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良渚博物馆,观众戴上AR眼镜“穿越时空”,看良渚先民打猎、伐木、建居所等生产生活场景。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从旅游景区运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XR(扩展现实)等数字技术手段,让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得以生动再现,到职业院校通过设立专业课程、开展实践教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等方式,为行业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过去一年,科教工作对文化和旅游业赋能作用日益凸显,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新技术,新体验

当前,新技术正成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很多艺术院团、文博场馆、旅游景区、艺术科研机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积极融合数字技术,为观众和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立体化的体验。

新国风环境式戏剧、全新观念演出、XR数字戏剧、沉浸戏剧主题公园……在舞台演艺领域,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正悄然改变演艺产品的面貌。2024年6月,我国首部XR数字戏剧《麦克白》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成功首映。该剧摒弃传统的实景舞美,用数字科技为观众呈现全新的虚拟世界。在XR技术的助力下,演员的表演与虚拟场景实现了无缝衔接,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

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线上直播、指尖剧院、云剧场等新型线上演艺形态不断涌现。这不仅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还极大地拓展了演艺空间,催生了新颖的艺术创作与表达方式。2024年4月,话剧《苏堤春晓》在国家话剧院首演。演出中,国家话剧院巧妙利用“第二现场”的传播方式,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多地同步播放,将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和乌镇6座城市紧密相连。

打造集数据采集、智慧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于一体的智慧展厅,让前沿数字技术与古老文物联动,助力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首个数字展览“数说犀尊”中,80%以上的展陈内容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进行呈现。通过数字化手段,文物的细腻高清细节和科研成果得以直观展示,使观众从视觉、听觉、触觉以及互动思考等维度感受文物所承载的深厚价值。

新需求,新服务

从国家图书馆“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上线发布,推动古籍服务方式、技术应用和活化利用创新,到中国美术馆的“墨韵文脉全景虚拟展厅”通过3D建模和虚拟导览技术,生动展示八大山人、石涛等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再到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开发的“《看见鲁迅》——北京鲁迅故居AR实景重现”提供了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展览体验方式,为游客带来新的艺术体验和文化之旅。过去一年,很多公共文化机构、艺术科研机构探索完善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这些机构能够更精准地感知用户的文化需求,从而迅速适配服务,实现智慧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持续突破。

随着我国智慧旅游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智慧旅游服务变得越来越便利,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体验感。过去一年,各地积极探索,不断推出沉浸式旅游产品和创新服务,为游客带来更多惊喜。平津战役纪念馆运用多维演示技术,结合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配合原有球形观演空间,打造了360°旋转斜坡式观众看台,营造出“大全景式”《平津战役》多维演绎过程,有效增强了观众的体验感。在峨眉山景区“数游峨眉”体验中心,游客利用VR、裸眼3D、全息成像等“5G+互动”技术,沉浸式体验峨眉山日月交替、星移斗转、四季更替的浪漫,身临其境地感受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魅力。全景式沉浸戏剧主题公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综合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搭建景区数字化智慧旅游网络平台,实现景区的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

新平台,新人才

文旅科技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复合型人才是关键推动者。从北京舞蹈学院成立舞台美术系,主动开辟“舞台+科技”的教育新赛道,到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和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合作共建的青岛旅游大数据中心正式落成并投入运营,过去一年,为培养既懂数字技术又能将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众多相关职业院校积极开发智慧旅游课程,结合文旅产业发展动态调整课程内容。通过数智文旅大数据平台、文旅产业数字化平台、智慧游客服务系统等实践平台,引入案例化、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推动校企联合科研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文旅产业的转化与应用,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文旅科技成果加快落地,以及更多具备跨学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文旅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将汇聚起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文旅科技创新蓬勃发展。

2025年1月4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科技领航,勾勒文旅产业新蓝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