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次性亮相了两款六代机,可谁才是幕后的最大功臣呢?沈飞的六代机,采取全动翼尖设计,就像一只“褐海燕”,搭载两台发动机,隐身性、机动性就得到大幅加强。它更侧重于争夺制空权。而成飞的六代机,搭载3台发动机,采取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更像一片银杏叶。它更注重于“大航程、大载弹量”,兼顾对空、对地和反舰攻击。在体型上,成飞的六代机比沈飞的六代机更大,二者形成高低搭配。一个是六代隐身空优战斗机,另一个是六代隐身战斗轰炸机。
除了两款六代机外,中国爆震发动机、鸣镝-18无人机等一大批尖端装备,集中冒出来。怎么突然之间,中国技术就大爆发了?这背后的核心在于:风洞技术。
全世界最早搞风洞的国家是英国。1871年,英国就建造了人类史上第一座风洞,用来测量物体与空气相对移动时的阻力。1901年,美国也建成了一座风洞,专门用来测试飞机的空气阻力。在美国航空史上,曾诞生了很多科幻级的飞机,如“黑鸟”侦察机、F-117A隐身攻击机、B-1B“游骑兵”以及B-2“幽灵”轰炸机等。这些飞机外形极度科幻,可它们是怎么诞生的呢?就是靠风洞吹出来的。
一个飞机的气动外形设计,不是凭空想象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风洞去吹,从而找出最佳气动布局。那中国风洞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主要就是靠钱学森和他的同事们。1955年,钱学森刚回国就提出,中国要建设高超音速风洞。可那时候,条件差,基础薄弱,根本搞不成。那怎么办呢?从最简单的开始。
1956年,中国成立力学研究所,钱学森担任所长,郭永怀担任副所长。在钱学森的主导下,中国仅耗时3年,就接连建成了JF-4直通型激波风洞和JF-4A反射型激波风洞。但这种风洞不算特别先进,只是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
直到1968年,中国建成第一座JF-8激波风洞,才正式跻身国际一流水平。可这座风洞却生不逢时,并没有带来太大的价值。进入八十年代,军队被要求“韬光养晦”。简单地翻译一下就是,由于经费短缺,大量军工项目都被迫中止,节约出来的钱,优先投入经济建设。1985年,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差一点就被裁撤掉了。因为当时,海外软件已经可以模拟气流了。只要买入海外软件,就不要投入巨额资本,去建设风洞了。
但钱学森坚持两条腿走跑,软件技术要引入,风洞也得保留。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到90年代,军费就重新宽裕起来了,大量军工科研项目也重新上马了。此后,中国风洞进入高速发展期。1997年,中国建设第一座氢氧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开创了个世界第一。1999年,余鸿儒院士从日本东北大学流体科学研究所激波研究中心,引入顶尖科学家姜宗林。
由此,姜宗林接过钱学森、郭永怀、余鸿儒的指挥棒,一手主导并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性能最先进的JF-12超大型高焓激波风洞。像DF-17高超音速导弹,就是在JF-12风洞里吹出来的。
2022年,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国可复现30马赫飞行速度的JF-22超级激波风洞诞生了。从这一刻开始,中美风洞技术也彻底被逆转了。
结果就是,美国折腾了十多年,就搞出了一个缩小版的B-21隐身轰炸机。而中国呢?成飞、沈飞各自试飞了两款六代机,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也批量服役了。超音速客机、爆震发动机、鸣镝-18以及航天飞机等人类顶尖航空器,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
要说这些尖端科技背后的大功臣是谁?是钱学森,是郭永怀,是余鸿儒,是姜宗林。这四个人是什么关系呢?钱学森是中国空气动力研究所创办人,也是第一任所长。郭永怀是副所长,也钱学森的得力助手,他们俩是中国第一代风洞人。余鸿儒呢?他是郭永怀的学生,是中国第二代风洞人。姜宗林是余鸿儒邀请回国的,已经是中国第三代风洞领军人物了。
在中国在六代机的领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背后是中国三代人的努力与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