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七里河小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足球场上围满了“观众”,足球队员们在绿茵场上穿插跑动,传球、互相配合、完成射门,动作行云流水,颇有“足球小将”的味道。

  “我从一年级就开始踢足球,通过参与训练和比赛,不仅增强了体质,获得了自信,还学会了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七里河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郑晓忆说,足球是她和小伙伴每天大课间的“必玩技”。

  近年来,七里河小学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以体教融合为抓手,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创新开发“七色花”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七个评价标准分别是创新、善学、笃行、尚礼、博艺、悦读、健康。如今,随着阳光体育校园文化的深入普及,关心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以体树人、体教融合”成为师生成长发展的幸福样态。

  “体育具有价值自足性和与德育的通约性,对建构发展学生的道德规则意识、健全人格、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责任担当意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甘肃省首位体育学科正高级教师和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七里河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总校校长王俊莉对发展学校体育教育有着独特的情怀。

  目前,七里河小学以校园篮球、足球为核心抓手,成立了近20个体育社团并制定校本课程。同时,根据时间、气候和学生需求,以“校长杯”系列体育联赛为主,全员足球、篮球、桌式足球、游泳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实现了周周有比赛、月月有大赛,阳光体育特色大课间获得了甘肃省特等奖。

  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挖掘赛事内外的文化素材以及围绕体育竞赛开展书法大赛、手工制作大赛等,阳光体育和拼搏精神如种子般植入学生内心,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显著提升,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优秀教师群体的保障。在王俊莉的引领下,七里河小学通过与高等院校、体育俱乐部、各类体育协会、民间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生家长等开展合作,将专业教师、资深教授、教学名师及退役运动员等丰富优质的体育专业资源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课后服务、特色社团建设中,构建起教学互评、课程互联、人才互通的七里河小学教育集团“五校联合”小学体育教学协同育人社会网络。

  “2011年以前,学校只有6位体育教师,只能基本满足学校体育课与部分课外活动的开展需要,体育教育基础一直较为薄弱。”七里河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周韦华说,如今学校拥有22名专职体育教师、近20个体育社团和20多支训练队,形成了高校与社会专业力量协同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的治理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体育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

  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和积累,七里河小学学生体质得到明显改善,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该校学生体质健康“良好”以上人数占比从开展创新实践前的41%上升至69%。学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七里河小学也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全国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以体树人特色更加鲜明。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04日 第04版

作者:本报记者 尹晓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