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旬,北京地铁3号线、12号线开通,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多便利选择。但也有部分乘客反映,部分新建地铁站台内,台阶防滑效果不明显、台阶间颜色分不清,让人“眼花缭乱”,生怕一脚踩空。
近日,新京报记者针对上述问题探访了北京多条地铁线路,发现部分新建车站的确存在台阶间色彩区分不明显等问题,下楼梯的乘客体验感不佳。
记者注意到,除了新线,部分2024年以前通车的既有站同样存在台阶“看不清”的情况。不过,也有部分车站采取了相关措施,比如1号线、2号线等老线车站的台阶上加装有醒目的黑色防滑胶带,4号线、8号线、19号线等部分车站对台阶加装了警示标识和防滑条。
目前,我国的《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等多项国标都对公共场所内台阶的宽度、高度有明确要求,并在防滑和颜色区别对比等细节上也有细化条款。
记者从北京地铁建维公司了解到,针对乘客反映的上述问题,已对部分车站的台阶进行了改造,例如加装警示标识,但由于黑色防滑贴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翘边,同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并不适用于全部车站。此外,北京地铁12号线土建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利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对12号线全线各站台阶开展改造。
3号线、12号线 灰色台阶连成片 上下行需仔细看
近日有乘客反映,上个月开通的地铁新线的台阶存在安全隐患,主要是台阶防滑效果不明显,且台阶间色彩缺少区分度,“这些台阶看上去灰蒙蒙一片,分不清台阶,所以我现在是尽量不走台阶,宁可多走几步找直梯或者扶梯,非走楼梯时,也都小心翼翼。”市民刘女士说,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光照角度,这些台阶着实让人眼花缭乱。
近几日,新京报记者来到地铁3号线团结湖站,在连接站厅层与站台层的楼梯处,光滑的台阶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十分晃眼,十几级灰色的台阶从上向下望去仿佛连成一片。这些台阶虽然也设有防滑槽,但均为内嵌式设计,防滑槽内的颜色几乎与台阶主体的灰色一致,区别不大。不少乘客反映,下这样的台阶要仔细看清后才敢迈步。
地铁3号线团结湖站,光滑的台阶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十分晃眼,十几级灰色的台阶从上向下望去仿佛连成一片。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距离此处楼梯不远处的3号线与10号线换乘通道内,由于楼梯距离较短,步行走楼梯的乘客相对较多,台阶上的内嵌式防滑条内灰尘也更厚实,颜色发黑,反而令阶梯间的分界看上去更为明显。
在地铁3号线朝阳站,让人目眩的台阶同样使一些乘客“望而却步”。记者注意到,很少有乘客走楼梯,即便有,也都个个小心谨慎。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12号线的一些车站。在12号线和平西桥站,一处连接站台层和站厅层的台阶由于灯光照射角度的原因,台阶光滑耀眼,让人难以分清边界。记者实测后发现,若不是低头留神小心通过,确实有踩空的风险。
地铁12号线和平西桥站,一名乘客步行下楼梯,此处台阶的颜色几乎没有任何区分度。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确实,如果乘客不专心下楼梯,可能看到这样的台阶时会被晃一下。”地铁12号线和平西桥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开始这种内嵌式防滑槽是纯白色的,但投用一段时间后,积存灰尘就变成了与台阶同样的灰色,直到变成黑色看上去才会有明显的差别,这一情况会向上级反映。
地铁12号线和平西桥站,此处台阶连成了灰色的一片,容易出现不慎踏空的情况。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7号线、8号线、10号线、13号线 台阶防滑槽变黑 反倒成了提醒标识
除了新建线路的车站存在台阶间隙视觉区分度不大、让乘客看不清外,一些通车已有三五年的线路既有车站中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
在地铁7号线万盛东站,记者看到,地铁C口连接室外的台阶上看不到明显的警示标识,台阶与台阶间的色彩几乎一致。
虽然是同样材质的台阶地砖,部分车站由于人流量较大,步行通过台阶的乘客较多,台阶上内嵌式的防滑槽内沉积了灰尘和污渍,反而看上去更加清晰、醒目一些。
在地铁10号线双井站D口,乘客进入地铁站必须通行三十级左右的台阶,台阶是灰色花纹,日久天长,其内嵌式防滑槽内的颜色趋于黑色,从上往下望去,较为醒目。10号线双井站内的台阶同样如此,防滑槽已经彻底变成黑色,反倒便于人们区分台阶的间隙。
地铁10号线双井站D口,乘客进入地铁站必须通行三十级左右的台阶,由于通行量较大,其内嵌式防滑槽内的颜色已经呈现出了与灰色台阶颜色区分度很大的黑色,从上往下望去,较为醒目。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在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台阶呈深灰色,相对还显眼清晰一些。
在地铁13号线光熙门站,记者发现台阶同样存在颜色相近、区分度低的情况,且在休息平台连接第一级台阶处也没有看到明显的色彩区分和提醒标识。
1号线、2号线 老线车站更贴心 台阶贴上防滑胶带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近几年来一直有乘客反映北京部分地铁站的台阶过于光滑,且分界不清晰,通行时让人感觉“心里没底”,甚至还出现了乘客下台阶时摔倒的情况。一位乘客表示,几年前地铁积水潭站A口重修后,新建的楼梯就是这样灰色的抛光石砖,而且也没有防滑贴,孩子下楼梯时就滚下去好几级台阶。经过投诉后,车站才给楼梯贴上了防滑贴。
“北京一些老线路的车站台阶反而更清晰、更防滑。”在采访中,多位乘客向记者表示,他们觉得近年来新建的地铁站在功能上更完善,但就是台阶的安全问题不如老站做得好。
记者在2号线雍和宫站看到,该站的台阶为红色,每一级台阶上都设置有黑色的防滑条,由于使用时间较久,有些凸起的防滑条已经被磨平,不过即便如此,黑色与红色的强烈对比依然使得台阶边界十分清晰,且能保持一定的防滑效果。
地铁2号线雍和宫站,该站的台阶为红色的石砖,每一级台阶上都设置有黑色的橡胶材质的防滑条,色彩对比明显,使得台阶边界十分清晰。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在一些原先的防滑条磨损更加严重的车站内,车站还额外粘贴了黑色的防滑胶带。比如在地铁2号线朝阳门站,记者就看到了此类措施。这种防滑胶带约两指宽,与原先的防滑条平行设置,防滑效果十分显著,同时也让台阶间的分界更加清晰。
在1号线王府井站,记者看到米黄色的台阶上加装了黑色的防滑胶带,既显眼又防滑。但也有一些乘客认为,如果黑色的防滑胶带没有贴在台阶边缘,而是贴在台阶中部时,更加让人眼晕,分不清台阶边缘在哪。
举措 部分车站对台阶进行安全改造
在地铁4号线西单站,连接站厅站台的台阶呈黑色,边缘的内嵌式防滑槽处经过磨砂处理,颜色较浅容易识别,同时还能起到防滑的效果。
地铁4号线西单站,台阶边缘的内嵌式防滑槽处进行了磨砂处理,颜色更浅,并改变了石材的摩擦系数,使之更加粗糙、防滑。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同样的措施也出现在地铁7号线广渠门外站和广安门内站、8号线永定门外站、14号线永定门外站等车站,台阶的边缘处也都通过磨砂处理进行安全改造。
“这样的台阶虽然看上去不那么光鲜,但至少能让乘客放心走。”在采访中,多位乘客对部分地铁站对台阶采取的防滑改造措施表示认可。一位女乘客告诉记者,有一次下雪,自己就曾经踩在没有经过防滑处理的台阶上踉跄了一步,险些摔倒。
在19号线新宫站,每处台阶起始处的地面都设有醒目的黄色标识——“请您注意脚下安全”。该站的台阶也是浅灰色的,不过每个台阶上都贴有黑色的防滑胶带,一目了然。
地铁19号线新宫站,每处台阶起始处的地面都设有醒目的黄色标识——“请您注意脚下安全”,每个台阶上都贴有黑色的防滑胶带。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还有一些地铁站为了更好地保障乘客通行安全,在客流量较大的换乘通道内还对台阶进行了更彻底的安全改造。
地铁景风门站是14号线与19号线的换乘站,下午5点40分,此时正值晚高峰,换乘通道内乘客密集。记者注意到,此处地面上有不少警示地贴,提醒乘客小心台阶,靠右行走,不要看手机。为了增强台阶间的颜色对比度,在部分台阶的边缘处还粘贴了更加醒目的黄色警示条。车站还使用喇叭、扩音器等设备循环播放语音提示,提醒乘客注意前方的台阶。
地铁景风门站14号线与19号线换乘通道内,通过文字、语音广播和警示条等方式,提醒乘客通行台阶时注意安全。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回应 张贴提醒标识 确保台阶更为醒目
2025年1月2日上午,记者就地铁车站台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反映给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当天中午就得到北京地铁建维公司的回复。据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期他们也收到一些针对新线台阶光滑、警示不够清晰等问题的反馈,因此对3号线团结湖等车站的台阶处进行了安全警示改造,在该站每一级台阶休息平台的起始处都粘贴了黑黄相间的警示条,确保台阶更为醒目。
地铁3号线团结湖站,北京地铁方面在收到乘客反映的“台阶看不清”的诉求后,对该站每一级台阶起始处加装了黑黄相间的警示条。虽然警示条起到了提示乘客前方有台阶的作用,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台阶晃眼、色彩区分度低等问题。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为何北京各条线路在台阶防滑和警示问题上做法各有不同?为何新建车站不能像1号线、2号线等老站那样给台阶粘贴黑色防滑条?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家对于地铁等公共场所的台阶其实是有相关国标要求的,车站在验收时也都会对这些内容进行考察,从台阶材质的防滑性数据来看,能正常启用的车站按原则也一定是符合相关要求的。
记者查询后注意到,我国的多项国标都对于公共场所内台阶的宽度、高度有着明确要求,并在防滑和颜色区别对比等细节上也有细化条款。
例如《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就规定,台阶、人行坡道的铺装面层应采取防滑措施;《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也明确提出,无障碍楼梯的踏面应平整防滑或在踏面前缘设防滑条,踏面和踢面的颜色宜有区分和对比,楼梯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阶宜在颜色或材质上与其他阶有明显区别。
“这些黑色的防滑条其实算是补救措施,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老站的台阶已经比较光滑了,因此只能采用粘贴防滑胶带的办法。”该名工作人员还表示,由于这些防滑条属于易磨损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除了容易出现破损、残缺等影响美观的问题外,若边缘开裂、翘起,同样会对乘客造成安全隐患,容易绊倒摔跤,因此,他们一般不建议车站采取这样的措施。
地铁1号线西单站,粘贴的防滑条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出现了破损、残缺等问题。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按照2021年版国标《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的规定,踏步防滑条、警示条等附着物均不应突出踏面,这一要求也导致此前老站所采用的凸起式防滑条不再适用于2021年后的新建站。
北京地铁建维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他们也会根据乘客反馈的此类意见,进一步研究是否会在更多车站进行台阶警示标识的粘贴,同时也会考虑采取何种措施能让地铁台阶边界更加清晰、醒目,以保障乘客安全出行。
1月3日,北京地铁12号线土建工程相关负责人也针对记者反映的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他表示,地铁12号线在2016年就启动建设,时间较早,而当时相关国标中还未对“楼梯第一阶台阶处应与平台进行颜色区分”做强制性要求,同时由于地铁12号线需要下穿其他既有线路,因此车站的整体深度较深,台阶长度也超过一般线路,从视觉感官上来讲,这些问题确实给乘客带来了不便。该名负责人表示,经过他们的研究分析,决定对12号线全线各站的台阶开展相应的安全改造,在楼梯的第一级台阶和最后一个台阶处加装醒目的提醒标识,工期预计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