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楚(六):桓谦

8.桓谦

桓谦(?-410年),字敬祖,谯郡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汉族。东晋时期叛臣、太傅桓冲之子。



(1)仕晋时期

初以父亲的功劳封宜阳县开国侯,历次升迁,官拜辅国将军、吴国内史。隆安三年(399年),孙恩率众进攻下会稽,并杀太守王凝之,三吴诸郡都有人起兵响应孙恩。桓谦闻乱,出奔无锡(今江苏无锡)。后桓谦获征召,入朝担任尚书,不久又先后转任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的咨议参军及司马。

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元显要讨伐荆州刺史桓玄,司马元显心腹张法顺认为桓谦是桓玄在朝中的的耳目,应该除去,又建议命令刘牢之去下手,以测试其忠心。但司马元显不听从,反而想借助桓谦父桓冲在荆州的威望去安抚荆州人众,于是调桓谦为都督荆益宁梁四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

(2)桓楚重臣

同年,桓玄消灭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势力,掌握朝政,就以桓谦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尚书,加中军将军,甚得倚仗。后改封宁都侯,升任尚书令,加散骑常侍,不久再迁任侍中、卫将军、开府、录尚书事。元兴二年(403年),桓玄篡位称帝,桓谦加领扬州刺史,封新安郡王。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并进攻建康,桓玄于是命桓谦与何澹之出屯东陵(今南京九华山东北),与屯于覆舟山西的卞范之一同抵御刘裕。但因桓谦等军主要也是北府军出身,面对北府军将领出身的刘裕并没斗志,于是桓谦等大败,及后随桓玄西奔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3)继续抗晋

同年五月,桓玄败亡,江陵亦被晋军收复,桓谦藏匿在沮中。不久,桓振袭取江陵,桓谦亦召集部众响应,至闰五月己丑日(6月26日)重夺江陵,并俘掳仍在江陵的晋安帝。当时桓振打算杀害晋安帝,在桓谦竭力劝止下,终保存了晋安帝的性命,又与江陵群臣奉还玉玺给晋安帝(桓谦等帅群臣奉玺绶于帝曰:“主上法尧禅舜,今楚祚不终,百姓之心复归于晋矣。(资治通卷第一百一十三晋纪 三十五)。桓谦于是复任侍中、卫将军,加江、豫二州刺史。桓振夺取江陵后纵情酒色,肆意诛杀,当时桓谦劝桓振率兵出战,自己留守江陵,但因桓振向来轻视桓谦而没有听从。

义熙元年(405年),晋军反攻江陵,桓振留桓谦及冯该守江陵,亲自率兵进攻南阳太守鲁宗之,但当时刘毅已于江陵城外二十里的豫章口击败冯该,桓谦于是弃城出逃,刘毅于是成功收复江陵,桓振见此亦自溃。桓谦与桓怡、桓蔚、何澹之及温楷等人于是投奔后秦。

义熙三年(407年),西蜀君主谯纵向后秦称藩,后更上表以讨伐刘裕为名向后秦借兵,又求后秦派桓谦入蜀协助。当时后秦天王姚兴就特别问桓谦意见,桓谦同意入蜀,然而姚兴却说:“小水池容不下大鱼,若果谯纵的力量可以成事,也就不必请你去协助他了。你最好还是自求多福吧。”桓谦到成都后虚心招引蜀地士人,终惹来谯纵怀疑,安置于龙格(今四川双流县),并命人监视他。

义熙六年(410年),当时东晋正在镇压卢循的叛乱,谯纵于是趁机向后秦请兵进伐东晋,桓谦于是获谯纵任命为荆州刺史,与谯道福共率二万进攻东晋荆州。桓谦在道上招集当地支持桓氏的民众,又招得了二万人,并屯驻于枝江县(今湖北枝江西南),一度威胁江陵,江陵人民甚至向桓谦报告城内状况。东晋荆州刺史刘道规决定水陆并进,进攻桓谦;桓谦以水军配以步骑兵与刘道规决战,但桓谦最终战败,想要投靠前来助攻的后秦前将军苟林,但被追击的刘道规所杀。

9.桓振

桓振(?-405年),字道全,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末期人物,征西将军桓豁孙,冠军将军桓石虔之子。桓玄败死后继续领导桓楚余众对抗东晋,终因兵败被杀。



(1)早期经历

桓玄任荆州刺史时,桓振曾任为扬武将军、淮南太守,后又迁任江夏相。但任内就因为以凶横而被黜免。正因为桓振不修行检,故桓玄后来虽然掌政甚至篡位,重用桓氏子弟时都没有任用桓振。

(2)割据荆州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等起兵讨伐桓玄,桓玄兵败西逃,终在入蜀时被杀。当时荆州治所江陵(今湖北江陵)亦为晋军所占,桓振就藏匿于华容浦(今湖北监利县北)。驻军巴陵(今湖南岳阳)的桓玄旧将王稚徽派人向桓振假称桓歆已攻陷建康、冯稚已夺取寻阳,率军西追桓玄的刘毅亦在败退。桓振闻讯大喜,聚众党数十人袭击江陵,而当时刘毅等又确因以为大局已定,大军久久都未到江陵,在桓谦也率众响应下,桓振顺利攻下江陵。

桓振入城后先杀投晋的荆州别驾王康产及南郡太守王腾之,又到晋安帝所在的南郡府,骑着马,挥着武器直入安帝阶下,得知桓玄之子桓升已死后大怒,更想杀晋安帝,只在桓谦苦求下才放弃此念头,并由桓谦等奉还国玺给安帝。不过,桓振将心腹都安置在晋安帝身边,又自任为都督八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又为桓玄举哀,上“武悼皇帝”谥号。

(3)周旋朝廷

桓振虽然占有江陵,不过桓氏残余势力仅维持在荆州一带,桓振亦感叹:“公(桓玄)当日不任用我,导此这个下场。假若公还在,我当前锋,天下就大定了。我们只占有江陵,哪里是归处呀?”于是纵情酒色,又肆意诛杀,残害不少人。同年刘毅攻灭王稚徽,何无忌等又于马头(今湖北公安县东北)击败桓谦,于是乘势进攻江陵。桓振在灵溪与何无忌作战,大败对方,令晋军退还寻阳(今江西九江市)。

义熙元年(405年)正月,南阳太守鲁宗之起兵进攻襄阳(今湖北襄阳市),桓振所任命的雍州刺史桓蔚出走江陵。不久,刘毅等兵临马头,桓振挟持着晋安帝到江津(今湖北江陵南),派使者要求东晋割让荆、江二州,以换取晋安帝,但为刘毅所拒绝。两日后鲁宗之击败桓振部将温楷,进屯江陵城北十多里外的纪南城。桓振于是留桓谦等守江陵,自率军队进攻鲁宗之。桓振虽然大败鲁宗之,但江陵却遭刘毅攻占,桓振回军时看见江陵城中起火,自知江陵已陷落,部众都溃散,于是唯有逃到涢川。



(4)荆州反攻

刘裕京口起兵灭桓玄后,就在桓玄离开江陵的第二天,即五月二十五日,留在城内的荆州别驾王康产与南郡太守王腾之找到安帝司马德宗,共同拥戴他重新复位,楚国的新都在桓玄死的前一天已改换成了晋朝的旗号!第二天,桓玄被杀,桓升被押回江陵受刑,毛修之因除桓玄有功,升任骁骑将军。五月二十八日,江陵的晋朝临时政府宣布天下大赦,除桓家人外,所有被“胁迫”参加了桓楚伪政权的各级官员一律赦免。同时将桓玄的人头送给正在西进的刘毅军,刘毅将它验明正身后送往建康,悬挂在朱雀桥上示众。刘裕在京口起兵时信口编造的谎话,三个月后变成了现实。正所谓大厦将倾啊!荆州各地纷纷反正归晋,几个不在赦免之列的桓家人四处逃匿,侍中、卫将军桓谦藏到了沮中一带,桓玄的堂侄,扬武将军桓振则逃到了华容浦(今湖北监利县北,即当年曹操在赤壁败北后,逃亡所经的华容道)。已历三世的荆州桓家势力,似乎已灭亡在即。此时,谁能料到情势又在短期内又会发生的骤变呢?

刘毅等人在峥嵘洲取胜后,就认为大局已定,不久又收到桓玄的人头,斗志更加松懈下来。正好,又赶上气候变化,峥嵘洲交战时的东风不吹了,改成刮西风,而且一连刮了好几天,使船只西上比较困难。于是以刘毅为首的西征军诸将干脆止船不走,只停留在当地摆酒庆功,等待顺风。这样,一直到桓玄死后第十天,西征军仍未到达江陵。

这时,躲藏在华容浦的桓振接到桓家旧将王稚徽的一封密信,密信中内容是一份彻头彻尾的假情报:桓歆和杨秋的部队已经攻克京口(实际上桓歆与杨秋早让魏咏之与诸葛长民他们摆平了),将军冯稚已经收复寻阳(相对来说,这条最靠谱,楚将冯稚、刘统曾乘刘毅主力西进的机会,袭占寻阳,但随后已被刘裕从母之子刘怀肃击败),刘毅等各路叛军都在溃退(这条不值一驳)!桓振得此消息,大喜。

以桓振的智商,倒不见得会看不出这是一份假情报,但他手下马上要散伙的几十号人太需要这样一剂强心针了!桓振立即抓住鸡毛当令箭,鼓动下属们:机不可失,要乘“胜”反攻!带上这几十号人,桓振就敢奔袭江陵,其勇气比刘寄奴也不逊多少啊!他沿途招集楚军散兵,走到江陵城下时,已扩大到二百多人,而桓谦听到此消息,忙集结人手,赶来与桓振会师。同时,从枚回洲死里逃生的卞范之也赶来会合。

城外桓家军人虽少,但城内的晋军也是少得可怜,刘毅的迟迟不到,使江陵如同空城。闰五月三日,桓振攻陷江陵,立即将城内主政的王康产、王腾之两大臣处死,然后骑马持矛,直奔安帝司马德宗的行宫。见到白痴皇帝,桓振厉声喝问:“桓升待在哪儿?”当得知那个可爱的小堂弟已经被斩首时,桓振怒不可扼,大声质问司马德宗:“我们桓家有什么地方对不起晋朝?竟遭受如此屠戮!”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趣的,桓家把晋朝天下都篡夺了,还问有什么地方对不起晋朝。不过司马德宗不知道回答,别人也不敢如此回答。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辩解说:“杀桓升,怎么可能是我们兄弟的意思呢?”都是王康产他们干得啊!但桓振仍不依不饶,一定要杀掉傻皇帝,幸亏桓谦赶到,竭力劝阻,司马兄弟才逃得一命。在政治上,桓谦毕竟要比桓振高明一些,知道此时的司马德宗是杀不得的。

闰五月六日,桓振正式宣布桓玄已经“驾崩”。七日,桓谦将玉玺还给司马德宗,并率百官朝见,承认晋朝复辟,以打击东军讨逆的口实。然后,晋朝江陵政府任命桓谦为侍中,卫将军,江、豫二州刺史,主持政务;桓振为都督八郡诸军事、荆州刺史,主持军务。面对全新事态,荆州各郡也跟着风向换旗子,数日之间,桓家出人意料地夺回了荆州的控制权。

颇有父风,同样骁勇过人,其果敢善战为此时桓氏宗族第一人。但他从小就凶狠暴虐,横行霸道,名声很差(大概与石虎类似),因而桓玄很看不起这个侄子,从未给予他重任。后来,桓振曾感慨说:“叔父不肯早点用我,才落得这样的结局。如果叔父尚在,以我为先锋,那么平定天下也不是难事!如今只剩下我一个人(随口就把辈分比他高,官比他大的桓谦华丽地无视掉了,可见其人的傲气),不知将死在何地?”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