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的,想必都经历过和孩子 “相爱相杀” 的日常吧?

明明前一天还乖乖捧着故事书阅读的孩子,今天一坐到书桌前,就开启 “大闹天宫” 模式,书本扔得满天飞,任你喊破喉咙,他都充耳不闻。

其实,这不是孩子存心捣蛋,而是大脑发育的规律在 “作祟”。



01

和孩子较劲,

就是在和大脑的发育规律较劲。

这里必须给大家科普一下孩子大脑成长的奥秘:他们并非有意忤逆,而是 “力不从心”。

孩子的大脑发育是从后往前的,这就像盖房子一样,得先打好地基才能建高楼。

后脑勺掌管视觉、肢体运动等基础机能,这是"基础设施,所以发育的比较早;而前额叶,堪称管控逻辑思维、理性判断和自我约束的 “指挥官”,却发育迟缓,要等到25岁才能完全成熟。

这意味着,当你苦口婆心跟个两三岁的孩子讲道理,期望他知错就改,那真的是在难为他!

因为他的大脑根本腾不出精力去权衡对错、约束言行。

02

较劲的代价:

伤害的不只是亲子关系。

孩子还小,大脑还在发育,好多看起来捣蛋的行为,不是故意的,就是小孩子的天性。

而当孩子情绪上来的时候,大脑里管理性思考的那部分就跟断电了似的,根本听不进去道理。

这时候,家长还非要跟他讲道理,那就是白费劲。

上周我去商场遇到一个孩子,他一眼就看上玩具区的变形金刚了,非要买,他妈妈不答应,他马上就在地上又哭又闹,周围人都往这边看。

他妈妈又气又急,忍不住骂他:“都多大了,还这么任性,在公共场合也不害臊!”

他妈妈这一声吼,他哭得更厉害了,场面根本控制不住。

较劲的成本就是:你以为的教育,伤害的是你们之间的感情。

你要是跟他较上劲,那两边都不好受。孩子心里受伤,你也气得不行。

比如,让孩子别在浴室瞎闹,他却玩得水花到处飞。你大声喊着制止,他虽然嘴上答应,一转身就又开始玩。

这样反复,你觉得管不了,他还觉得委屈,不被理解。

亲子之间这样 “拔河”,没有赢家,只会让关系越来越远。

所以,理解孩子、顺应成长才是对的。

03

当孩子挑战底线时,

我们应该怎么办?

1. 先抚平情绪,再着手解决问题。

情绪是操控行为的无形绳索,把情绪这个源头理顺了,让人头疼的行为自然就会慢慢改善,毕竟 “情绪稳了,事儿就顺了一半”。

当孩子闹起小脾气时,别急着去强行纠正他的行为。这时候,不妨坐下来握住他的小手,轻声说:“我知道你现在心里可委屈了,那咱们先闭上眼睛,默数几个数,让心情平静一下,好不好?”

等孩子的情绪渐渐平稳,再心平气和地去聊是非对错。

2. 让孩子选择,而不是命令他。

选择里藏着合作的密码,这是和孩子和谐相处、携手合作的诀窍。

孩子不听话,很多时候就是渴望那份能自己做主的感觉。

比如说,你想让孩子整理自己的书桌,他却不乐意。这时不妨换个说法:“你是想先把书本整理好呢,还是先把那些小文具摆放整齐?”

看似我们只给了他两个选项,实际是在引导他去完成整理书桌的任务。

3. 和孩子统一战线,共面难题。

如果孩子对某件事很抗拒、不愿配合,那就多用 “我们” 这样的口吻。

比如他对复杂的手工任务犯愁,不想做你可以说:“我们一起动动脑筋,看看怎么把手工做得漂亮又有趣?”

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和他并肩作战的盟友,而不是站在对立面的对手,这样,孩子的配合度会高很多。

4. 理解包容,而非一味批评指责。

理解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当孩子做出些看似 “不靠谱” 的行为时,我们要试着换位思考,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

就好比孩子在家不小心碰到了盆栽,我们可以说:“是不是你跑得太急了没注意呀,下次咱们小心一点,绕着走就好了。”

接纳孩子的这些小失误,用鼓励去推动他进步,比严厉批评更有用。

育儿本就是一场充满爱和智慧的漫长旅程,别跟孩子较劲,多给他们一些耐心,也给自己留几分宽容。

要相信:时光不语,却会见证成长的美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