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历经了胶片时代,并在摄影行业行走了三十余载的人,今年突然又想拍拍胶片,重新体验一下胶片带来的那种不确定性和质感、颗粒感的影像。于是在二手市场重新买回了曾经使用过的一些相机和镜头,甚至连当年买不起的相机也买了一些,总体感觉是现在的二手胶片系统与当年相比,太便宜了,与现在的数码系统相比,同样也太便宜了。

以现在二手市场的价格看,凑齐一套能满足日常使用的系统,大致1000元到2000元就足够了,如果是想买一套准专业级的数码系统,至少需要2万元左右,总体而言,目前二手胶片系统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

然而在二手市场沉浸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目前这个市场实在是太乱了,多数二道贩子,特别是闲鱼、小红书和一些直播间的商家和博主,鱼龙混杂,靠忽悠新入坑的小白生存。

在和二道贩子斗智斗勇几个月后,终于明白了这个市场的一些特点,总结了以下几条原则,以帮助想进入和正在进入胶片摄影的爱好者参考。



一、胶片系统镜头和胶片比相机重要得多

胶片的成像原理和数码完全不同,原则上讲,在胶片系统中,相机只负责控制光圈(机械相机多数情况下,光圈由镜头的光圈环控制,自动曝光的情况下由相机控制)和快门组成的曝光数据,而成像的好坏,主要依靠镜头和胶片的质量。当然相机如果快门不准确,也会影响到成像质量。

胶片相机中即使是生产晚的机型离现在至少也有十多年了(佳能最后一代胶片相机EOS1V是2016年停产的),更老一些产品可能距现在已有五六十年以上。所以这些产品,特别是早期的产品,由于电子元器件的老化,测光系统多少都有问题,不能完全依靠相机的测光系统来进行曝光,这个现象特别在机械相机上尤为突出。在胶片相机完全实现了电子化,消费级产品全部使用塑料机身后,测光系统的准确性反而要比机械相机好了很多。或者说,离现在越近的一些塑料机身的相机,测光的准确性远比机械相机要好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新手,刀客并不建议购买豆瓣和小红书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所推荐的尼康FM2、佳能F-1、佳能AE-1、奥林巴斯OM-1和美能达X-700这些所谓的“神器”(使用这些相机,用户需要备一只测光表或者利用手机测光软件进行测光)。当然这些相机在机械可靠性上在当年都是有口皆碑的,这点毋庸讳言,然而经过了几十年时间,当年这些产品的测光系统都处于相机电子化的初期,成熟度和可靠性远比后期的机型要差得多。从用户实用的角度出发,这些产品对新手的使用体验并不好。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胶片早期的这些产品,已经被一些二道贩子和小红书、豆瓣等平台博主炒到了远离其本身价值的水平,性价比并不高,并不值得新手购买。

同时要考虑到,机械相机在对焦上都是依靠手动对焦的,这一点对于新手更不友好,对于新手,先从能自动对焦的胶片相机入手,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毕竟胶片不像数码,每一张都是有成本投入的。当然如果你就喜欢手动对焦带来的操控感,那么机械相机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目前手头二手镜头的价值非常便宜,即使是当年的专业定焦,贵的三四百元,便宜的几十元。刀客前一阵购买了一只佳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产品FL200mmF3.5二代镜头,只花了130元。从实际测试看,这只镜头除了锐度上和现在数码时代的专业镜头相比略差一点之外,色彩和画质远胜数码优化过的专业镜头(目前佳能EF200mmF2.8的定焦价格在3万元以上),当然两者的操控性不可同日而语。



在选择胶片系统的镜头时,无论是手动对焦还是自动对焦,优先选择当年的专业级镜头。当年的专业镜头无论是定焦还是变焦,尽管略贵一些,但与现在的专业镜头相比,仍然便宜得像不要钱。当然专业镜头市场上的保有量有限,并不像消费级产品容易找到,那么可以选择一些定焦和大光圈的镜头,定焦永远比变焦的成像质量要好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要远离“一镜走天下”的大变焦镜头,这些镜头哪个厂家的都不会好。另外就是要远离50mm左右的标准镜头,这些镜头被二道贩子和一些所谓的“专业”博主炒到了不合理的价位,特别是50mm的大光圈镜,目前的价格远离了其本身的价值。事实上,50mm的镜头的技术难度是最低的,所以各厂家在这一焦段生产了大量的镜头。对于要体验胶片成像的用户而言,50mm镜头提供的焦段,是一个很难掌控的焦段,因为其视角基本与人眼看到的相差不大,这一点对出新手很不友好。如果拍不好,画面就很平淡。

早期的镜头在广角端的产品并不多,但标准镜头和中长焦很多。如果要凑齐一个全焦段的镜头群,基本上可以35mm、85mm、100mm、135mm和200mm几个焦段为主,在50mm和100mm焦段,建议选择带微距功能的,光圈不要求很大,但带微距的定焦的成像远比大光圈镜头要好。另外可以考虑再加一只35-70焦段的变焦,以弥补50mm左右的焦段,也方便日常挂机使用。

对于胶片系统而言,好镜头永远要比好相机重要得多。你花100元买台功能完全的相机,再花1000元买几只品质好的镜头,远比你花500元买台相机,再花500元买两只镜头要实用得多。



二、二手的附加镜,包括UV镜,不建议购买

由于胶片对紫外线敏感,在胶片时代早期,人们常习惯在镜头前加一枚天光镜。天光镜能吸收紫外线,防止其对胶片感光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保护胶片,并能改变色温,同时还能避免镜头被划伤。另一种常用的附加镜是UV镜,它原则上对画面影响不大,主要起保护前镜片的作用。

然而,任何附加在镜头上的附加镜都可能对成像产生不良影响,无论是胶片拍摄还是数码拍摄。严谨的摄影师在拍摄前都会取下天光镜或UV镜。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在镜头前加上这些附加镜,镜头的成像质量往往会下降一个级别。因此,在当前二手镜头价格相对低廉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花费几十元购买天光镜或UV镜。如果镜头前组不慎划伤,考虑重新购买一只镜头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几十年使用的老天光镜或UV镜,其质量可能已经大打折扣。无论是涂层脱模、划痕还是起雾,都可能对画质产生负面影响。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不同,拍摄后看到影像的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拍摄时应尽量避免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对于拍摄胶片的用户而言,建议取下镜头前的附加镜,让镜头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解析力。

当然,对于拍摄黑白胶片的人来说,像黄镜、蓝镜或红镜等附加镜,它们对不同的光线有不同的加强或抑制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使用。但这已经是另一个话题了。



三、切勿购买维修过的镜头和相机

在购买相机和镜头时,需特别警惕那些经过非专业修理人员维修过的产品。

说一个惨痛的经历。2024年下半年,我从二手市场购买了一台美能达X-700相机。购买时卖家声称已更换过电容(美能达X-700因年代久远,其电子部分的两个电容易出问题,导致快门无法按下)。当时我觉得问题不大,便下单购买了。然而收货后发现,卖家的维修手艺实在不敢恭维,焊点大得惊人,甚至有一焊点旁边的电路板似乎被焊穿了。于是我找了一位老师傅查看,他的结论是卖家不懂乱修,电路上已出现问题,需要更换电路板。但这种老机器根本找不到新电路板可买。因此,这台机器只能一直躺在配件箱里了。

尽管早期的镜头和相机结构相对简单,但维修它们仍需一定的技术基础。在二手市场,一些缺乏经验的二愣子往往随意拆解镜头和相机,导致装不回去或装回去后无法正常使用。他们将这些有问题的产品转卖给新手,给接盘者造成诸多麻烦。事实上,镜头拆解清理后,重新装配不仅要求镜片安装到位,还需进行焦平面的校准。许多新手维修者并不具备这种技能,他们装配后的镜头往往存在对焦不准的问题。

因此,在购买二手相机和镜头时,务必询问清楚是否经过拆修,功能是否完整。需要说明的是,特别是早期的手动对焦镜头,由于当年工艺和材料的原因,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很多镜头内部都会积灰或长霉。如果能找到无灰无霉的镜头当然最好,轻微的灰尘基本上不影响成像。但如果后镜组长了霉,就一定要进行清理。好在现在仍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从事这项工作,容易找到且费用不高。在购买过程中,如果卖家声称产品是自己维修过的,建议谨慎考虑或避免购买,除非是在有信誉的老修理师傅处购买。

四、胶卷不能省钱,切勿购买过期已久的胶卷

随着胶片相机在年轻人中的“复活”,胶片这一消耗品也迎来了新的变化。一方面,柯达、富士、伊尔福等传统胶片厂商的产品重新生产上架,其中也包括曾经国产胶片的代表厂家乐凯。这些厂商的新产品均为近期生产,质量有保障。然而,与昔日的胶卷价格相比,即便是民用ISO100的135胶卷,价格也普遍在80元左右,而乐凯目前仅生产黑白卷,价格约在40元左右。

由于胶卷价格不菲,一些不法商贩便盯上了这一市场,将日本市场过期十多年甚至二十年的胶卷贩卖到国内市场,以低价诱惑消费者,并声称过期胶片不影响成像。

胶片成像质量的关键在于镜头和胶片本身,因此选择胶片时绝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你辛苦拍摄的作品可能会大打折扣。

那么,过期胶卷能否使用呢?根据以往经验,不能一概而论。过期两年内的胶片,如果是保存来环境合适,拍摄时的通过加减曝光和后期冲洗工艺的调整,或许可以使用,甚至可能产生一些特殊效果。然而,由于胶片过期后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因厂家、批次和型号而异,变得难以预测。因此,处理过期时间较长的胶片变得相当复杂,非一般普通用户所能掌握。

同时胶片日常的保存环境的不同也会给胶片带来不同的影响,过期太多的二手胶片,用户根本不知道之前的保存环境,胶片过期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能依靠测试才能了解,同时目前市场上的过期胶片,很难找到同一批次和同样保存环境下的产品,拍摄效果根本无从把握。

过期胶片无一例外会导致影像灰雾增加、颗粒度增大、色彩偏移。对于过期十年以上的胶片,基本上可以视为废品,无法使用,除非你希望拍摄出灰蒙蒙的照片。

相机、镜头都已备齐,你满怀期待地前往心仪之地,希望记录下那一瞬间的美好。胶片作为决定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绝不能马虎。宁可多花一些钱购买质量更好的胶片,也不要在这一环节省钱,以免让之前的付出付诸东流。



五、不要购买傻瓜相机

傻瓜相机是一种面向普通用户的普及类相机,其材料及系统设定均采用极简化设计。当然,傻瓜相机中也不乏经典高端产品,如佳能的Autoboy系列、Prima系列;尼康的L35AF;美能达AF S以及Olympus的μ系列等。然而,这些型号已被一些不良商贩炒成了天价,多数价格甚至超过了胶片单反相机(这些当成固体垃圾从日本不分类发货的实际价格是每台10元左右)。

傻瓜相机有的采用自动对焦系统,有的则利用超级焦点成像方式。但在曝光策略上,它们基本上都依赖相机内部的测光系统进行最保守的曝光。因此,普通用户拍摄出的照片往往呈现出从前景到背景都相对清晰的效果。

如果你想利用普通傻瓜相机拍摄出个性化的照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受成本和体积的限制,傻瓜相机的镜头往往采用最廉价的方案,甚至多数相机的镜头并非玻璃材质。因此,在成像效果方面,除非是各厂家的专业备机类傻瓜相机,否则成像质量通常都很一般。

不要轻信不良商贩对傻瓜相机的夸大宣传。从镜头材料和设计来看,其成像效果不可能出色。现在一些傻瓜胶片相机被炒到了800元左右的高价,但实际上根本不值这个价。对于想要体验胶片相机的人来说,购买傻瓜相机只会浪费金钱、时间和心情。



六、不要相信相机胶片相机会保值

在一些直播间和二手市场,不法商贩在忽悠新入坑的胶片爱好者时,常常会宣扬这种产品会保值、有收藏价值。但我要提醒大家一句,现在二手市场上99%以上的相机都不会保值。虽然大多数胶片相机价格不会再降多少(当然,如果是两三百元的东西降不降价都不重要),但如果是被某些平台和商家炒作起来的机型,比如之前炒得沸沸扬扬的佳能Kiss、AE-1、F-1;尼康的大F、F2等机型,很可能还会有较大的降价幅度。

从闲鱼、小红书等平台的现状来看,几个月前炒到1000多元的AE-1现在价格已经降到了500元左右。在胶片相机时代,除了少数特殊品牌和型号由于历史原因和产量原因可能存在保值的可能外,对于工业化生产的消费类产品特别是日本品牌的产品来说,由于销量巨大(少则几十万台多则几百万台),而当前中国消费市场胶片相机爱好者的群体消费能力有限,因此供大于求是本质的市场现状。一些机型之所以卖得贵核心原因是商贩、博主等共同炒作的结果而非市场选择的结果。

同样要警惕一些不良商贩和直播间以某某同款的噱头忽悠用户,所谓有的杰伦同款或溥仪同款之类的说法,根本撑不起所谓的价值,所谓名人使用过的机型,除非是象马克·吕布、布列松这些摄影行业的大师使用过的机型,一定有其特殊性之外,其它的都忽悠。

说个二手相机残酷的事实,被炒得热火的佳能F-1这款相机从1971年生产到1994年停产共生产了几十万台;而与其同时推出的简化版FTb则销售了100多万台。近几年被炒红的另一款机型佳能AE-1更为夸张,从1976年一直生产到1984年共计销售了570万台!尼康大F自1959年生产一直到1974年停产期间共生产了100万台以上;尼康FM2的情况也相似,从1982年到2001年生产期间销量在百万台以上。



其他所谓的经典胶片相机情况也大致与这些机型相似。

工业化生产的几十万、百万级的产品何来的收藏价值呢?这就像当年集邮一样,当年有多少人在集邮,到现在当年的那些邮票又有多少升值了呢?

胶片摄影的门槛远高于数码摄影,其中的不确定性也更大。这也是数码摄影成为影像产业发展必然的原因,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如果确实喜欢胶片的不确定性和质感,体验一下胶片拍摄的乐趣,也是一种不错的兴趣,毕竟与目前的数码相机相比,拥有一套胶片系统的花不足为虑,但如果是追求胶片相机的器材,那花费远比数码要高得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