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贺子珍,毛泽东的第三任妻子,曾经是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女战士,也是毛泽东的忠实战友和知心爱人。她和毛泽东共同经历了革命的艰难困苦,生育了6个孩子,但只有李敏一人存活。

1938年,因为误会和不满,她负气出走苏联,与毛泽东分别22年,直到1959年才在庐山再次相见。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生前相见。1984年,她在上海去世,享年73岁。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故事

毛主席和贺子珍的故事,是一段跨越了半个世纪的革命与爱情的传奇

他们在井冈山相识相爱,共同领导了红军的长征,历经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却又因为战争和政治的原因而分离了22年,直到1959年才在庐山再次相见,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生前相见。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悲欢离合,也充满了忠诚与牺牲。



毛主席和贺子珍相识于1927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当时贺子珍是永新县委委员、妇女部长兼青年团委书记,是一位美丽聪明的女革命者。

毛主席是中共中央特派员、中央军委书记,是一位英明果断的领导者。他们在工作中接触,互相欣赏,渐渐产生了爱意。1928年5月,他们在井冈山结婚。

毛主席和贺子珍结婚后,共同参与了红军的创建和发展,经历了反“围剿”、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等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们在战火中生活,不畏牺牲,不怕困难,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他们也在战火中生育了6个孩子,但只有李敏一人存活下来,并随贺子珍去了苏联。

1937年10月,因为毛主席与美国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交往过密,贺子珍负气出走苏联 。她在苏联治疗伤病,学习外语,工作生活。

她始终没有忘记毛主席,也没有改变对革命的信念。她经常给毛主席写信,寄照片,表达自己的思念和关切。她也经常收到毛主席的回信,感受到他的鼓励和支持。



1947年,贺子珍经过王稼祥和罗荣桓的交涉,被释放回国 。

但此时毛主席已经与江青结婚 。贺子珍没有回北京,而是留在东北和上海从事妇女工作 。她没有怨恨毛主席,也没有干涉他的私生活。她只是默默地关注着他的工作和健康。



1959年7月9日,在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和贺子珍在庐山会见了,这是他们时隔22年后再次相见,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生前相见。

他们在美庐相谈了一个多小时,回忆了过去的点点滴滴,交流了现在的感受和想法,展望了未来的希望和愿景。他们相互问候,相互安慰,相互祝福。他们没有埋怨,没有抱怨,只有理解,只有感激。

他们用眼神和微笑,表达了他们深深的爱意。

贺子珍虽然离开了毛泽东,但她对毛泽东的爱情和忠诚从未改变。

她一直保存着毛泽东给她的信件和礼物,以及他们结婚时的红毯子。她还留下了一件打满补丁的灰军装,这件军装背后藏着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由贺子珍的外孙女孔东梅道出的。孔东梅是李敏的女儿,也是毛泽东的外孙女。她从小就对外公毛泽东充满了好奇和敬仰,但却没有机会见过他。

她从母亲李敏那里继承了很多关于毛泽东和贺子珍的故事和资料。2002年,她从美国回国后,就开始寻找、记录和传播有关外公外婆的故事。

她想通过文字呈现出她理解的外公外婆,解读他们真实的内心。

在传承红色基因、书写毛家故事期间,孔东梅偶然发现了外婆贺子珍留下的那件灰军装。这件军装已经破旧不堪,上面全是补丁。

但孔东梅知道这件军装对外婆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跟外公毛泽东有关。

原来,这件军装是1935年长征时期,在四川会宁县给贺子珍做的 。当时贺子珍怀孕了五个月,身体非常虚弱。为了保护她和胎儿,毛泽东让她留在当地一个叫王家坪的地方休养。他还给她留下了一封信和一件灰军装 。

贺子珍收到信后,泪如雨下。她把信和军装紧紧地抱在怀里,感受着毛泽东的温度和气息。她知道毛泽东是为了革命而离开她,她也为了革命而支持他。她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再次相见。

贺子珍在王家坪住了几个月,期间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熊化芝 。由于当地条件艰苦,贺子珍无法带着女儿跟随红军继续前进,只好把女儿交给一户苗族人家收养 。她带着毛泽东的信和军装,重新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贺子珍一直穿着这件军装,直到1937年她去苏联治病。在苏联期间,她把这件军装藏在一个箱子里,不让任何人碰 。她时常拿出来看看,想念着毛泽东。她还给毛泽东写了很多信,但都没有寄出去 。

1947年,贺子珍回国后,也没有忘记这件军装。她把它带到了上海,在自己的房间里挂起来 。每当她想起毛泽东,就会走到军装前,轻轻地抚摸它,仿佛能感受到毛泽东的存在。

1959年,在庐山会见毛泽东后,贺子珍更加珍惜这件军装。她觉得这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和纪念。她还给孔东梅讲述了这件军装的故事,并让孔东梅记住它 。

1984年,贺子珍去世前,她把这件军装交给了孔东梅,并嘱咐她好好保存它 。孔东梅接过军装,感受到了外婆的深情和遗愿。她答应外婆,一定会把这件军装和它背后的故事传承下去。



孔冬梅与外公的故事

孔冬梅的名字是由毛泽东亲自取的。当年,李敏生下女儿后,把孩子的照片带给了毛泽东,希望毛泽东能给孩子起一个名字。毛泽东看着照片上可爱娇小的外孙女,孔冬梅三字脱口而出。



他将自己名字中的东字给了外孙女,盼望外孙女可以继承毛家风范,而梅字是因为他酷爱梅花,希望外孙女如同梅花一样百折不挠、坚强独立

孔冬梅正如外公所想的那样,从小到大都是一位优秀出色的女孩子。她不仅在学习和工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一直关注和传承着外公外婆的故事和精神。

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外公给她取的这个名字。



孔冬梅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外孙女,也是他们唯一见过面的孙辈。

她从小就对外公毛泽东充满了好奇和敬仰,但却没有机会和他亲密接触。她只能通过母亲李敏那里得到一些关于外公的照片和信件,以及一些有关外公的故事。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当时孔冬梅才4岁,她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觉得家里的气氛很沉重。她看到母亲李敏哭得很伤心,她也跟着哭了起来。

她问母亲为什么哭,母亲告诉她外公去天堂了。孔冬梅不明白什么是天堂,只是觉得外公不在了,她很难过。

1979年9月3日,孔冬梅随母亲李敏回到北京上学。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北京,也是第一次见到了外公的遗体。她跟着母亲来到了人民大会堂,看到了外公躺在水晶棺里。

她觉得外公很安静,很像睡着了。她想叫醒外公,但被母亲制止了。她问母亲为什么不能叫醒外公,母亲告诉她外公已经去了天堂,不能再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孔冬梅不明白为什么外公要去天堂,为什么不能再和我们在一起了。

1980年1月1日,孔冬梅过8岁生日。这一天,她收到了一个特别的礼物。那是一本《我的父亲毛泽东》的书,是母亲李敏写给她的。

书中记录了李敏和毛泽东的很多故事,有快乐的,有悲伤的,有温馨的,有感动的。

孔冬梅仔细地阅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外公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是一个为国为民操碎心的领袖,是一个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英雄。

她也知道了外公对自己和母亲有多么深厚的爱情和关怀。她看完书后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书中的内容让她激动得睡不着觉,更让她不自觉湿了眼眶。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去世。当时孔冬梅才12岁,她非常伤心。她跟着母亲来到上海参加外婆的葬礼。在葬礼上,外婆把一件打满补丁的灰军装交给了孔冬梅,并嘱咐她好好保存它。

这件军装是外公毛泽东在长征时期给外婆贺子珍做的,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和纪念。

孔冬梅接过军装,感受到了外婆的深情和遗愿。她答应外婆,一定会把这件军装和它背后的故事传承下去



从那以后,孔冬梅就开始寻找、记录和传播有关外公外婆的故事。

她想通过文字呈现出她理解的外公外婆,解读他们真实的内心。她先后出版了《我的父亲毛泽东》《我的母亲贺子珍》《我的外公毛泽东》《我的外婆贺子珍》等书籍,讲述了他们的革命历程、家庭生活、人格魅力、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内容。

她还创办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专门出版和发行有关毛家故事的书籍和影像资料。

孔冬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外公给她取的这个名字。

她不仅继承了毛家风范,还传承了毛家精神。她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实、鲜活、立体的毛泽东和贺子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敬他们



毛主席旧衣里藏的“秘密”

毛主席旧衣里藏的“秘密”,其实是他给贺子珍写的一封信。这封信是在1935年长征时期,毛泽东给贺子珍做的灰军装的口袋里。信中写道:

我要走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这件军装是我给你做的,你要好好保存,以后我们再见面的时候,你还要穿上它。我爱你,永远不变。”

这封信是毛泽东对贺子珍的最后一次表白,也是他们分别22年后才再次相见的唯一联系。这封信记录了他们的爱情和忠诚,也见证了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这封信被贺子珍珍藏在军装里,从未拿出来过。她把它当作毛泽东留给她的最宝贵的礼物,也当作他们重逢的希望。她一直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直到1959年,在庐山会见毛泽东后,她才把这封信拿出来给毛泽东看。

毛泽东看到这封信后,十分感动。他抱住贺子珍,亲吻她的额头,说:“你真是个好妻子,我对不起你。”他还说:“你把这件军装和这封信留给我们的孩子吧,让他们知道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



贺子珍听了毛泽东的话,流下了眼泪。她说:“你不用对不起我,我一直都爱你,永远都爱你。”她还说:“我会把这件军装和这封信留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继承我们的遗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