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部署,当前,年轻的泰州正以更昂扬的激情、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近日,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在接受现代快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泰州要始终保持使命在肩、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做好“产、水、文、人”四篇文章,不断提高泰州经济在全省的占比和贡献,不断提升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中的位次,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中部支点。
做好“产、水、文、人”四篇文章
2024年12月30日,中共泰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举行,全会指出,当前,泰州发展已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产业转型处于蓄积动能、再造优势的窗口期,城市建设处于提升能级、做优品质的攻坚期,民生事业处于优化供给、强基补短的关键期。
姜冬冬表示,面向未来,泰州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谋划“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省委要求泰州做好“产、水、文、人”四篇文章,这与GDP超万亿目标在方向和内涵上是一致的,是实现GDP超万亿的战略抓手和战略重点,必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要打造中部支点,扎实推进产业强市建设,致力构建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做大做强大健康、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两个地标性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代表“晨光力量”的未来产业,推动优势产业由局部优势向整体优势跨越、由一般优势向明显优势跨越,以企业、创新的“高峰林立”和产业、园区的“高原隆起”标注中部支点的崭新高度。
要建设幸福水城,以百里长江为纽带、千年凤城河为内核、十里溱湖为依托、万亩垛田花海为标志,着力构建“江河湖海”交相辉映的城市发展格局,把一个生活富裕、美丽宜居、活力迸发的幸福水城照进现实、带向未来。
要提升人文“三水”,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以施耐庵的水浒、郑板桥的水墨、梅兰芳的水袖为代表的人文“三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厚植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明、彰显城市品格,让泰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芳华。
要做强泰有引力,坚持以人为尺度,抓好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以及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更富创意的城市形象“打开方式”,持续增强本地人的自豪感、外来者的归属感和未到者的新鲜感,把有深度的故事讲得有温度,把有精神的故事讲得更精彩,让更多的人了解泰州、读懂泰州、来到泰州,让即将三十而立的“年轻泰”更具“活力范”。
打响“到泰州、泰周到”营商环境品牌
虽是冬令时节,江苏苏萨食品有限公司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我们2024年1月份拿地,3月初正式开工建设,11月底就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刷新集团重大项目开竣工的建设新速度!为政府的服务点赞!”苏萨项目建设处总经理甄红志开心地说,此次竣工的二期项目之所以能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和当年投产,主要得益于政府提供的“一类事一站办”服务。在泰州,这样的现象持续不断。统之幸、星徽等19家企业追加亿元以上投资,企业家间的口碑,形成“一花引来百花开”的带动效应。
姜冬冬表示,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们提出“到泰州、泰周到”的初衷,就是以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为路径,打造办事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
一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加快构建全时在线、渠道多元、一网通办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推动便捷服务向精准化、个性化的优质衍生服务转型。深入开展涉审中介服务集成改革,推动中介服务省时减费、提质增效。
二是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加强行政检查执法监督,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严格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持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科学柔性执法,坚决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为,真正做到重法度而不失温度。
三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认真落实关心关爱企业家若干措施,营造全社会礼敬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代表泰州形象”的意识,出于公心“大大方方为企业站台、清清白白助企业发展”,全力当好企业的“最暖店小二”“最佳合伙人”。
姜冬冬说,打响“到泰州、泰周到”营商环境品牌,不仅要有“从口号到口碑”的韧性,也要有“从想法到做法”的执行,通过纵深推进产才融合,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和外延,使之成为泰州广大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做“五有”干部,用“辛苦指数”赢得市民“幸福指数”
2024年10月31日,上任泰州不久,在出席泰州市管干部研讨班开班式并讲话时,姜冬冬提出,泰州要建设敢为善为的干部队伍,推动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引导大家争做心中有数、肩上有责、眼里有光、手中有活、脚下有土的“五有干部”,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同舟共济的发展局面。
在接受采访时,姜冬冬进一步阐述了“五有干部”的内涵。
姜冬冬说,泰州人性格是平和的,泰州这座城市也是闲适的,但泰州的发展慢不得,必须用干部的“辛苦指数”赢得市民的“幸福指数”。如何提振干部精神状态?关键还是用事业凝聚人心,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者,有舞台有地位。“我到泰州以来,强调干部要做到‘五有’,心中有数、肩上有责、眼里有光、手中有活、脚下有土。这五个‘有’,跟泰州的发展事业结合起来看,核心还是要求各级干部干字当头,干在实处,干出精气神。”
心中有数,就是要胸怀“国之大者”,我们做好当前的工作,不能光有一腔的热血,关键还要对标党中央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要求,包括省委省政府对泰州工作的要求,保证我们沿着正确的工作方向。
肩上有责,是对全体干部的要求,由上而下全员参与,大家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当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我们大家都有这个责任,要把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扛在肩上。”
眼里有光,就是要对泰州发展的目标,大家要眼里有光。“泰州毕竟设地级市只有28年,我们一直是追赶型的城市,要提高我们每个人的状态,这种精气神就是眼里有光。”
“手中有活,就是要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素养。”姜冬冬说。
脚下有土,是要脚踏实地,不能只是定了很宏伟的目标,具体要看落实。“我们的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不能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遥控指挥,要多设‘路标’、少设‘路障’,要多下去调研走一走,要有一辈子干成一件事的这种脚踏实地务实的作风。”
在2024年12月30日举行的中共泰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上,一组数据引人注目,2024年,预计泰州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2025年泰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2.5%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姜冬冬说,新征程上,泰州要明晰新定位、拓展新空间,聚焦万亿目标,聚力“四篇文章”,持续攻坚突破,不断攀登发展更高峰!
通讯员 单友健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毛晓华
(泰州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