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历经多年艰难险阻,终于宣告成立。

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众多为新中国建立立下卓越功勋的人齐聚天安门,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然而,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任弼时,却因毛主席亲自下令,被禁止参加这场盛大的典礼。

任弼时当时怎么了?毛主席为何会下这样的命令?

国士无双的任弼时

任弼时于1904年4月30日出生在湖南省湘阴县塾塘乡唐家桥的一个书香门第。

家族世代以知识传家,并留下了“读书明理、开发明智”的祖训。因此,他的父亲任裕道格外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



从书法基础到爱国思想,任裕道对任弼时要求极其严格。这种严谨的家教让任弼时自幼深刻体会到民生疾苦,逐渐形成忧国忧民的意识,这种信念贯穿了他的一生。

后来,任弼时进入长沙长郡中学求学。当时正值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惨败如同一支利箭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为唤醒中华民族,他积极投身“五四运动”等救国救民的行动,并开始接触革命思想。



一次机缘巧合下,他得知毛主席和何叔衡共同创办的俄罗斯研究会。这让他兴奋不已,因为毛主席不仅是同乡,还是曾就读于同一所师范学校的学长,比他年长十岁。

1921年5月,任弼时远赴俄罗斯,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次年,他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4年,任弼时回国后,专心投身于党内思想教育工作,致力于党组织的建设。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国共两党曾进行第一次合作,但这一合作并未长久,1927年便宣告破裂。



随之而来的是任弼时人生中的第一次生死考验。

在安徽视察工作时,任弼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关押在饮马塘监狱。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他始终坚持不透露任何信息。

由于无法从他身上获得情报,敌人将他关进了“知”字号牢房,那里关押着一群政治犯。尽管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任弼时依旧没有放弃斗争。他以“反虐待”为名,组织其他囚犯进行反抗。

最终,在党组织的积极营救下,任弼时成功脱险。但长期遭受酷刑折磨使他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为晚年的疾病埋下了隐患。



1934年7月,中央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任弼时作为红六军团的负责人带领队伍开始了长征。这段艰难的征程中,任弼时不幸染上疟疾,时常头晕目眩、虚弱不堪,且发热不止。

身体的虚弱让他感到力不从心,仿佛一夜之间老去。然而,任弼时从未因病休息,他依然坚持指挥队伍作战、转移。

最终,革命取得了胜利,但他因长时间的病痛和过度劳累,身体状况日益严重,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长征结束后的几年里,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党中央派任弼时前往苏联寻求国际援助。尽管健康状况已经大不如前,任弼时仍然毫不休息,迅速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

在工作之余,他积极宣扬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并多次强调:“毛泽东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

1940年,任弼时圆满完成任务,顺利从莫斯科返回国内,并开始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成为党内的“大管家”。



1945年,中央在延安召开七届一中全会,任弼时担任大会秘书长,并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并列为“五大书记”

解放战争爆发后,1947年,任弼时在忍受病痛折磨的情况下,前往陕北担任中央支队司令员。作为“党内大管家”,他始终亲力亲为,亲自参与普通物资的调配和警卫布置等工作。

1948年,中央迁至西柏坡,任弼时的健康状况已经极度透支,但他依然坚持与周恩来一同调配前线物资。



党中央的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中央的骆驼”,虽然他身处高位,却总是亲自深入一线,为党忠诚奉献。

“缺席”开国大典

1949年9月,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筹备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任弼时与毛主席一样,满怀期待,渴望亲眼见证崭新的中国诞生。然而,毛主席却亲自下令:“任弼时同志不得参加开国大典。”



接到命令后,任弼时感到深深的遗憾,但他同时也感受到毛主席的关切与温暖。

原来,就在开国大典前两周,任弼时的高血压突然复发,而且这次复发的情况非常严重,血压一度高达260,几乎处于死亡边缘。

急剧升高的血压导致任弼时脑部血管出现严重变形,抢救工作紧急展开。经过医生数天的抢救,任弼时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但医生告诫他,当前身体状况极不稳定,像开国大典这样的大场面,可能会引发旧病复发,因此建议他不要参加。



得知消息的毛主席深感惋惜,随后为任弼时联系了苏联的医院,并安排他前往苏联治疗。

1950年4月,任弼时的身体状况好转后回到中国。起初,大家建议他继续静养一段时间,但任弼时并不认同:“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现在已经没什么问题了,甚至还能跑个百八十米。”

见他确实精神焕发,经过商议,大家同意让他每天工作4小时。

然而,一到工作岗位上,任弼时却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病情。他不仅将工作时间从4小时增加到8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工作到深夜。



毛主席深知任弼时因病未能参加开国大典,于是决定提前邀请他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庆典。得知这个消息后,任弼时欣喜若狂。

1950年10月1日,任弼时终于站在了天安门广场,站在毛主席的身边,亲身参与了全国庆典。

然而,病情的威胁始终未曾远离。庆典结束后,任弼时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病情急剧下滑。

1950年10月26日,也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第二天,任弼时突发脑溢血,陷入了弥留之际。毛主席、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战友纷纷前来看望他。



第二天,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永远离开了人世,享年46岁。在他身旁的桌子上,仍然摆满了地图和文件,他最后仍在思考朝鲜问题。

毛主席亲自题词送行

任弼时的去世令全国人民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在他30年的党内工作生涯中,大家都目睹了他的辛勤付出。当这个消息通过广播传遍大街小巷时,各行各业的人民纷纷自发地以各种方式悼念这位伟大的革命者。



作为任弼时的同僚和好友,毛主席悲痛万分,他亲手为任弼时的遗体盖上党旗,并题词道:“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也纷纷为任弼时题词,表达对这位伟大革命家的深切悼念。

朱德总司令在悼词中深情写道:“弼时同志为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爱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忠诚、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榜样,树立了一个朴实、紧密联系群众的榜样。”



追悼大会结束后,任弼时的灵柩被送往八宝山革命公墓安葬,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亲自执绋。

为了纪念任弼时,湖南省湘阴县县委书记华国锋特意为他修建了一座塔座,并亲自写下悼词:“为我人民事,牺牲命和家,继承先烈志,建设新中华。”

这二十个字不仅概括了任弼时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也为后代青年树立了榜样,传递了革命精神,至今仍令人动容。



任弼时,作为党内最早的一批老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面对强敌时毫不退缩,在艰苦的工作中始终保持孜孜不倦的态度,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倾尽心血。

任弼时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史的篇章中,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共产主义战士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他的精神与遗产将永不消逝,继续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