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近年来,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在舰船、航空、导弹等领域的进步,已经让全球瞩目。不久前,中国大陆展示了多款世界领先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隐身6代机、076两栖攻击舰等。对于这些尖端武器的展示,西方的评论充满了震惊与疑虑,不少人甚至质疑中国是不是“挖到了外星技术”,或者“与外星文明取得了联系”,怎么会在短短的几年内实现如此巨大的技术飞跃。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虽然令全球震惊,赋予中国强大的威慑力,但美国最为害怕的并不是这些武器本身。而是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尤其是造船能力。以中国最新下水的076两栖攻击舰为例,虽然它被认为是全球吨位最大、最具技术难度的两栖攻击舰,但更令人震惊的,是它的建造速度:从开工到下水,居然仅用了14个月。这意味着中国在军事工业上的超高效率,这一速度,不仅远远领先于美国,甚至让美国感到深深的焦虑。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造船业已经严重衰退。以美国海军的“美国”号两栖攻击舰为例,从2009年开始建造,到2012年才下水,建设周期长达三年。而中国的076舰,仅用了14个月就完成,建设速度至少是美国的三到四倍。即使再看“的黎波里”号,它也是2013年开工,2017年才下水,建设周期长达四年。而美国在面对中国的“舰海”战略时,感到的不是技术威胁,而是彻底的绝望。



美国正在深刻感受到,中国强大的造船能力意味着一旦爆发战争,中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建造出大量的军舰、军备,依靠惊人的工业产能在消耗战中占得先机。为了应对中国的“舰海战略”,美国不得不出手,誓言振兴美国的造船业。12月,美国两党联合提出了旨在提升美国造船能力的法案,凯利参议员在提出该法案时直言不讳:“我们自诩是一个海洋国家,但事实上,我们已经输给了中国。中国的造船能力已经是美国的232倍。”

这一数据不仅触动了美国的神经,也揭示了中国造船业的真实优势。2022年,美国在建的远洋船舶仅有5艘,而中国在建的船舶则多达1794艘,差距惊人。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民用船只的差距,更是军用舰船,尤其是航母、驱逐舰、两栖攻击舰等高技术军舰的制造能力。正是中国在船舶制造上的全面优势,使得其在建造军事舰船时可以迅速投入生产,极大提高了战时的装备部署能力。

美国的造船业衰退并非偶然,它是美国整个工业基础的衰落的缩影。二战期间,美国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大国,其造船能力强大到无可匹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冷战后,金融资本的力量逐渐膨胀,美国经济逐步转向以金融和服务业为主导。美国的GDP中,工业占比已经从50%下降至不到20%,这使得美国的造船业逐渐无法支撑其全球领导地位。



而中国的崛起,正是在这场全球产业转移和技术积累的过程中悄然发生的。中国凭借庞大且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迅速积累了巨大的制造优势。正如“玻璃大王”曹德旺所指出的,中国的工业电价比美国高出53%,但劳动力成本仅为美国的1/7,天然气、油价、税费等也普遍低于美国,这些因素为中国提供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成为其制造业强大的根基。

当然,美国也并非没有追赶的可能性。美国的制造业曾一度世界领先,且其工业基础雄厚。若美国能够通过大规模应用AI和工业机器人,改进生产方式,或许能够在造船领域逐步追赶中国。但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且并非短期内能实现。尤其是美国的造船业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资金投入的问题,而是整个工业体系的重构。美国虽然拥有全球最强的金融市场,但其在工业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基础设施却逐渐落后,想要恢复曾经的辉煌,难度不可小觑。



历史的教训也为美国敲响了警钟。二战期间,希特勒曾计划在短短几个月内摧毁苏联,日本也曾幻想通过迅速的进攻打败中国,但最终他们都在与中苏的消耗战中败下阵来。美国深知,真正的战争决胜关键,并非是武器本身的先进性,而是持续的工业制造能力。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强大,使得它在潜在的全球冲突中占据了巨大的先机。而美国若无法迅速恢复其工业优势,终将无法应对中国这一新兴大国带来的挑战。战争的脚步,或许真的越来越近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