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塔吊来回转动,地面建筑拔地而起……新年新气象,成都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处处涌动着“开局即冲刺”的建设热潮。连日来,一大批项目迎来了封顶、投用等重大节点,以实干担当接续奋斗美好新征程,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开门红”。



加快打造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区

有序推进主体及内外装施工

当新年的阳光照亮成都科创生态岛项目施工现场,这里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50余台机械设备严阵以待,1300余名施工人员已全身心投入工作。技术人员奔走在工地各处,仔细检查每一道工序的质量,为工人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建筑工人专注而仔细,将手上的每一步操作都认真细致地完成……各个施工小组如紧密咬合的齿轮,默契配合,高速运转。

作为全市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的核心承载,成都科创生态岛正加快打造集“聚、服、展、孵”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聚集区,是创新资源的汇聚地、新兴产业的孵化器、技术成果的交易场、科学家的会客厅。截至目前,科创生态岛已链接35个重大创新平台和27家国家科研机构。

随着项目加快建设,成都科创生态岛已有24栋(共25栋)建筑主体封顶,正有序推进主体及内外装施工。目前,“岛”上的1号馆及W7已投运,临兴隆湖西组团全面呈现,共56层的N1超高层核心筒主体结构已封顶。

“为保障开年顺利开工,成都天投集团提前谋划、准备充分。所有机械设备经严格检测调试,确保万无一失,施工人员也均经过全面系统的安全和技能培训,确保施工高效且安全。”成都天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动卫星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

首栋楼主体结构封顶

走进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各类机械设备轰鸣,各工种建设人员紧张施工。项目管理团队紧盯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关键环节,及时调整各项工作细节,保障各项生产任务高效、有序进行。

据悉,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园项目是聚焦卫星研制、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及应用三大环节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建成后将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航空航天等其他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技术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项目自去年7月启动建设以来,15天完成临建、30天出产值、45天完成桩基施工、90天完成地下室底板,于元旦当天实现标准厂房首栋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施工进入新阶段。

“项目含多栋设计超前的高端‘工业上楼’,按照屋面50%光伏板和50%绿化的目标,打造近零碳建筑。”中建五局成都高新区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园项目经理刘明介绍,项目不仅利用建筑屋顶作为种植屋面,结合场地景观,建立雨水收集与利用碳循环系统,还使用透水材料,并结合地形设计植草沟、雨水花园等,嵌入海绵城市系统。此外,在大部分高层研发屋顶和部分生产空间屋顶设置大面积光伏电板,满足更好的光照程度和第五立面美观效果的同时还能为园区供电。



聚焦动力电池激光专用装备研发制造

西部地区首个基地正式投用

近日,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海目星西部总部及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一期)正式投运投产。作为西部地区首个动力电池激光专用装备研发制造项目,该基地将在有效推动动力电池领域产能提升的同时,带动配套激光器件、控制器件等上下游企业聚集。

据悉,总投资12亿元的海目星西部总部及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由科创板上市企业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将建设医疗器械、锂电、光伏等领域的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打造海目星西部运营中心、研发中心、结算中心。

据介绍,项目前期主要以制造激光智能装备为主营业务,目前投用的是一条电子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用于工业生产的激光加工仪器。

作为成都东部新区重点培育的潜力链主项目,海目星西部总部及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一期)在2023年7月开始申请建设所需手续后,快速实现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三证”办理,保障了项目拿地即开工,并在短短6个月实现主体封顶。

项目的投产,实现了成都东部新区先进制造与临空产业发展的新跨越。在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下,华川星光、海科晶等4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已入驻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也在积极围绕龙头项目建圈强链,加速引进配套激光器件、控制器件等领域企业,打造光电产业特色园区,推动光电产业在新区集聚发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怡霏 白洋 李菲菲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刘春春 供图 受访单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