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国最中部的一个省份。在黄河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水道与灌溉水源的时代,河南的农业经济领先全国,但同时也招来了不少觊觎者的目光。
中原名至实归
尽管在西部和北部有一些山地为河南提供了少许防御加成,但中部和东侧的大量平原,和曾经密布河南各处的水网,让这里四面受敌,很容易被大军扫荡。
对于外部的强敌们来说这却是一个好消息,他们能够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轻松进入河南,而且每个方向上的豁口都相当大,反而让人犯了选择困难症。
四面受敌大河南
现代的河南其实是一个很粗疏的概念,虽说近代一度还有过“中州大学”这样充满中原风味的院校,但其实这时候的河南已经不是最经典意义上的“中州”了。
中州大学 (民国)就是河南大学的前身啦
黄河以北的几座城市和河北关系更密切,曾经是北方势力南下河南腹地的前哨;东南的信阳驻马店等地和江淮地区更亲密;西南的南阳盆地则属于中原和湖北的中间地带。这几个地区其实都是在明代以后才被逐渐纳入“河南”范围的。它们距离省中心也比较远,不算是讨论攻略河南时要讨论的主要地区。
中原的边缘地带,决定权也是很重要滴
最狭义上的河南,或者说中原,其实是洛阳盆地到开封、许昌一线平原地带的这几座城市。外围还可以算上商丘、漯河、平顶山等地和洛阳的南部山区。这样一个长方形的区域,便是最早中国人所认识的“中原”,也确实位于全境之中,可谓天下要冲。
天下之中诸城,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处
但要冲这个名号总是一把双刃剑。在要冲本身强大的年代,这里会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牵制周边所有势力的核心,维持和平的局面让要冲越来越强;但在要冲虚弱的年代,周边刀兵四起,中间地带就会成为一条过道,任何有志于统一全境的外部势力都会率先拿这里开刀。
既然是必争之地,自然打起来场面也颇为混乱
中原的精华地带,就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扮演着这个尴尬的角色。以华北平原为核心的东北方军事强权、发源于山西的北方势力、以关中盆地为核心的西部政权、来自荆楚的长江王国和控制吴越江淮的王者,都能找到很方便的办法进入中原。
四方之地打起来就是四战之地
西北防线门户洞开
先来关注一下来自西面的挑战。从陕西的核心地带进入中原,三门峡是主要的通道,三门峡以下,无论是沿黄河穿行峡谷还是从南北崤道直通洛阳,三门峡都是必须要控制住的。
为了这条通道,秦晋两国曾进行非常长期的争夺
后世的割据政权也很少能逃过这一劫
当秦国要从六国中挑一个祭旗的软柿子时,他们就选择先把把守着中原西大门的韩国给灭了。当然灭韩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由于这一段黄河在中条山和崤山这两座名山之间绵延许久,无论是顺流而下还是寻找河谷走陆路,都难免要看两边山区主人的脸色。
而北面中条山的背后正是富庶的河东地区(黄河以东,山西运城-临汾盆地)。秦若不能控制河东,则崤函通道难以打通
运城-临汾盆地是山西盆地群的南端与关中平原隔黄河相对,在中华文明的早期关中、河东、洛阳盆地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决定着天下的命运
秦晋崤山之战之所以这么重要,就是因为一个统一的晋国长期控制着河东,秦若冒险进击中原,晋便可由河东越过中条山拦截秦人。
而在三家分晋之后,继承河东地区的国家是魏国。他们也确实凭借晋人的遗产崛起了一次,狠狠地教训过秦国(甚至打到了河西)。但当秦国的国力通过制度改革完全被开发,魏国被逐出河东。从此崤函通道被打通,秦人上洛横行无阻,韩国人也跟着倒了血霉。
魏国失去河东地区后,韩国就挡在了秦东进的第一线上,从此再无宁日
再来看中原的东北方,就更让人为中原政权的安全性捏一把汗了。从河北南下,踏破黄河北岸今天的濮阳、鹤壁、新乡、焦作等地势如破竹——在战争割据状态下这些地区往往也是华北政权的一部分,中原政权没有守住它们的可能性。
一旦拿下了这些地区,那么中原政权就不得不把防线收缩到沿着黄河一线。但很可惜,洛阳、郑州、开封、商丘,这些历代被选为政治中心的城市,全部都紧挨着黄河南岸。这时候中原政权所要解决的防守课题,已经和那些偏安江南,试图划江而治的政权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且江南政权还有淮河流域可以用来消耗对手争取时间,中原政权什么也没有。
长江好歹还要考验水军,而黄河冬天会结冰...
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国中前期曹操在北方争霸中能够获胜就是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情了。
曹操赋诗
为了避免沿河防线兵临城下的窘境,曹操已经有意识地将行政中心设在了许昌,但和袁绍的大本营邺城(今河北邯郸)相比,还是离黄河太近了。如果双方陷入胶着的拉锯战,并且通过拿下对方老巢的方式才能赢得胜利,曹操方一定会陷入劣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当袁绍大军终于紧逼黄河时,曹操反而显得很高兴。
客官来嘛
袁绍阵营中看清楚了这一点的不乏其人。沮授就一直劝告袁绍沿河据守,消耗曹操。但袁绍仗着人多势众,决心一击拿下曹军。这是曹操毕其功于一役的赌博,也是维持政权存在的关键一战。好在他的战术水平远高于老朋友,成功把袁绍注意力从黄河主要防线挪开,还趁势统一了北方。
袁家三位衙内也没能幸免,先是内讧,后是逃到东北被杀
这几乎是中原政权逆袭华北的唯一一个成功案例,由此可见中原受到来自西方和北方的地缘压力有多大。
当然好消息也是有的。中条山的存在,让中原政权在西北侧多少有了一些安全保障。没有军队有能力连续地翻越中条山,再强渡黄河,而不被中原政权发现。即使是发源于山西的唐军,也必须先拿下关中,才能借道三门峡威胁河南。和战国时期秦灭韩一样,郑帝王世充也没能挡住唐军。
三门峡和上党皆失,就是韩国的末日了
这时候我们把视线转向中原的南面,就会发现这里更加不友好。
南侧一马平川
中原的西南面,由秦岭东侧的余脉伏牛岭所保护,看上去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沿着这条线继续向东南,情况就不妙了。
在今天河南南阳方城县的周边,伏牛山的走势开始断断续续,变成了一片看不出脉络的丘陵。这些山头之间的距离,远者可以达到十几公里,几乎可以看做是平原。这里,就是夏代就已经有人走通了的方城夏道,是从西南方向威胁中原的最重要渠道。
河南与湖北腹地之间最近的通道要穿越大别山,且没有连续的河流可以使用,汉江-南阳盆地通道显然是最好选择
如果发源于南方的荆楚政权能够沿着汉江上溯,并且用陆军控制住方城夏道的话,那剩下的中原地区就基本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尤其方城夏道的南侧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形,对军队通行完全不构成障碍。反倒是中原政权从北侧进入防线之前,还要在今天的平顶山周边和一片丘陵纠缠一下,补给略微困难。
东晋桓温第一次北伐,试图夺回洛阳故都的时候,主力就走了这条通道。同时,他还以一支偏师进军关中并东进,从两个方向牵制住了前秦的精力,最终从方城通道击穿了对手的防线,成功上洛。
荆楚由于汉江的存在,还是占了很大的便宜的,可以更容易将资源运至南阳盆地前线(曾经沿汉江还可以深入更远至陕西)
当然在这个通道上不存在水系的走向问题,全部都是陆路,因此对于南北双方来说,这条通道基本上是共享的。而且穿过了这条大道,有一个规模不大不小的南阳盆地作为缓冲,南方来敌掌握了南阳盆地才能掌握进攻的主动权,而这个任务并不简单,因此对中原来说还不算特别糟糕。
比方城夏道更开阔的方向,是中原的东方和东南方。
先来看东方。在黄河改道之前,控制了山东和苏北的政权可以轻松沿着泗水进逼中原。这曾经是淮河最重要的支流,其水道能够承载大量的人员和补给通过。黄河将泗水淤塞之后,从山东进入中原变得麻烦了一些,但铁路的出现又一次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从山东和江苏前往河南的水道丰富而复杂,不过黄河的淤塞导致一些河流无法再使用(梁山离开封不远,夺了鸟位是可行的)
1915年,汴徐铁路、汴洛铁路、洛潼铁路全部竣工通车,从徐州进入洛阳的通道一马平川。盘踞中原的政权只要在别的方向稍微受到牵制,东侧的兵力就能够走铁路快速将沿线的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依次拿下。
而日本侵华也沿着这一路线一路西进,直至挖开花园口的可怕黄泛区迟滞了脚步
最后是东南方。今天的淮河和已经和它的支流泗水一样,被黄河彻底祸害了,河流非常紊乱,很多时候都辨认不出走向。但在黄河改道之前,中原的东南方是淮河流域水系最发达密集的地区,有着众多走向一致的水道。
从东南方向试图威胁中原的政权,大可以随便选择一条水路,悄悄地溯流而上,到达几乎任何他们想要攻击的城市。而中原守军,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军沿着水道不断获得补给,而不能像利用江苏境内的淮河水系一样把河流当成粘滞敌军的防线。
曾经多次北伐的吴国,若是真的拿下淮南郡并站稳脚跟,未必不能沿颍水直捣许昌
从四方要冲到四战之地,确实只在几日之内。
近代的一场战役,把河南核心地带防守上的巨大缺陷做了一个最好的演示,这便是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
虽然蒋介石没有能够控制陕西,但他让韩复榘从山东、刘峙在江淮、何成濬从南方,并在后期说动了张学良从东北入华北,把反蒋集团围困在了河南,用一场胜利诠释了中原防御的脆弱。
征服河南,似乎真的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