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年底,我党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战胜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蒋介石带着国民党残部退守台湾。此后,两岸之间便陷入了长久的“互相敌视,互不来往”的局面。

1957年时,毛主席的十表嫂带着儿媳刘媛英、女婿王先槐、孙子王泽湘,十七表嫂带着女儿文凯元来到北京探望毛主席,毛主席在中南海设下家宴招待了他们,席间大家都在谈论一些家长里短的话题,没想到十七表嫂突然问毛主席说:“主席,咱们为什么不把台湾拿回来?”

毛主席愣了一下,当时两岸关系还尤为紧张,毛主席思索了一下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毛主席

那么,毛主席是如何回答十七表嫂的呢?当时的两岸关系究竟如何,此后又走向了何方呢?我们今天的故事,要从1949年开始说起。

退守台湾

1949年时,解放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我党解放大军以席卷之势向南横扫,国民党残余势力不断退守南隅,最终,蒋介石带着残部登上了前往台湾的轮船,国民党重心几乎完全转移到了台湾。

其实自1949年一开始,俄罗斯革命领袖斯大林同志便派米高扬同志秘密访问过我党的革命根据地西柏坡,与毛主席进行过长达三天的会谈,此间,毛主席第一次谈到台湾问题:“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不容争辩的,但台湾问题牵扯众多,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时间。”

彼时,毛主席本想令百万雄师横渡海峡,以武力收回宝岛台湾,但由于1951年时朝鲜战争爆发,我党军事重心不得不向北方转移,解放台湾一事不得不暂且搁置,蒋介石也侥幸从中得到一丝喘息之机。

当时,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在国际社会舆论界大肆宣扬“台湾地位未定论”,美国势力介入了两岸争端,蒋介石也依仗美国人的帮助,时刻准备进行“反攻大陆”。



蒋介石

在我党第七届二中全会之后,台湾问题被正式列入党中央重大议程,1949年3月15日时,新华社首次将“解放台湾”的口号登上新华社社论,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便从那时候开始,我党开始积极准备解放台湾事宜。

1949年中旬,毛主席曾两次致电粟裕,与之商讨解放台湾事宜,此后毛主席还会见了海军大将萧劲光,在与粟裕、萧劲光等人的谈话中,毛主席逐渐指出:要想解放台湾,就一定要搞海军,海军的力量对解放台湾一事是十分有必要的。”

此后,我党为顺利收复台湾,做了许多准备工作,然而,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的缘故,我党只得把解放台湾一事暂且搁置,将军事重心北移,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虽然我党志愿军最终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这同时也给了蒋介石以喘息之机,国民党在台湾扎下了根基。



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胜利以后,我党重新将目光汇聚到了台湾局势上,起先,我党曾尝试过与台湾方面进行和平交流与对话,但冥顽不灵的蒋介石拒绝了我党的和平诉求,一心只想“反攻大陆,重夺政权”。

1956年7月时,毛主席曾尝试过以和平的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毛主席指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争取台湾方面一些重要人物的支持,这将对台湾的和平解放带来十分重要的帮助,然而,我党方面多次邀请蒋介石参与和平谈判,却均遭拒绝。

1957年时,印度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在印度代表团访问期间,印度代表曾问及台湾问题,对此,毛主席曾无奈地表示:“我们也想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他们(台湾)总是要打,我们总是要合,我们两方在这里产生了分歧。”



毛主席

解放台湾一事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直耽搁了下来,直到毛主席远家的亲戚在1957年年底来京探望毛主席时,毛主席的十七表嫂问及了解放台湾一事,两岸之间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都在毛主席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表嫂一家的来访

1957年春节刚过去不久,毛主席的十表嫂、十七表嫂带着儿女儿媳女婿们,来北京探望毛主席。

远家亲戚来访,令毛主席的心情十分愉悦,它早早便交代好秘书一应招待事宜,毛主席的十表嫂、十七表嫂两家人到京,毛主席的表兄王季范已早早地派小轿车在车站等候他们,王季范先将毛主席的表嫂及其家人们接到了自己家并就此先安顿了下来。

其时,毛主席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济南、杭州一带进行实地考察,王季范便在这段时间里带着十表嫂、十七表嫂他们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农村出身的十表嫂与十七表嫂从未见过如此京华盛景,对繁华的北京城赞不绝口。



王季范

毛主席的十表嫂、十七表嫂一行人在北京呆了足足两个月有余,在1957年4月的一天,王季范正与刘媛英等人交谈时,王季范的秘书突然走了过来,请王季范到书房去接一个“重要的电话。

王季范跟着秘书走进了书房,不一会便走了出来,带着一脸的喜意,几位客人们见王季范好像心情很好的样子,王季范不等众人开口便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毛主席昨天下午便已回到北京了,刚才的电话是毛主席的秘书给我打来的,毛主席请你们今晚到中南海去一起吃完饭呢!”

客人们听到这一好消息都显得极为高兴,王季范于是跟大家交代了一些与主席见面时应注意的事项,没过多久,三辆小轿车便停在了王季范家门口,小轿车上走下来了一位身着中山装的干部,他便是毛主席的秘书高智。



高智

高智向王季范挥了挥手以示问候,王季范同高智确认了毛主席的宴请人员名单后,便引导毛主席的亲友们上了车,毛主席的十表嫂、十七表嫂及其家人坐上了前两辆小轿车,王季范也在受邀名单之列,便坐上了第三辆开往中南海的小轿车,客人们都上车了之后,三辆小轿车便向中南海驶去。

小轿车最终停在了中南海丰泽园门口,高智带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进了丰泽园,来到了北房客厅,高智示意大家稍作等候,自己则走进了侧面的书房。

不一会儿,侧面书房中缓缓走出来一个人,正是毛主席,见到毛主席到来,一行人全都站起身以表敬意,毛主席满面笑容地欢迎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王季范站在注意身旁,向主席介绍十表嫂,十七表嫂等人。



毛主席

毛主席很早便投身革命,对这些老家的亲人们许多印象比较模糊,但十表嫂、十七表嫂在毛主席心中却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十表嫂、十七表嫂他们一家曾为革命做出过诸多贡献,令毛主席一直铭记于心。

1938年时,毛主席曾给刘媛英的丈夫文赐生寄过一封信,希望文赐生前往延安与自己一道共谋革命大业,然而,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原因,文赐生未能应毛主席的邀请前往延安,两边的联系也因紧张的革命局势而渐渐疏寥。

1953年时,新中国已然走上正轨,毛主席回想起曾经和文家的点点滴滴,便邀请刘媛英来京一叙,于是在是年冬天,刘媛英便带着毛主席的十六表嫂、二十表嫂来到了北京,毛主席将他们安排住进了中直机关招待所里,并经常派秘书来看望他们。

毛主席还曾亲切关怀过文家人的生计问题,主席问刘媛英道:“乡下的生活现在怎么样?人民百姓现在能吃得好饭吗?”毛主席的表嫂们说:“咱们乡下人在共产党的帮助下,生活过得好多啦!”毛主席对此深表欣慰。



毛主席

刘媛英与毛主席的两位表嫂在北京呆了段时间后,便准备向毛主席告别回去,临别前,毛主席对刘媛英说:“这次十六表嫂、二十表嫂都来了,只有十嫂和十七嫂没来了,以后,你能找机会将他们带到北京来吗?”

“能!”刘媛英满口答应,回去后便和十表嫂、十七表嫂说起了这件事,两位表嫂闻罢十分高兴,于是便有了1957年的这次北京之行。

1957年4月,高智带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终于得见心心念念的两位表嫂,主席激动地同两位表嫂握手,并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一一握手,随后,毛主席示意大家坐下,略带歉意地说:“听说你们来京很长时间了,而我又因为一些事暂时不在北京,昨天才刚回来,实在不好意思,今天我让高智去请你们来,就是想大家一起吃餐饭,顺便叙叙旧。”

刘媛英说:“主席可别这么说,我们今天能见主席一面,心里面就已经别提有多高兴啦!”



毛主席

毛主席随即向十表嫂与十七表嫂致以问候,两位表嫂一辈子呆在乡下,毛主席同她们搭话,一时间竟有些拘束,毛主席问了很多关于乡下生计的问题,渐渐地,两位表嫂在毛主席风趣幽默的谈吐下逐渐敞开心扉,毛主席与这些乡下亲戚们相谈甚欢。

谈论间,高智走进了会客室说:“主席,该吃饭了。”毛主席笑着站起身说:“今天晚上,我请大家吃顿晚饭。”

毛主席与客人们围坐一桌,后厨将饭菜一道道送了上来,扣肉、腊肉、炒粉丝等,大多是湖南风味,毛主席举起酒杯向客人们敬酒,十表嫂与十七表嫂不能喝白酒,便倒些葡萄酒在酒杯里。

毛主席与众人碰杯后一饮而尽,随后伸出筷子,给客人们每人夹了一块扣肉,嘱咐客人们多吃菜,十表嫂、十七表嫂等客人们对中南海的饭菜赞不绝口。



毛主席

十七表嫂不胜酒力,在开饭前喝了些葡萄酒,有些醉意上头,趁着酒意,十七表嫂天真地问道:“主席,你给我们喝的是不是糖水?”

乡下人没喝过葡萄酒,十七表嫂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都感到有些哭笑不得,毛主席笑着说:“十七嫂,这是葡萄酒,你们在乡下的时候没喝过吗?”

十七表嫂“哦”了一声,显得恍然大悟的样子,王季范担心十七表嫂酒后失言,一直给十七表嫂使眼色,可十七表嫂却突然问主席说:“主席,咱们什么时候把台湾拿回来?”

此言一出,现场众人都不免感到有些错愕,当时大陆“解放台湾”的口号传得沸沸扬扬,可没想到竟连乡下的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也都知道这事,毛主席思索了一会儿后,笑着对十七表嫂说:“台湾啊,咱们是要拿回来的,不过这件事得等待时机。”

毛主席与客人们吃完饭后又聊了一段时间,约莫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毛主席的秘书高智走了过来对毛主席说:“主席,摄影师已经准备好了,主席和客人们一起照张相吧。”



毛主席

毛主席笑着答应,摄影师来到会客厅,客人们与毛主席站成两排合影留念,拍好照后,客人们向毛主席请辞,临别前,毛主席笑着对刘媛英说:“赐生二嫂,我交给你的任务完成的不错,明年你再多带几个人来北京看看,让老家的亲人们多走动走动。”刘媛英笑着答应。

后来,毛主席十表嫂与十七表嫂一行人在北京又待了些时日才回去,关于十七表嫂问及台湾问题的这段小故事,也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为我们所知。

海峡两岸的光明未来

其实,在1957年4月,毛主席的十七嫂酒后无意问起台湾问题时,两岸之间的关系其时已出现缓和之契机。

早在1956年毛主席会见海外记者曹聚仁时,便曾就台湾问题具体阐述了“和平解放”的方针,当时毛主席已深了和平解放台湾的重要性,曹聚仁此后也曾多次给台湾方面写信,以传达我党和平对话的意愿。



曹聚仁

1956年春,我党曾委任章士钊带着给蒋介石的信前往香港,与国民党驻港文宣工作负责人许孝炎见面,章士钊与许孝炎谈起中央对和平解放台湾的诉求,并将党中央写给蒋介石的信交给许孝炎,委托他转交与蒋介石。

章士钊走后,许孝炎回到台北,将信件交给了蒋介石,蒋介石阅毕沉默良久,没有任何表示,经过一年之久的慎重考虑之后,蒋介石突然召回许孝炎,让他推荐赴往大陆的谈判人选。

许孝炎经过一番思索过后,向蒋介石推荐了国民党立法委员宋宜山,由宋宜山进行秘密访问大陆。

周恩来在北京亲自接见了宋宜山,并向宋宜山阐明了我党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政策,我党将承认台湾的自治权,并承认蒋介石父子的领导权,我党将不会派人干预台湾内政,宋宜山将这些消息带回台湾告知了蒋介石,蒋介石对此也感到颇为心动,但碍于一些特殊原因,和平解放台湾一事又被搁置了下来。



蒋介石

在1957年4月16日时,我党最高领袖毛主席会见了苏联最高主席伏罗希洛夫,在此次见面中毛主席说:“过去我党曾和国民党展开过两次合作,如今,我们还准备与国民党展开第三次合作。”这一消息在舆论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由于美国人的介入,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两岸之间的关系再一次变得紧张起来,我党向台湾方面呼吁,此时大陆与台湾之间“共同的敌人”应该是美国,我党向台湾方面表示,台湾不用担心大陆会联合美国人一起对付台湾,台湾方面应与大陆一道孤立美国。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我党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由“和平解放”转变成为了“和平统一”,这象征了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加深。

1960年2月时,蒋介石第三次当选国民党总统,我党对此表示赞成。



1960年5月22日时,我党召开了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人认为,台湾宁可放在蒋介石父子手里,也不能落入美国人的手中,周恩来根据毛主席的意见与自己的思考,总结而出了对台“一纲四目”的思想。

所谓一纲四目,即为以“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为总纲,在此前提下,台湾除外交权外所有权力全都可由蒋介石掌握,台湾方面进行经济与军事建设时,若有经费不足之处,可由中央予以拨给,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放缓,双方不互相派遣特务干涉或破坏对方社会稳定,此即为“一纲四目”。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去世,次年9月9日,毛主席亦与世长辞。然而,两岸寻求和平的脚步并未因此而停止,自1978年后,党中央便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并以此为纲积极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相信在两岸人民的努力下,祖国最终和平统一的大业一定可以实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