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拿起《汤姆叔叔的小屋》,我仍会回想起凯茜(Cassy)用鸦片酊杀死她第三个孩子的悲痛场景。评论界说这本书在启发民众的反奴隶情绪上起了重大作用,是美国战争的导火线,后来林肯总统接见这本书的作者-斯陀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 这个小妇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 她的一生像汤姆叔叔一样跌宕起伏,还是很顺利呢?
  • 作为多娃家庭的母亲,她是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关系的呢?

带着这些心里小九九,我翻开了《斯陀夫人传》。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读人物传记就像是上帝打开了一扇窗,能让我们了解斯陀夫人的成长轨迹、思想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如剥洋葱般一点点接近人物的核心。



1.清贫中如何游刃有余

斯陀夫人早期婚姻生活一直过得很拮据,1951年1月写给丈夫的信里提到,“虽然我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继续我们的色生活,但我们却随遇而安,不断克服了前进路上的各种困难,不断解决了面临的各种经济困局。...我们这一年的开支大约会在1700美元左右,我希望能够将我们全家的开销降低到1500美元左右。”可她从未抱怨,一方面精打细算,支持丈夫的事业,一方面通过向杂志投稿赚稿费补贴家用。

我们也会在她的信里感受到她坚韧和乐观的一面,“我过去一年的历史,记录着太多的疾病和苦恼。不过,我也不能将其全部归类为烦恼的事情。因为,我也遇到了许多可以抵消这些苦恼的有趣事情,我必须要将自己视为一个有福之人。”



2.失去至亲如何寻求自愈

黄子华在《破·地狱》结尾中说道,“有机会来到世界已经赚了,何必介怀什么时候下车。”有的人失去至亲时也丢掉了活着的意义,但大多数人走出来了,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他们。在斯陀夫人身上,我更多的是感知到她作为女儿、姐姐、母亲的韧劲。



三四岁时母亲病逝,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母亲给她带来了终生的影响,并用写作的方式纪念了母亲。她写给弟弟查尔斯的一封信里提到,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的部分段落里,奥古斯丁·圣卡莱尔就曾描述了他母亲对他的影响,只是我的母亲对我的影响的一种简单的重复,因为母亲对整个家庭的影响始终是难以磨灭的。”



1849年1月辛辛那提地区爆发了霍乱,7月26日最小的儿子查理染病去世。日子照旧,后来斯陀夫人创作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并开始欧洲之旅。但我们仍能在她写给佛伦女士的信里,感受到母亲丧子的切肤之痛。

“这本书里面很多让人觉得可怕的场景或是痛苦的悲伤,都可以从我失去儿子的那个夏天里找到根源。我认为,我现在已经走出了那段悲伤的时光了,只是我的内心始终为那些奴隶母亲不得不要与他们孩子分开充满了怜悯之心。”

还记得《请回答1988》里面一个经典片段,德善爸爸参加完母亲丧礼,在巷子里和阿泽说:“叔叔也想妈妈了。”无论我们多么成熟、坚强,在失去至亲这件事上,很难轻易迈过去。可是,活着的人的日子还是得过下去啊,尽情地感受这份情感的流淌,接纳这份悲伤和绝望,然后去找到最符合你思念他的方式



当然,这本书还有很多闪光点。

斯陀夫人在第四个孩子2岁时,跟丈夫提到她的创作计划。即使丈夫赞同并给予支持,她还是会像大多数母亲一样,觉得愧疚,没有把全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她在信里是这么说的,“我们的孩子现在还小,什么事情都要依赖我。他们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很容易出现兴奋或是紧张的情绪,需要母亲全神贯注的关爱。难道我能够将自己的心神投入文学创作方面,而不是感到任何愧疚吗?”

同时,对于要坚定去做的事情,她也有自己的计划。如果你和她一样是全职太太,想要开展自己的副业,提高工作效率,那么我觉得这个做法也会很适合你。她说:“如果我真的要进行文学创作,我必须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有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



就像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那样,因为在家里没有办法专注,总是被打扰,于是入住了市中心的高档酒店,结果发现在那里很容易进入状态,也不用为截稿日期焦虑了。

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进入一个没有人打扰的环境。屏蔽所有的干扰,包括自己的手机。当我们全神贯注的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原先我们给自己的截止日期真的太宽松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