层劳力,也没有自己的土地,一年到头都在给地主乡绅干活,却只能可怜的得到一点点工钱,吃不饱穿不暖是最真实的写照。

于是在高玉清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父母用她换回来两个南瓜和一点点口粮,把她嫁给了隔壁村老李头的儿子。



老李头的婆姨,也就是高玉清的婆婆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虽然自己也是个农民,但却把地主那一套学了个十成十。在她眼里,儿媳妇就是来给自家当牛做马生孩子的工具,听话干活才是儿媳妇要做的事。

高玉清受旧社会的熏陶,也认为嫁到夫家,丈夫就是一切,婆婆更是天,孝敬公婆任劳任怨是自己的责任。

因此嫁到老李头家的高玉清干起活来丝毫不马虎,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说还对婆婆言听计从,让高玉清的婆婆想要“收拾”她都无从下手。

但婆婆磋磨儿媳还怕找不到理由?嫁进来没多久,婆婆就以这么长时间都生不出孩子为理由对高玉清横眉冷眼。



万幸高玉清的丈夫是个明白人,高玉清自从跟了他进了家门,所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在他的调解下,婆婆才有所收敛。

后来高玉清更是接连给老李家生了两个大胖小子,婆婆这才稍微改了改自己的态度,但仍旧对高玉清爱搭不理。

有了孩子,丈夫对自己又好处处维护她,高玉清着实过了几年舒心的日子。但这样的日子却在接二连三的意外中不复存在。

那几年,全国人民都在盼着大解放,憧憬着解放后的美好新生活,高玉清一家也不例外。丈夫每次从外面回来,都会兴高采烈的跟她说着自己听来的最新消息:“就快要解放了,玉清,我们的苦日子到头了!”



受丈夫的感染,高玉清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然而还没等到解放,高雨晴的丈夫便因为病魔撒手人寰。悲痛万分的高玉清在灵堂里守了三天三夜,滴水未进,一度就想这么跟着丈夫去了。

可看到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子,高玉清又被迫坚强起来,她在灵堂前发誓,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会改嫁,要好好把两个儿子养育成人。

可老天似乎专门跟她对着干,就这点愿望也不让他实现。丈夫去世后没几年,高玉清的两个儿子也接连夭折。



这之后高玉清的日子更不好过了,婆婆将她赶出家门,到处说她“克夫克子”。高玉清没地方去只好回了娘家。

可在娘家也不受待见,丈夫儿子都去世了,又被婆婆赶了回来,娘家人也觉得丢面子。

但高玉清还年轻,还能再嫁。于是娘家人背着她偷偷给她说了好几户人家,可高玉清“克夫克子”的名号已经人尽皆知,谁家敢娶她进门?

况且高玉清自己也发过誓,这一生都不改嫁。

眼看着娘家人的态度一天比一天差,高玉清拿了几件衣服离开了娘家,开启了流浪的生活。



她一个人流浪到四川新津县,在饭店找了份洗碗的工作勉强度日。一次偶然她听到食客说当保姆工资高,便上了心。

她向人打听了保姆的工作内容后,觉得这份工作可太适合自己了,无非就是出把力气,把家里照顾好,自己这前半辈子不就干的这活吗?别的不敢说,就打理家里做饭这些,高玉清可是一把好手。

于是高玉清二话没说辞去了洗碗的工作,改行干起了保姆。



2、缘起

很快,高玉清便找到了一家需要保姆的主家。这家人孩子刚出生不久,正需要有个保姆能帮忙带孩子连带着收拾家里,高玉清经过面试后顺利上岗。

保姆的工资确实不少,虽然依旧能听到冷嘲热讽的声音,但比在饭店做洗碗工强多了。况且高玉清又是个勤劳踏实的老实人,主家对她的态度也还不错。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转眼到了1954年。有一天主家来了位客人,在说话期间,这位客人看到高玉清忙前忙后很是利索,就问主家能不能把高玉清介绍给她。



原来这位客人刚刚怀孕,正愁没人带孩子呢,知道主家请了保姆,想来问问在哪里找保姆,了解下情况。

这位客人名叫许曼云,和丈夫刘致台刚调到这里不久。主家听到许曼云的问话当即就同意了,刚巧他家孩子也大了,也不需要保姆的照顾了。

就这样许曼云出去串趟门就把高玉清领回了家。

刘致台下班回家后看到家里的高玉清哭笑不得,哪有到别人家串门还把人家家的保姆拐回自己家的?



但想起自己家的情况,刘致台也没说什么,毕竟自己家里确实急需一位保姆。

刘致台刚被任命为四川新津县县长,带着自己的妻子许曼云上任,两人虽然感情十分要好,但刘致台家境优渥,本人也一直在部队,生活能力上有所欠缺,许曼云从小出生在大富大贵人家,是家里的千金小姐。

两人在家里的生活起居都有保姆照顾,猛然要自己生活才发现什么都做不好。也就在这个时候许曼云又怀孕了,根本没有给两个人学习的时间,高玉清的到来可谓是雪中送炭。



这时候高玉清才知道自己面前的是县长和县长夫人。这么大的官老爷高玉清这辈子也没遇见过,言行举止上更为拘谨。

和两人相处时,不由自主的就带了许多恭敬和旧社会的习俗。她称呼刘致台为“老爷”,称呼许曼云“太太”。

吃饭的时候,自己从来不上桌,做好饭只给自己扒拉一点在小盘子里,躲在厨房快速吃完就安安分分站在一旁等着夫妻二人的吩咐,俨然一副下人的样子。

但接受过教育又成长在新中国的许曼云对这一套旧社会的恶习很是看不惯,她对高玉清说:“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同志,在家里不用搞这一套,你比我大十几岁,我叫你高姐,你叫我曼云就行了,吃饭大家就在一张桌子上吃。”



刘致台也在一旁和善的附和。

自己遇到好人了,高玉清心里想着。应了一声,端着碗坐在餐桌上,不知不觉眼中噙满了泪水。

许曼云看在眼里,找了个机会和高玉清谈心,得知她年轻时的悲惨遭遇对她更是心疼,也待她更好了。

高玉清心中满是感激,对夫妻二人的生活起居也照顾得更加细致。

转眼间,许曼云到了生产日期,因为第一次生孩子没有经验,孩子也迟迟不出来,许曼云疼得死去活来,高玉清陪在她身边轻声安慰,任由许曼云将她的手都抓青了也不吭一声。



孩子生下来没奶,急得高玉清一嘴的水泡,打听到50里外有个中医开的下奶方子效果特别好,高玉清走着就去了,方子拿回来顾不上休息就进了厨房忙活。

许曼云顺利的下了奶,孩子也有了口粮。看着高玉清脚上磨出的水泡,许曼云哭出声来,对高玉清说:“你就是我姐,是我亲姐,以后我们就是姐妹。”

3、儿孙满堂

以后的日子,高玉清和许曼云夫妻俩的关系更深,对夫妻俩来说高玉清就像管家,是家里的一份子,对高玉清来说,许曼云夫妻俩就是她的“家人”,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高玉清悉心照顾和调理之下,许曼云身子骨越来越好,十几年的时间又给家里添了五个孩子,这下家里更热闹了,大大小小六个孩子都是高玉清一手带大。

1966年,一场大革命波及到刘致台夫妇,两人分别被带走审查,家里的重担都交到了高玉清手上。

夫妻俩工作停了,也没有了收入,家里日子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差。高玉清的工资也很久没发过了。

但高玉清不在乎,她把自己这些年攒的工资拿出来补贴家用,工资花完了,就把自己祖传的手镯当了换钱,说什么也不让孩子们挨饿。

实在没吃的了,就带着孩子们上山挖野菜吃。

六个孩子中,老三最为调皮捣蛋,有一次饿极了,暗戳戳准备去偷东西吃,高玉清知道了把他打了一顿,教育他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做去偷去抢的事情。

老三不服气,说高玉清:“你就是我们家一保姆,凭什么管我。”还打电话给许曼云告状。



许曼云在电话里严厉的说:“我不在,高娘就是你们的妈妈,她说的就是我说的!”

从此,孩子们也将高玉清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妈妈,亲切的叫她一声“高娘”,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高玉清的身影贯穿在每个孩子的生长轨迹中,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

十年后,刘致台和许曼云二人终于回到了家,看着日思夜想的孩子和操劳的高玉清,夫妻二人百感交集。



没过多久,刘致台因工作调动去往重庆,带着高玉清一起去往新的地方。这时候孩子们也已经长大,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家里一下子清冷起来,高玉清也停下了操劳一生的脚步。

1998年,刘致台因病去世,76岁的高玉清也终于退休。家里只留下了这两位老姐妹互相依偎。每到周五,高玉清都会轮流给孩子们打电话叫他们回家来。

年事已高的高玉清身体也大不如以前,先后中风过两次,在给她养老的问题上,许曼云和孩子们态度一致,那就是高玉清留在家里,但是为了减少子女们的负担,许曼云去养老院生活。



一开始高玉清很是不同意,还是许曼云说服了她。许曼云的身体也不如从前,更是需要专业的照顾,她住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

就这样,高玉清跟着刘家女儿刘健鸣一起生活,许曼云也在她们小区对面的养老院住了下来。

对自己叫了一辈子“高娘”的高玉清,刘健鸣也像小时候高玉清对她那样细心照料,两人被错认成母女是常有的事。

这时候刘健鸣都是笑一笑从不辩解,默认下来,在她心里高娘就是她第二个亲娘。



2015年,高玉清迎来了自己96岁生日,这一天刘家在外的所有儿孙无论多忙都放下手头的事情早早的赶了回来,而高玉清也一直坐在家门口等着最后一个孩子进门才肯进去。

听着一声声“高娘,生日快乐!”,高玉清心里也是百感交集,自己前半生苦不堪言,经历了人生悲痛,失去了自己的家庭,后半生遇到了许曼云这一家好人,让自己年老的时候有了儿孙满堂的福分,自己这一生也算是圆满了。

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的,以真心换真心才是人世间最真实的情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