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其实就是比陌生人亲密一点的人,对待孩子的习惯,我们要学着像陌生人一样,让孩子把他自己的事“捡起来”。
——萨姐
作者:暖心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抱怨:
孩子上初中后,身上有一大堆的坏毛病。
学习从来不主动,一有机会就抱着手机看;
喜欢拖延磨蹭,写作业、上学都要催很多遍;
不仅懒,还不愿接受批评,有时候说几句他就吹胡子瞪眼,然后顶嘴,有时候能把人气死……
网友的这些吐槽引起了很多父母的共鸣:为什么只要孩子一到了青春期,亲子关系就特别难?
父母觉得孩子身上有一堆的毛病,却纠正不过来;
孩子却觉得父母事太多,这也管,那也要干涉,也摆脱不了……
于是,父母和孩子经常发生争吵、冷战,甚至情绪暴力等问题……
实际上,一段“坏”的亲子关系,都有一对无法退出亲子关系的父母。
心理学上有一个“陌生人效应”,指的是: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与对方相处要像对待陌生人一样抱持着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互相成就,不要过高期待,不要过度评价,期待更低,让彼此关系既疏离又有重视感。
亲子关系就该如“陌生人效应”一样。
父母只要除了吃、喝、住、行以外的其他事情,学会放下期待,用宽容的心态去养孩子。
你会发现,当你放下了焦虑,孩子会有这5种改变。
01
孩子变得更自觉
一位妈妈说,为了让儿子“赢在起点”,从一年级开始,她就给儿子做好了规划。
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娱乐玩耍,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她每天用心地督促儿子学习,可是儿子对学习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
到了三年级,做什么都要催促,只要她不在后面催促、监督,他就偷懒、磨蹭和敷衍。
有时候说两句,他就特别不耐烦。
慢慢地,妈妈觉得管孩子太累了,她索性开始“摆烂”。
她告诉孩子:“从现在开始,你自由了,你自己的事情我不干涉”
因为没有她的督促,儿子的作业好几次没有完成,还被老师叫了家长。
那时候,她告诉孩子:“这是你该承担的责任,你不认真完成,就自己去体验后果。”
没想到,当她放手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慢慢地将学习拉入了正轨。
不会的知识也不再过问,学会了翻课本、查字典;
成绩下降了,孩子也会开始着急了;
每天能够主动学习。
这位妈妈说:
你越是盯着他,催着他,他就想尽办法拖延磨蹭;你越是放手,他却反而越自律。
为什么孩子会越管越慢?
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从6岁以后开始,自我意识逐渐提高,他们就需要一定的掌控感。
孩子不再希望父母监督,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完成属于自己的事情。
有一位妈妈曾说:孩子,其实就是比陌生人亲密一点的人,对待孩子的习惯,我们要学着像陌生人一样,让孩子把他自己的事“捡起来”。
对孩子主动与责任的建立,才能让孩子知道:我的事,就是我自己的责任。
旁观者的父母,才能让掌控感回归孩子本身。
02
孩子不再和父母顶嘴
作家刘墉的儿子刘轩曾经非常爱和父亲顶嘴。
每次放假,刘墉都会给儿子安排一大堆学习计划,还让他清理排水沟,做家务。
刘轩觉得爸爸对自己太严厉,于是经常和他对着干。
刘墉问他:“你为什么总是这么叛逆爱顶嘴?”
儿子说:“我觉得我长大了,不需要什么都听你的。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想按我的想法去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可是我们却一直用自己的想法约束孩子时,很容易“挑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一方面,孩子觉得烦躁,“堵住耳朵”装作听不见;
另一方面,父母说什么孩子顶什么,经常对着干。
养孩子,父母也该有“旁观者”心态:有时候即使看不惯,也不会说出来,让他自己发现问题;有时候即使对孩子不满意,我们也不要一直唠叨。
主动的发觉问题,他才会更相信父母。
当妈后,我的话变得特别多,所以儿子觉得我很烦。
因为一些小事我们经常争吵。
后来我也烦了,于是我干脆闭嘴。
吃饭时,不再催促他;
写作业,错了我也不提醒;
不再追着他屁股批评他。
儿子反而变了。
有时候我也会稍微说他一两句,他居然会自己默默改变。
每次问题整理房间了吗?他如果没做,就自己乖乖去做了。
不再顶嘴、也不再不耐烦。
有时候,通往孩子世界的大门不是喋喋不休的命令,而是父母嘴上的一道链条。
父母“锁上嘴”,才能换回孩子的真心。
03
孩子更愿意亲近父母
网上看到一个心理咨询案例。
一位妈妈控诉,她的儿子从初二开始就一直拒绝沟通,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说话就是大吼大叫。
她说:我说什么他都不听,理都不理,感觉说话都没有意义,很多时候只有自己气得哭,也换不来儿子的一句安慰。
为什么亲子关系会变得如此冷漠?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失望性情感间隔”:指的是一个人和本该很亲近的人,却没有很亲的感觉。
这样的情感出现,通常是孩子在遇到困难、挫折、委屈,还不被父母理解的时候,所出现的一种悲观情绪。
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那他心里一定觉得:
“反正说了也没有用,还是自己扛吧”;
“别人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说什么话都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这就会让语言沟通变成情感忽视,孩子就容易把自己“缩在龟壳里”,然后将它变成自己的安全感。
对待孩子,我们理应像不熟悉的人一样多一份尊重、理解以及分寸。
不要随意去窥探孩子的隐私,这是尊重;
在孩子的困难、委屈面前多一分倾听,这是理解。
有一个女孩在谈起自己的父母时,说:我每一次有烦恼时一对父母说出来,就全身舒畅,难题迎刃而解。
有一次考试考了全班第一,没想到那一次老师怀疑她的成绩有假。
她的爸爸对她说:“你真的一直在努力,我们愿意相信你。”
她说:“我从不相信父母不爱我,遇到事情时与其憋在心里难受,还不如和父母一起聊聊。”
把孩子当成陌生人一样地尊重、鼓励、理解,才能让孩子建立起父母与世界给予自己的情感需要。
04
孩子的心态更积极
在如今内卷的环境下,孩子身上总带着一种忧郁的气质,心态也特别消极。
动不动就说“我不行”;生活没有意义,努力没有结果……
这些就是因为“圈养式育儿”所致。
孩子被逼着做题、上辅导班;
高期待要求孩子,要成绩好、性格好、懂事;
不允许玩游戏、压缩娱乐时间,压力充斥着成长,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这样的孩子,随时都处于压力环境下,心态也会越来越消极。
知乎上有个问题:“父母给你留下了哪些阴影?”
有个高赞回答是:
爸妈用无数“别人家孩子”的例子,让我永远活在自我否定中。
所以,我即使成绩优异,我依然觉得自己很差劲,学习提不起劲,对未来也没有什么期待。
教育需要有“弹性”,我们不能一意孤行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拿给孩子,而应该让孩子去选择他自己想要的。
此时,我们依然需要“陌生人效应”:
做一件事时考虑到:我这样做他会喜欢吗?他能接受吗?会不会讨厌我?
把孩子的感受纳入教育中,他感觉到自己是自由的,他才会更积极地去面对生活。
比如:
孩子喜欢探索,我们就给足他机会去钻研;
孩子累了想放松,允许他用喜欢的方式去输压。
游戏和玩耍,能治愈孩子心灵的创伤。
父母要明白:
自由、弹性的成长环境,会带给孩子力量,长大以后能超越自我;
而压抑而“笨重”的成长,很难让孩子勇敢地突破自我,也找不到那种勇往直前的冲劲、创造力和决策力。
放下期待,孩子的未来才会越来越好。
05
孩子的内心更强大
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一个90后的妈妈“懒”到了极致。
因为不想做家务,妈妈装病躺在床上一整天,还时不时地在孩子面前喊着“头好疼”。
于是,孩子就主动做家务、做饭、拿快递,全程都是独立完成,没让妈妈插手。
视频下方,很多父母羡慕:
这孩子将来能成大事,一看就是能独当一面的人。
是啊!我们养孩子就是逐渐和他脱离的过程,让他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将来他才会更强大。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
当孩子觉得被依赖和信任的时候,会让他们感觉到自信和强大。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心理变得脆弱、敏感,其实都是因为父母“太无私”:
父母替孩子做得越多,孩子越会太娇弱。
太心疼孩子受伤,导致有些孩子一遇到困难,就很容易被击败。
好的教育,我们就该让孩子多为家庭做点贡献,让他能独立、坚韧。
演员蔡少芬曾说:“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和修行。”
因此,她非常注重孩子的独立能力。
平时她会教女儿做家务,会让孩子多去经历一点生活的艰辛。
有一期节目,蔡少芬带着女儿走上崎岖的山路,为了完成任务,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闷热潮湿的天气,可是两个女儿不抱怨、不哭闹,甚至还觉得开心。
倘若孩子在恶劣环境中依然能怡然自得,那么他一定具备驾驭生活的能力,如此才不会在困难面前逃避。
所以,父母要“自私”一点:
多让孩子去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把责任刻进他的骨子里。
多给孩子一点任务,孩子吃的每一分苦,才会在将来成为自己最有力的铠甲。
06
蔡康永说过的一段话:
“我沿路,得到七个微笑,三个白眼,我就用七成的力气回应微笑,三成的力气回应白眼;
我吃到的食物,七次好吃,三次难吃,我就用七成的味觉享受美味,三成的味觉忍受苦涩。
世界与我,互相而已。”
教育,其实也是一样。
我们与孩子本身是互惠互利,相互成就。
因此,我们与孩子始终要保持尊重、宽容、理解,抱着互惠的心态,你会赢来孩子更多的依赖。
当我们放下焦虑、放下成见,孩子终将变成我们期待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