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春谷幼儿园,家长代表和社区志愿者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体验劳动实践。本报通讯员 肖本祥 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良好习惯需要家长正确引导,健康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家长耐心陪伴。但对于不少家长来说,未经培训就匆匆上岗,如何教子全凭感觉行事。殊不知,做家长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实施以来,“家事”上升为“国事”,家庭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除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之外,我省还在城乡社区、幼儿园、中小学校广泛推动建立家长学校,为家长上岗补上迟来的“培训”课。

社区办家长学校:

沉浸式讨论,参与度更高

12月6日,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小桥湾社区举办了一场名为“携手共育,点亮孩子成长之路”的家长沙龙活动。“我们请来中国好人、‘袖珍妈妈’彭霞带来育儿经验分享。”小桥湾社区党委书记苏杨介绍,这是小桥湾社区家长学校自今年8月底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三场集体活动。

“彭霞分享了她以身作则、注重孩子品德教育的育儿方法。”参与活动的家长熊伟深有感触,他和其他10余位家长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心得。大家积极讨论、互相启发,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其‘卷’成绩,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更重要。”熊伟说。

注重孩子在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偏一门或放任自流,日益成为教育界共识。而扣好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角色在于父母。“成功的教育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副校长朱海燕认为。

为将优质的家庭教育理念送到家长身边,我省在社区(村)推广家长学校。合肥市更是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提升行动”纳入全市50项民生实事,遴选30所重点社区(村)家长学校,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个案跟踪指导等服务,示范带动更多社区家长学校有效运行。

作为合肥市30所重点家长学校之一,小桥湾社区家长学校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开展系列活动。“我们充分挖掘社区内家长资源,也对外邀请中国好人、合肥家庭教育讲师团等师资力量开展活动,通过居民群等方式邀请家长参加。”苏杨说。

“社区家长学校规模不大,通常以沙龙形式出现。却能让家长全身心投入、沉浸式讨论,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双岗街道妇联主席曹薇介绍,这与校园家长学校形成一种鲜明的互补关系。虽然看似两条平行线,但社区家长学校与校园家长学校正在彼此靠近,资源共享、结对共建。

校园办家长学校:

覆盖面更广,专业性更强

沿着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围墙外的“家长接送区”一路走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报补习班,而是培养他(她)的阅读习惯。”“理解、尊重孩子,做孩子真诚的陪伴者。”“每一个沉迷手机的孩子背后,都有着推波助澜的父母。”像这样的家庭教育格言,醒目张贴、比比皆是。

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与小桥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墙之隔,凭借地理优势,社区与学校采取结对共建的方式运营家长学校,共享师资力量,合作举办活动。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副校长朱海燕同时也是小桥湾社区家长学校校长。

“我们开展了‘家长阅读领航员’培训班、‘家庭读书会’‘家长进课堂’等活动,得到了小桥湾社区和热心家长的大力支持。”朱海燕介绍,校园家长学校多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举办活动,规模较大,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一般都很高。

除了举办活动,家长学校也会像普通学校一样,开设课程。

日前,淮北市第一实验小学为一年级全体家长举办了一场“家校携手助力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课程。“这是今年以来举办的第六场家长学校集体课程。”淮北市第一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周雪峰表示,六场课程涵盖家校共育、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内容。

据周雪峰介绍,淮北市第一实验小学建校61年,家长学校也由来已久,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重要一环。为提高家长学校教学质量,学校成立了课程授课专家组,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和专家资源,为家长学校提供高质量课程内容。学校还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进课堂”等形式,加强家校之间互动交流。

家长的参与度是家长学校成败的关键。“如果在自己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会优先选择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因为孩子在那里,感觉课程会更有针对性。”淮北市黎苑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王青表示。这道出了目前校园家长学校与社区家长学校之间的不同,一个规模更大、号召力更强,一个规模虽小,但家长可以深度参与。但二者都面临怎样提高家长学校有效性的目标困境。

如何办好家长学校:

形式更灵活,时间更友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人认可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世民认为,家长学校的存在会改变家长单方面“鸡娃”的现象,改变过去吃好喝好就是爱孩子的教育观。“家庭教育要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并加以适当引导,注重孩子品德教育、行为习惯等多方面培养。”王世民说。

铜陵市实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方娟经过多年观察发现,家庭教育如果等到小学阶段才来强调,往往为时已晚,不少孩子的习惯早已在此前形成。“家庭教育的时机应该前置,在成立家庭的时候就应该做好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教育,父母上岗之前应该要有通识课培训。”方娟认为。

但对不少家长来说,缺乏家庭教育观念、时间冲突、课程教育质量不高等原因让他们接受家庭教育态度犹疑、动作迟缓。如何让家长学校发挥更大作用?

淮北市黎苑小学六年级班主任王克宁把目光放在家长学校的制度建设上。“在家长学校成立之初就要有明确的指导性规范,比如课程怎么开展、师资怎么建设、家长如何参与等。”王克宁说,要有创新的活动和明确的措施促进家长学校的落地生根。

周雪峰则关注到了家长学校的教育分工问题。“校园家长学校往往更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社区家长学校介入更早,应更偏向‘育人’部分。”周雪峰说,让社区家长学校和校园家长学校真正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家长学校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家长的参与度?王青认为,家长学校的课程和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应更加灵活,可以选择晚上或周末,或采取线上课程的形式。王世民则建议优化家长学校课程质量,提高实用性、可操作性,并引入教育积分。

“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情况可以给予积分,并与孩子在校的综合成绩挂钩,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积极性。”王世民说,但是从根本来说,家庭教育应是一种自觉行动,对孩子的美好期待,应该从家长以身作则开始。

■ 本报记者 刘良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