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弹道是洲际弹道导弹飞行中最长的阶段,飞行时间可达 30 分钟,高度在数百千米以上在该阶段,空气十分稀薄,导弹发动机关闭,除地球重力外导弹几乎不受其他外力作用,依靠惯性飞行,弹道相对平稳和固定。

因为导弹中段飞行时间较长,拦截窗口更大,可进行多次拦截,所以中段反导具有保卫面积大、控制范围广等特点。



同时,由于弹道导弹中段飞行都处于稠密大气层外,因此拦截成功击毁目标后所产生的大量碎片或漂浮于太空中,或者在进入大气层时被烧毁,对于防御方不会造成大面积的附带损伤,而如果来袭的是生化弹头的话,其产生的生化效应大部分都会在太空中消散殆尽。

但是,“中段”拦截是技术难度最高的,在实施过程中.要融合应用战场感知、跟踪识别、快速发射、目标锁定、拦截毁伤等多项技术。

陆基中段反导系统作为战略武器防御“屏障”,可对其他国家形成单向战略威慑。这不仅能增加国家外交和安全政策上的灵活性,也大大增加了国家间博弈的战略压力。掌握了中段反导技术的中国,就可以在太平洋上空拦截美军导弹,而不波及到本土。



在美国所有反导系统中,其地基中段反导系统(GMD)的拦截成功率一直比较低。一方面这和他是唯一具备拦截洲际弹道导弹能力的,自身设计比较复杂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其地基拦截弹的EKV拦截器的设计存在问题有关。美国的中段反导成功率只有不到50%。

因此,美国一直想实现双发反导技术,也就是同时发射两枚拦截弹去拦截一个弹道导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拦截概率和成功率,因为两枚拦截弹可以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一个更大的拦截范围和更高的拦截速度。如果一枚拦截弹失效或者被干扰,另一枚拦截弹还可以继续执行任务。而且,两枚拦截弹可以分别针对不同的目标部位,比如一枚攻击弹头,一枚攻击发动机,从而增加目标破坏程度。

除此之外。双发拦截弹可同时应对多个目标或复杂的突防手段。当敌方采用分导式多弹头、诱饵弹头、机动变轨等突防技术时,双发拦截弹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对目标进行探测和拦截,增加了识别和摧毁真实目标的概率。

中国共公开了7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分别是:

2010年1月11日,我国实施了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13年1月27日,第二次试验圆满成功;
2014年7月23日,第三次试验圆满成功;
2018年2月5日,第四次试验圆满成功;
2021年2月4日,第五次试验圆满成功;
2022年6月19日,第六次试验圆满成功;
2023年4月14日,第七次试验圆满成功;

七发七中,成功率100%,可以说,在当今全球军事技术领域,陆基中段反导技术无疑是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顶尖科技,而中国已然站在了该技术的前沿。中国不仅是全球陆基中段反导技术的佼佼者,如今更是突破性地掌握了双发拦截弹中段反导技术,这一成就堪称里程碑式的跨越。

想象一下实战场景,一旦爆发核冲突,率先发动核打击的国家,出于本能的求存逻辑,绝不会仅仅发射 1 枚核导弹了事,哪怕其核武库规模有限。为了避免在对手的核报复下遭受灭顶之灾,必然会在极短时间内,倾尽全力将手头所有核导弹一股脑发射出去,试图以数量和突袭优势压制对手。

站在防御一方的角度,面对敌方这种 “饱和式” 核打击策略,拦截弹齐射就成为了必要手段。一方面,来袭核导弹数量极有可能是大批量的,如潮水般涌来;另一方面,现代洲际弹道导弹大多装备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1 枚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能释放出多个弹头,分别攻击不同目标,这就使得原本需要拦截 1 枚导弹的任务,瞬间变成要应对多枚 “虚拟导弹”,所需拦截弹数量自然大幅增加。



然而,与导弹进攻相比,导弹防御中的拦截弹齐射难度呈指数级上升。常规的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一旦发射,后续便依照预设程序自主飞行,直至寻找并击中目标,无需后方持续操控。

但反导系统截然不同,从最初通过卫星、雷达等预警手段发现目标的那一瞬间起,到最终拦截弹精准摧毁来袭导弹,整个过程中,反导系统的预警和指挥控制系统片刻不得停歇,始终处于高度紧张且有条不紊的运转状态。

它既要对高速飞行、轨迹多变的来袭导弹保持精确跟踪,实时掌握其方位、速度、高度等关键信息,又要迅速完成拦截火力计算,精确规划每一枚拦截弹的发射时机、轨道参数,同时还要进行火控引导,确保拦截弹准确无误地飞向目标,以及在拦截后及时开展毁伤评估,判断是否成功摧毁目标,若未成功还需迅速组织二次拦截。

由此可见,拦截弹齐射在本身技术复杂性之外,额外叠加了超高难度的指挥控制挑战,其技术含金量远远超过进攻性导弹的齐射,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卓越成就,无疑为国家安全铸就了坚不可摧的护盾。



因此,中国进行双发反导试验,就是在告诉全球,中国已经具备拦截洲际弹道洗地攻势的能力。洲际导弹核打击已对华无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