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胡桑,诗人、译者、学者。哲学博士,德国波恩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现为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有诗集《赋形者》《你我面目》、散文集《在孟溪那边》、评论集《隔渊望着人们》《始于一次分神》,另译有奥登、洛威尔、辛波斯卡、米沃什、鲍勃·迪伦等诗人作品。曾获未名诗歌奖、柔刚诗歌奖等。


PART.01

诗文

01

沉着的人

持有一些秘密,这黝黑的孤城在白昼

变得迟缓。那未归的人穿越着自己的黄昏。

微雨里,每声叹息足以守护

窗边的暮寒。迷雾中的道路敞开着。

今天和昨天都在造就真正的人,

造就人们已知的街区,和变化的气候。

在小区腹地,可以听见尘世的脆弱,

但也可以选择转身离开那些无法碰触的哭泣。

或者,邀请梅花落得清醒些,

让爱流淌过客厅,弥漫成一个从容的季节。

看着生命逐渐清晰,一丝丝润湿的满意

凝聚成陌生的呼吸,与寂静融为一体。

2014年3月9日

02

提篮桥叙事

我穿过这片街区,目击死亡

在雾霾中变得稀薄,衰败附着

在地面,狱警骑着自行车进入

监狱大门。平淡无奇的灰色建筑

悄无声息,只有不吐舌头的狗,

也听不到锁链声,听不到呻吟。

恐惧如镊子夹着呼吸,缓缓地,

将它放入岁月的锡盘。通过记忆,

我们幸存下来,或许,只是为了

让黄昏踱步进入楼道,眼前这

黑漆漆的愤怒燃烧了半个世纪,

摄影机移开了到处嗅东西的鼻子,

我继续潜行,来到霍山公园,

冰凉的荫翳仿佛来自另一个国度。

几个下棋的老人摆弄着人的污点,

公园里弥漫着无名的寂静,

我们失去了苦难,甚至喉咙。

这里曾是犹太人唯一敞开的监狱,

每一秒钟,他们倒水的手默默颤抖。

2014年12月6日

03

踩踏的人

是的,脚也可以取走生命。黄浦的水

浑浊而冰凉,几张疑似美元的代金券

横陈在街上,像是冷笑。在冬天深处,

人们感叹着命运的无常,你们的痛苦

却是无名的,不同于那尊手插在腰间的

雕塑,上面镌刻着两个金色的黑体字,

像一阵来自死亡的寒风,在岁尾,席卷着

世人的良心。雕塑笔直地站立,它的脊椎

名为正义,只是,你们再也不能站起,

再也不能像我们一样,吃饭,生气,

刷朋友圈,拥抱,或互诉衷肠。你们离去,

身不由己。是的,天空中多了无数惊恐的

电波,急于确认你们不在我们亲友的序列。

为了见证高密度的孤独,你们来到江边,

你们知道,人们踩踏的是一个消失中的广场,

几乎忘却了如何活在距离之中,如何相敬如宾。

2015年1月1日

04

长役

苦与乐其何言,悼人生之长役。

——鲍照

步入楼下的树林,我犹如一名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浓郁的樟树、杨柳和水杉中穿过炎热,

想起与你的一次争吵,想起你微暗的身体。

停歇的云指向痛苦的核心,小区外面,桃浦河

扩展着宁静。有些事情来得那么突然,就像

祖母去世,飞机失联,游轮倾覆,化学品在港口

爆炸,就像你换了一部手机,立秋早已过了,

而我还停留在夏日。到底,什么是不可交换的?

什么是不可修复的?有人成为了一只冷漠的台灯,

有人成为了一个对立面。而我说:漫长,漫长。

一棵树指示我如何占有旅行,路人窃窃私语,

我看着,倾听着,那耗费人的空气早已消散,

我们循环,抱怨,又推心置腹。我们沉默不语。

2015年8月18日

05

夜宿铜锣湾

这夜晚清浅,正从铜锣湾

渐次展开,内地游客

发出了喟叹,裁剪过的生活

令他们感到不安。

这海风、瘦削的街道、

炫目的霓虹灯、静默的港湾,

携带着缤纷的信息,邀请

楼宇间渗出的陌生与绝对。

然而,远山温暖,

人群漫无目的,汽车

喘息在迷你酒店门口,

一扇门犹如慢慢睡去的

麻雀。人们在辞别

一个个新鲜的梦。

身份正在被发明,

这春日,等待外来者

去完成。爱恋的人,

在旅途中,一次次变得不同。

2016年3月4日晨,香港


06

春日在沪西

总不如,野绿身安,镜中未晚。——吴文英

夜晚来得迟缓。生锈的门久久地微启着。

那么多脚步融入了行人背上重叠的春色。

停顿,再多点停顿,与余晖一起变得

寂静。一切稳定如刺柏,未来比酢浆草更绿。

道路从不匮乏,迎候着一个溢出的郊区。

身体安于普通生活,日复一日渴望对坐。

有时候,会遇见雨水,彼此湿润了

鲜嫩的记忆。一再,一再,尝试简易的清晨。

既然听见了无数季节的欢欣,就不再恐惧。

我所知的你,走动出一个芬芳的陪伴的姿态。

2016年3月25日,桃浦河边

07

树阵公园

走出小区,可以见到

一个健康的社会。

摸摸口罩,还在。像谓语。

顷刻,落入另一类声音。

“我去过北京了。”

过了戚家墩,风渐大,

海是下班的工人,

凝结着平静,穿工作服回家。

不走亲,不访友,

走在自己的微蓝里。

公园坐着热爱生活的人,

让人们更加渴望自己。

“每个国家有漂亮的落日。”

马齿苋,苦苣菜,泽漆,

找到了各自生长的韵律。

退休妇女聊起别人的遗产,

像在口头交换自己的初恋。

江湖儿女,笑傲人生。

在边界,在往昔,在塑胶步道,

继承法遭遇了一场灾变。

树阵规矩,如人情世故,

站成了将要出发的护士。

路边黄杨下,一张出入证

候着心中惕惕的失主。

有人唱“快乐的没有几个”。

打工女围坐择菜。远处在争吵,

放风筝的老人需要空气,

摘下口罩,像一尾大黄鱼逃离秩序。

“不能。”“不明白。”

就这样,静默中度过了危机。

两个姑娘走过十字路口,

提着六罐啤酒,撇下积水潭,

去出租房。吹一口

盘子里的椒盐花生,辣椒屑

洒满桌子。“全是假的。”

2020年3月31日,金山

08

躺平的人

——仿李琬

生活穿过你的脸,你迟疑了片刻。

你的过往,就像微卷的站台路标,

安静,内向,无用而正直。

在列车启动的时候,报站的声音

慢慢生锈,渗入了手机屏幕复数的鱼池,

听见一尾尾逐渐醒来却依然虚无的锦鲤。

日常的生活,并非那么脆弱,

就像一口蓄积隔夜热情的井,

怀着爱,和翠绿的微蓝的无奈,

哗哗的水声流向办公室,来到工地。

你揭示了我们身上的幽暗与含混。

尽管我们不认同你,却与你的声音重叠,

遥相援引各自的痛苦,晓得这列车

换了站台和方向。我们的幸福无所安放,

只能一站站错过,又下车折返,

仿佛不够用的时间可以随意拉伸,停顿,熔铸。

这稀薄的空调气流让我们不至于失温,

朋友圈里,却有抽象的生命彻底冰凉。

车门开启,人们数据般挤在一起又窸窣分离。

仿佛穿梭着跳楼的中学生,被流调的偷情者,

无法回国的科研人员。我们集体地个体失忆。

现在,高峰期已过,我们却都成为了你。

你自深深处卷起,你平整的印痕扩展了床的静寂。

出站口,不幸而顺从的,是爱而不能的青年,

是一辆辆故障了等着被回收的哈啰单车,

是掠过梅树让你变得正确的消息。

因为有太多的“你”,却不再有我。

你代替我们躺在一只只二维码里,收拢清醒的晨昏,

让我们在白昼练习站立和端坐,点头和沉默。

你每一天的平庸,是我们生命的体征,

你偷来的叹息,酿出了我们眼底的雾。

2021年5月31日,去往金山的列车上

09

你我面目

你自己的正午转眼即逝,

到你衰老时,便有了你原来的面目。

但是,爱人,你逃不过你的尘世间的寿命,

美貌、温柔、忠实,常是孤身无邻。

为了爱我起见,请再造出一个你来,

你独身则将一无所有,

哪个能说出比这更丰富的赞词:“你就是你”?

日与夜,一个令我奔波,一个令我怨恨,

最恼人的是——我的爱使我一败涂地。

你拿走这一切,使得我极度寒酸,

知道你心中的鄙夷使我苦痛。

你是我整个世界,我要从你口中知道我的羞耻与体面。

你尽管辱我杀我,我们不可成为仇敌。

看到这些,你会爱得更深,爱那你不久即将永别的人,

大海,全是水,仍然把雨承受下来。

2022年3月27日

(集梁实秋译莎翁《十四行诗》句,分别集自第7、11、13、105、10、8、84、28、80、91、132、112、40、73、135首)

010

免疫之春

有请这个春天关好所有的门窗,

在浴缸里豢养一条涸辙而鱼的江。

有请空气足不出户变成所有的甜蜜,

照看好饭桌上所有的人情世故。

有请烈风在羊群身旁消杀所有的绝望,

让粮食和蔬菜不再犹豫和彷徨。

就让人们在朋友圈清洗各自的目光,

像潮汐一样相互拍打,又相互淹没。

就让我们成为蓝光中的樱树,

问候各自的疲倦,吸收各自的静默。

就让云朵隔离为一团内卷的火,

就让钟表走得像是清晨的旋涡。

春日迟暮,大地的核心是一个零。

吃下团购来的橙子,我们芬芳如浮生,

个性伤害了那么多人,杯子里依然荡漾着安宁。

那些忧伤的事,那团迷路的雾,

那些口角和吃醋,在我们肺部排队入梦。

我们吞下了最后一座冰川,

仍旧饥肠辘辘,任由血液酝酿出倾听。

耳内一座水库在上游修炼着四溢的海,

我们的身体摇曳如闸门,清冷而不想闭合,

在窗口,在手机里,轻轻地,用眺望代替彼此伤害。

2022年4月18日

011

阴阳之间

就这样吧,让我们隐忍这城市的限度,

等候一个清晨原地静止。

我们宽恕了大海,让它浸润失眠的夜,

骑坐浪涛恶意返乡,淹没深处的黑,

只是雪,在半空应隔尽隔,迟迟不肯

卸下一生的重负,就像我们这些朋友和恋人,

被绑定在一个气溶胶里,形同陌路。

或者,我们便是两滴雨,在同时空密接,

白天愤怒,夜里迷失,在行程码里守着窗子。

有时,我们如山阴与水阳,

保供物资一般滞留在机场和港口。

我们泪水如潮,在朋友圈淘滤

越来越重的忧伤,我们惊惧于

体内越来越多的谎言,

越来越看不清彼此发白的耳朵。

有时,就像两张折叠床,我们躺在方舱内外,

醒和睡之间,隔着一条浑浊的黄浦江,

那就在两种呼吸里流动吧。

不如穿过屏幕,在私信里造一片免疫洼地?

不如从星期四偷偷溜进星期一,

在场所码里一起变绿?唯有瘦若一阵风,

我们才能穿过网格化管理的人间,

在混管里异常成一朵云,一片雾。

那把钥匙就在你我心里颤抖,

闯入封控区里取走一束电流,

洗掉身上的晦暗,寂静于一声防空警报。

道路那么漫长,把幸存者

收束进同温层,以虚无封印铁轨蜿蜒的疲惫。

我们咀嚼着阴晴圆缺的距离——

山海,恒星,高铁,楼道,蚂蚁。

每分钟,每小时,每天,

我们徘徊在阴雨绵绵和阳光明媚之间,

像被暴雨打晕的海鸥,把相遇检测为离别。

连空气也乞灵于抗体,珠颈斑鸠吞吐着

阳台上滚烫的天宇。雪如释重负。

生命是一场短暂的错乱,我们原谅了彼此,

好比江河按下了暂停键,

春天进入了闭环运转。而希望,

卑微的希望,总在我们的口罩里相爱。

路边以核酸为影的人群里,

一些收集痛苦的失语者投喂私语,

踩着满大街动态清零的落叶,

抱住奥密克戎咳嗽或痛哭,

仿佛一瞬即永恒,辨认彼此的沉默。

云层变得稀薄,我们变得轻盈,

像地铁口的便利店守候在黄昏。

我们接受了无端和不测,

从内心召唤出一个个无症状携带者,

阴差阳错拥在一起,沉溺于耐心。

深渊在燃烧。雪终于落满了天地,

感染了奇迹般的辽阔,

我们如洪水在堤岸间躺平,在大海深处

伸出了移民般的双手,尝遍了阴凉和阳光,

我们体内拥有了比河流更多的河流。

2022年12月29日

PART.02

访谈

向着沉默敞开

提问:谈炯程

回答:胡桑

1、您的最新诗集《你我面目》是孟繁华、张清华主编的“情感共同体· 80后作家大系”丛书中的一部,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这套丛书是怎样缘起的?

这是一套十年前开始的丛书,由孟繁华、张清华主编。当时第一批叫做“身份共同体·70后作家大系”,收了出生于1970年代的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各10人。这次的“情感共同体· 80后作家大系”可视为第二批。同样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各10人。这次的10位诗人大多是我好朋友,能收在同一套丛书,很开心。确实,对我们这个时代而言,情感实践及其书写显得更必要,更有意义。我们时代的各种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悬置了人的情感,隔绝了人与人、人与物,而阻断了情感的实践。这个大系的名字是我喜欢的,也有对时代的独特启示。

2、当下的批评界似乎倾向用代际划分出一个个大的写作群体,如80后写作,90后写作,00后写作。您认为这样的做法有何可取之处,又有怎样的局限?

在我最早写诗的时候,80后概念刚刚出场,我是积极参与的,主要通过网络诗歌论坛。但是,越到后来,我越觉得这种命名是比较无力的。因为其背后的逻辑是年代、时间,并没有命名出一代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如果粗略地说,“80后”是改革开放一代,其时代经验比较特殊,明显区别于上几代人,这个概念尚有一些生命力。那么随之而来的,90后,00后,则是惯性的产物。这显示出当代文学批评命名能力的孱弱。

3、除写作诗歌、散文之外,您主要还以翻译闻名。您如何平衡个人创作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翻译对我来说是众多行动中的一个。翻译对我而言就是写作。翻译就是对写作的滋养。翻译是我作为写作者向着别的语言敞开的书写行动。翻译,是摆渡,也是变形和生成。我在翻译时,拓展着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更新着我的语言感知和生命体验。

但是如今翻译遭遇了危机。在日益普及的数字翻译中,文学翻译显得非常可疑。数字时代,一切交流、理解和表达被信息化,甚至蜕变为数据传输。翻译在变得容易,语言之间的隔膜在减少。但是,翻译越来越与译者的外语、母语潜能越来越无关了,往往成为了数据的操作。语言、形式和体验在翻译中的生成,被终端操作所取代。这种操作在信息层面是对译者语言能力的增强,但在写作层面,是削弱。我做翻译,本来是为了接近一个作品和作品中的世界。这一“接近”无疑不会是完美的,因为我们的语言有限,我们的理解不足,我们的表达不够。但数字时代的翻译出版,要求的是“完美”,准确意义上的“完美”,并不关心译者在译文中生成的经验、声音、态度和目光。当然我见到许多优秀的译者依然在数字翻译之外经营着翻译的事业,他们值得尊敬。但对我来说,翻译,尤其是为了出版而做的翻译已经失去了魅力。所以我现在暂停了翻译这个“工作”。

4、如同帕乌斯托夫斯基(Konstantin Paustovsky)在《金蔷薇》里写到的,每个作家几乎都会有自己隐秘的“守护神”。您曾翻译过辛波斯卡(Wisława Szymborska)、奥登(Wystan Hugh Auden)、洛威尔(Robert Lowell)、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等一众大师的诗文。这些作家会否成为您的“守护神”,对您的创作产生影响?

每个阶段都会有倾心的诗人、作家和哲学家。倾心可以改变我们的心灵秩序。

不过,我翻译出版的这几位诗人的作品是我喜欢的,但都不是我最倾心的。是因为出版社邀请才翻译的。

启发过我的诗人,最初是晏几道、柳永、海子,他们让我获得了对情感、激情的体验。后来是博尔赫斯、毕肖普,他们让我对幻想和准确性有所领略。再后来是鲍照、孟郊、姜夔、吴文英、布罗茨基、沃尔科特、希尼、米沃什——可惜我翻译出版的是《旧金山海湾景象》是米沃什的散文集并非诗集。他们让我学到了辽阔而深入的生命经验、声音和复数性。

除了姜夔、孟郊,如今我倾心于杜甫、谢灵运、周邦彦、里尔克、保罗·策兰、阿米亥。他们为我打开了纯粹性和超越感。

此外,我一直在阅读哲学。海德格尔、本雅明、德里达、列维纳斯、南希的著作一再地为我打开了进入世界的诸多入口。

当然,诗人的守护神永远是生命和语言。而不是具体的某个诗人。

5、作为译者,您是怎样挑选翻译对象的?在翻译时,您更多是以诗人的身份还是学者的身份切入原作?

我不是职业翻译家。那些出版的作品都是应出版社之邀翻译的。

出版机构要求的时效让翻译成为一种被速度逼迫的苦差事,不利于我自己的缓慢生成的创作。而且,我翻译的《染匠之手》《旧金山海湾景象》两本散文集,比起诗歌,散文的语言过于繁琐,甚至有些浪费。而翻译的难度却增加了,很多时候超出了我的外语能力,并不能让我得心应手地翻译。

诗人应该译诗,而且只译某位诗人的部分作品,而不是一本一本地译。但是这在出版机构那里是比较难以实现的。

除了为了出版的翻译,我在做大量为了自己的翻译。

在阅读的时候,通过翻译,我会记录下一些作品给我带来的感动、明澈、深邃的时刻。因为这些作品能够给我带来内在的触动。我希望在译文的寻找、试探、组织中让这些触动生成汉语的形态。最近继续在翻译阿米亥的诗歌,翻译大卫·辛顿(David Hinton)译成英文的中国古典诗歌,比如孟郊的诗。但我译得很慢。对我来说,写作是缓慢的事,它不像数据传输那么迅疾。翻译和写作都要在我的生命中留下痕迹。

6、不同于大多数诗集,您的《你我面目》没有把诗作装进一个又一个框子般的小主题里去,而是以时间为序,您为每首诗标注了创作时间,有时也会标注创作地点,这样处理有何深意?

我的第一部诗集《赋形者》(2014)分成了八辑。那时候对写作进行着诸多或成或败的探索。分辑可以呈现这些探索的不同面向。但这之后的十年,我逐步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属于自己的声音。我不再做各种形式的探索,而只在自己的生命和语言中穿行。

我是顺应着时间去写作的。时间对我来说,便是生命本身。我在时间的流变中,感应着生命的变形。有时候时间是难以忍受的。但我们终究是时间中的生命。这是我为每首诗标注时间的原因。前不久,顾彬老师读了我的诗集,对此很不解。在他看来,诗歌是超越时间的。但我觉得当代诗的特殊性就在于敏感于具体的时间以及时间中的人、物、地点、情感、经验和伦理。我敏感于细微的时间,才赋予每一首诗以独一无二的形态和情感内容。

我的诗在时间中构成了一个漫长的、流动的序列,关于人的序列,或者说,关于人和世界、任何人的联结、沟通的序列。他们是在时间中逐步生长的。他们不需要被赋予别的主题。

7、10年代初,您写了一系列与古典传统对话的诗,如《孟郊:仄步》《赵孟頫:寓形》等,但之后,这类直接以古典诗词为引线就很少出现在《你我面目》中了,为何当初会做这样的尝试,这些尝试给您的写作带来了什么?

当时我受到诗人苏野的启发,开始在古典中寻找自己的诗歌声音——或者面具。当然,我在试图拓展自我的阈限。自我往往构成了情感、经验、沉思的起点和限制。取道古典,可以解除这些限制。但是当我写了一批这类诗之后,又形成了一种新的限制。于是我就停止了这一系列的写作。

但此后的诗歌里,古典以新的面目嵌入进去了。我把它们安放在诗作的题词中,或者凝缩入一首诗中的某个词汇。我在题词中经常引用的诗人是鲍照。有时候则是谢灵运、晏几道、周邦彦等等。其他的情形,比如《敷腴的人》诗题里的“敷腴”来自鲍照的《拟〈行路难〉》。《渊默的人》里的“渊默”、《灾人》诗题里的“灾人”均来自于《庄子》。《翻译》中的“忧虞”来自鲍照的《松柏篇》。《分神的人》里的“烟丛”来自晏几道的《浪淘沙》——顺便说一句,“分神”(Zerstreuung)来自于本雅明。

我让古典的词融入当代生活、情境和语言里。我想让我们的“面目”具有时间感,具有他者性和复数性。比如《渊默的人》的主人公是个漫游在都市里的当代人,但他也可能是一个接近着庄子的“无”意义上的人,甚至是山涛一样深渊般沉默的人。因为顾恺之在《画赞》里,称山涛“淳深渊默”。人的复数性也预示了人与人、自我和他者之间的血肉牵连、崇山叠嶂。

8、与诗集的名字相呼应,“人”似乎是您《你我面目》中的关键词,以“XX的人”这样的格式命名的诗作贯穿诗集始终。您一直在关注、书写人的存在状态,这是否与您所受的哲学训练有关?

这些“人”都来自于我的生活,以及我周围的人的生活,或者说,我们时代的人的生活。我感受他们,探索他们的精神和现实,试图揭示我们的生活的明暗、沟通与阻碍、敞开与封闭。我希望我的诗与现实生活摩擦而形成一种岩石般的质感。这种质感支撑着我笔下的“人”。这些“人”,有时候是“我”的面具,有时候是“你”的影子,更多的时候是我重构出来的面具。“面目”言说着人的显现——与他人共在的显现。显现的人及其物就需要我们去观望、走近、守护和倾听。你我之间构成了一个对话、敞开、容纳、生成的世界。

这些“人”向着沉默敞开。我不断地倾听他们。

他们与我的哲学思考是有联系的。虽然不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足够混沌、迟疑、渊默。但他们身上的确有着斯宾诺莎、列维纳斯、本雅明的呼吸。我在诗里试图酝酿、生成这些呼吸。

9、您笔下的人,既有浸润在江南小城的风土中的,也有浮现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里的,不过在《你我面目》中,前者更多一些。上海与您的故乡湖州相距不远,语言也大致相同。在写作时,您会更倾向于如何想象自己所身处的地域?

我的家乡在浙江德清县的一个小村:孟溪。这是一个大运河畔僻静的小村。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直到去西安上大学。

我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上海。除了在泰国和德国各一年,我主要生活在这个庞大的都市。我在诗中所写的街道和人大多来自于上海这个空间。都市空间的错位、繁杂、幽邃、丰富,是我写的“人”所栖居的生活本身。

而乡村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调适、呼应。就像古典在我的诗里是与现代经验形成了呼应、对话和相互塑形。我把乡村生活理解为另一种时间。但我在写乡村的时候,比如在组诗《在孟溪这边》里,主要是试图让那些人溢出乡村而获得都市中的现代性——彷徨、欲念、迷醉、失落。人在时空中的措置与交融是我想要在诗中描摹、呈现和守护的人。

10、对下一代青年写作者,您有怎样的期望?

虽然我已经过了40岁。但我并不想自己想象成中年诗人。我在写诗时依然是青年——因为写诗需要对语言、生活一直保持敏感。在这个意义上,我并不能对青年写作者有什么期望。除非,我对自己有所期望。接下来,我在尝试让自己的诗从“人”的视域中暂时解脱出来,旁溢出来,进入一个更为辽阔、整体的“宇宙”。我试图在这个宇宙中,写一种具有“流动性”的诗。这样的诗,不再凝望、体悟、联通于具体的个体的人,而是将人和世界、人和人放在一个整体性的流动时空里去书写。当然,这样的时空,并非远离了我们的时代,而是对这个时代的“面目”,特别是技术性的面目,深入体悟、对话、渗透,从而熔炼出一种更丰盈、更流动的诗。这是我的自我期待。比如我最近两年写的《惊讶的人在一座城》《饮酒的人在尘世》《看海的人在洞头》《苦甜之云》《归来的人在故乡》《翻译的人在海边》《黄浦江边观雾》。我未来的诗歌需要创造一个更具敞开性的世界,邀请这个时代彷徨不安、孤独焦虑的人来栖居,并进入宁静的瞬间,更谦逊地向着沉默敞开。


《你我面目》

胡桑 著

诗集《你我面目》,山东文艺出版社,2024年7月版,集结胡桑2009-2022年间80余首诗歌代表作。收入孟繁华、张清华主编的“情感共同体:80后作家大系”。

在这部诗集里,胡桑继续探寻个人经验、情感的道路,凝练自我的主体面目。同时,又旨在打开自我的空间,使之朝向他人,揭示他者生存的差异性和意外性,沉思与他人及他者空间联结的可能,呈现“你我”-人间的伦理面目。这一“伦理转向”体现在胡桑近年来一系列“者”和“人”系列的诗作里:《赋形者》《失踪者素描》《滞留者素描》《夜隐者》《祖母:寂静的人》《迟疑的人》《陈旧的人》《渊默的人》《任性的人》《敷腴的人》《灾人》《外祖母:煎熬的人》《逸事:他人》《幽人》《截屏的人》《点赞的人》《拉黑的人》《一代人》等。

诗集中的组诗《在孟溪这边》意味着与故乡及亲人之间的和解。

诗集中大量关于城市空间的诗歌,塑造了一个“物的时代”,思考了物与人的当代关系,如《鞍山路》《北茶园》《国定支路》《杨浦公园,一块砌进湖堤的墓碑》《国定支路》《安顺路》《勇兴杂货铺兼快递站》《彰武路,鞍山八村》《物的时代》《空城》《分神的人在夏朵》等。



(本文访谈内容选自:诗建设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