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养育自己”是这两年社交媒体上流行的一种说法。当我们已经成年,回顾自己的成长轨迹,难免遗憾地发现小时候可能并没有被正确地对待。苛刻的要求、打击的言语,残酷的比较,也许来自父母,也许来自老师。当时的养育者各有自己的局限,好在今天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已经有能力善待自己。“重新养育”可以是改变对待自己的态度,体验新的关系,也可以是换一种方法学习那些原本感兴趣,但被考试吓退的知识。
2024年我们推送了一篇文章 ,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初中语文老师彪老师。她在课堂上做出新的实践,让更多学生爱上鲁迅。不少读者感慨“如果上学时遇见这样的老师就好了。”
语文课,是我们从小到大最熟悉的一门课,也是让很多人头疼的课。猜不中的阅读理解、写不出的作文题、背不过的名篇名句......我们勤学苦练各种考试技能,但可能并没有在其中学会如何欣赏美的文字,如何真情实感地表达自己。
彪老师说,她经常在面对学生时想起自己小时候:“我记得当时喜欢听老师慷慨激昂地读《孟子》,记得和同学们传阅一本翻烂了的《萌芽》杂志,记得和同桌争论焦仲卿与刘兰芝悲剧的原因……也许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回想起语文课,想到的都是那些和语文考试无关的思想激荡的瞬间。遗憾的是,在我阅读欲望最强的年纪,‘读闲书’却是一种禁忌。”
电视剧《小别离》剧照。
长大后,她努力去成为自己喜欢的那种老师。发现班里的女生迷上言情小说,上课偷偷在抽屉里看 (因为妈妈不允许“这种书”出现在家里,只能在学校看) ,彪老师和这个女生约法三章定好规矩,一周后还给她带了一本《傲慢与偏见》作为奖励。家长会前,小姑娘拿着书跑过来说:“您能帮我保存吗?这不能被我妈看见。” 她们就这样结成了联盟。她还和一位一身反骨的“困兽少年”聊金庸,聊科幻,慢慢感受到他不再把自己当“管理者”,能向自己敞开内心世界。她不再是班主任,而是一个和他一样的读者。她始终相信,对于能一起聊文学的人,孩子们总归不会有太大的敌意。
在课堂上,她也不断“折腾”:讲议论文时,让学生分析《奇葩说》里辩手的论证逻辑;讲新诗时,让学生高仿诗人的作品以假乱真;讲鲁迅时,让学生分声部朗诵两个时空的《故乡》;讲《桃花源记》时,把《哈利·波特》和《纳尼亚传奇》主人公进入“异世界”的片段拿来比较……在学业任务的缝隙里,她在努力给学生构建一种宽松、活跃的“语文生活”。某种程度上,她也在用这种方式“重新养育自己”。
语文课不仅是曾经的考试科目,更是一种精神资源。学习语文,更重要的是学习真善美。也许在最喜欢“读闲书”,最有表达欲望的年纪,很多人错过了语文课。我们将推出“重新遇见语文课”系列,在这个系列中,我们跟随彪老师的课堂,重新感受各种文类、体裁,走近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家。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和自己年少时的内心重逢。
撰文|彪老师
网友问李诞:“你为什么要写诗?”李诞不解地反问:“写诗需要问‘为什么’吗?人在25岁之前,不都应该是诗人吗?”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似乎离诗歌很远了。
九年级语文教材开篇就是一个诗歌单元,除了一首《沁园春·雪》,剩下的都是新诗。其中包括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穆旦的《我看》。这几首诗无论从风格上还是题材上都各有特点。我想如果能带学生沿着这几首诗读开去,一定可以看到新诗内部丰富的景观。我还兴冲冲地想,要带学生一起写诗,出学生诗集!
没想到当我在课堂上说我们要学习写诗时,学生却咧着嘴抗议:“最受不了这种矫揉造作的东西!”“写诗不就是回车加空格嘛!”“正经人谁写诗啊!”
电视剧《小别离》剧照。
“正经人谁写诗啊!”
听到学生抱怨的那个瞬间,我当然可以搬出班主任的气势”镇压”他们,但学生对文体的偏见不会被一种叫“课堂纪律”的东西消除。于是我临时决定调整教学顺序,在讲课之前先给他们看点“非主流”的诗。
首先是陈黎的一首很怪的诗,整首诗分三段,第一段只有一个“兵”字密密麻麻的反复出现,到第二段变成交替出现稀稀疏疏的“乒”和“乓”,再到最后一段一排排的重新密密麻麻的“丘”。
诗人陈黎著名的图像诗《战争交响曲》。
我让学生猜一猜这首诗在讲什么。学生哪儿见过这么奇怪的诗,一下就顾不上牢骚,开始玩脑筋急转弯。最后他们在我的引导下猜到,这是一首关于战争的诗。诗人用字形去模拟“兵”阵亡的过程,“兵”是严阵以待的士兵,“乒乓”是战争中不断出现伤员,剩下的人越来越少,“丘”是战士们纷纷倒下,化作丘陵。这是一首展现战争残酷的诗,诗的名字叫《战争交响曲》。
这时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我又让他们猜北岛的《生活》,一首只有一个字的诗:“作者用一个字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你们猜猜是哪个字?”
“累!”
“困!”
“烦……”
“6……”(哄堂大笑)
电视剧《小别离》剧照。
我继续给提示:“刚刚大家说的都是一种感受,但是诗人用了一个具体事物来表达这种感受,大家想想会是哪个字呢?”
“牢!”
“囚!”
“井……”
同学们的这些答案已经实现了将抽象感受具象化的跨越,当我揭示谜底“网”的时候,同学们拍着大腿,咂摸着“网”字的复杂性,它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束缚,也有“束缚”之外的其他含义,比如人与人之间紧密的情感联系。在猜谜语似的氛围里,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讨论诗歌了。
接着我给学生看了打工诗人许立志的诗:
《流水线上的兵马俑》
沿线站着
夏丘
张子凤
肖朋
李孝定
唐秀猛
雷兰娇
许立志
朱正武
潘霞
苒雪梅
这些不分昼夜的打工者
穿戴好
静电衣
静电帽
静电鞋
静电手套
静电环
整装待发
静候军令
只一响铃功夫
悉数回到秦朝。
我解释道:“这首诗是许立志在工厂打工时创作的,他用‘兵马俑’来形容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你们觉得他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比喻呢?”
有的说是因为工人们像兵马俑一样面目模糊,有的说是因为工人们像兵马俑一样被束缚在岗位上。我点点头,继续说:“许立志的诗不仅仅是对工人生活的描述,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他用‘兵马俑’这个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工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和命运。”
大家的情绪很自然地被沉下来,在读懂诗的那一刹那,发出轻声的叹息。有那么一个瞬间,我感觉我和学生都被某种很沉的东西坠入深海。学生也由此明白,诗歌不是才子佳人的专利,不是矫揉造作的装饰,它可以承载更现实的、更深厚的情感。
“这首诗是什么颜色的?”
在学习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之后,我选择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下文简称《雪》)作为拓展阅读。《我爱这土地》中,“土地”代表的是家国,而《雪》中呈现的是“土地”上的人民。
这首诗很长,那一声声重复出现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不断回旋,如寒风呼号,永不止息,正如古老中国的日子。读此诗需有对“声音”的感知,也正因如此,我执着地把这首长长的诗完整地朗读给学生。联系起之前学过的古诗《卖炭翁》,那何尝不是古老年代里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呢?可能许多的文人脑海中都无法忘掉这样的场景:风雪之中,受难者佝偻着身子,在饥馑的土地上艰难前行。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饥谨的大地
伸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讲完艾青的代表作,我还补充了穆旦的《赞美》,兴冲冲地拿来给学生布置了鉴赏任务,自己也参考着《中国现代诗导读(穆旦卷)》中的解读,一句一段地分析,结果那堂课却上得很失败,像在给文言文加注释。学生一边表示费解一边吐槽:“知道了,读不懂的就是诗。”
《赞美》(节选)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连接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下了课,我嗓子冒烟,瘫坐在办公室,这显然不是好的读诗方式。或许可以换个讲法呢?
电视剧《小别离》剧照。
于是在另一个班的课上,我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叫‘赞美’,在你的印象中,这个词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几乎想都没想,纷纷回答“红色”“黄色”……总而言之,是明亮的、热烈的颜色。于是我接着问:“那这首诗给你的感觉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犹豫片刻,咂摸着说“黑色”,也有的说“褐色”。那这种“黑色”的感觉从何而来呢?
学生便去寻找诗中的意象,学生首先找到“河流”“草原”“野花”,按理说意象的色调并不晦暗,那么混沌感从何而来呢?细读发现,这些有生命力的事物都依托于“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施以“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忧郁的森林”……
为什么作者用这种深色的调子表达自己的“赞美”,甚至有一种“苦哈哈”的感觉?《赞美》一诗的写作时间是1941年,当时正值1937年后全民抗战,穆旦的“赞美”决不是单纯的高唱颂歌,他将全诗的情绪定位于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悲壮与坚决。在诗歌第二段和第三段里,作者塑造了一个“农夫”形象,这个具象的人物形象其实是一组群像的缩影。“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这位农夫我们认识,在艾青的诗里,在杜甫的诗里,我们都曾见过这样的身影。
而穆旦的这首诗除了展示底层人民的生存苦难,还难得地展现了大时代中底层人民的“无措”:“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朝代的更替如日月之行,是庞大的、耀眼的、灼热的,然而底层的百姓是渺小的、佝偻的、枯槁的。然而作者要赞美的并不是“升起又降落”的宏伟史诗,而是史诗下作为注解的人民。
“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融入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是啊,在充满“主义”的时代,在一次次革命的浪涛中,他“古代的锄头”似乎显得落后。一知半解中,他接受了“名词”的感召,慷慨奔赴人群。最终,在作者的反复咏叹下,“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在荒凉的土地上支撑着自己身躯的,又何止是农夫。
一层层剥离下来,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学生在不断追问中逐渐能够进入这首诗的氛围,也能尝试着思考,这种看似低声部、灰色调的“赞美”背后,是更深切的对底层苦难的共情和赞颂。快下课时,教室最后一排靠窗的男孩子侧身拍着大腿感叹:“我天哪,这首诗写得真的是……”
“你比艾青还艾青!”
从艾青到穆旦,我们读了很多首关于“土地”的诗。接下来,我准备和学生一起玩点有意思的。我把艾青的诗《死地——为川灾而作》挖掉几个句子,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艾青诗歌风格的认识进行“高仿”。第二天的课上,我们将召开“艾青诗作鉴别会”,学生需要找出混淆在“高仿”中的艾青原作。
仿写作业题目。
请你猜一猜,下面几首诗中,哪一首是艾青的原作?
鉴别会上,同学们争论不休,分析得头头是道:
“你看作品一这一连串的形容词!多像‘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那句!”
“你看这意象,麦子、枯枝,这多艾青啊!”
“这个作品二很有意思啊,把饥民比作婴孩,向着大地母亲挖掘粮食,正好和‘地之子’照应……”
“不好说啊,看作品三也挺像的……”
经过充分的讨论后,我请大家投票,学生仿作竟以一票的优势超过艾青原作。最终,我揭晓答案,真正的艾青原作是作品三。
一瞬间,选对的同学振臂高呼。选错的学生捶胸顿足,对着学生作者哀嚎:“太能伪装了吧!你比艾青还艾青!”
在高仿与鉴定过程中,凭借仿写“瞒天过海”的同学获得了创作的成就感,而大多数同学也在判断、分析的过程中更了解了艾青诗歌的多层内涵。
那么艾青的原作到底好在哪儿呢?
前边两空将饥民的手比作“冬天的林木的枯枝般的手”,伸向“死亡的大地的心脏”。这两句定语较多,突出“挖掘”之艰辛漫长,可以起到加强语势的作用,和《我爱这土地》的句式很像。而结尾处的“草”“麦秆”为什么没有定语?因为灾民的死亡是脆弱短暂的一瞬间。可以料想“草”和“麦秆”一定是干枯的,强风吹过时,它们的折断也一定是瞬间发生的,和前半节“挖掘”的漫长形成对比。求生的时候漫长艰辛,而死亡的到来只是一瞬,诗歌的节奏也跟着情感变化。最后,用“哑”和“僵硬”来形容河畔与田原的状态,赋予其人格化的特征,山河受灾,也同土地上的“地之子”一样,处在“生命消亡”的状态中。
这是学生第一次尝试写诗,下节课,我们要仿照余光中的《乡愁》、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篇目,尝试使用意象、给意象翻新,写一首属于自己的诗。13岁的孩子如何写“情诗”?如何在诗里吐槽校园生活?如何给经典意象打上自己的烙印?
同学们,我们下节课见。
彪老师学生“高仿”的艾青诗作。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彪老师;编辑:荷花;校对:赵琳。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封面题图为《小别离》剧照。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活动现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