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五年内从中国进口了 3 万吨落叶,差点毁掉中国的一项百年工程。很多人可能难以置信,落叶而已,满大街都是,难道不是当作垃圾扔掉的吗?


错!落叶在我国和日本之间曾经存在着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一吨能卖到 270 美元。对于国内来说,这几乎没有成本,把落叶装满一个个麻袋,出了山林就有人收,然后直接出口海外,简直是暴利。据统计,2000 年后的五年时间里,往东北口岸的出口量就达到了 3 万多吨,其中 95%都出口到了日本。


日本人要这么多落叶做什么呢?
日本国土狭小,人均耕地只有中国的一半。为了养活众多的日本人口,他们从 17 世纪就开始营造海岸防护林,防风固沙,增加耕地面积。但日本西海岸多是沙质土地,刚种下的防护林没有积累出厚厚的落叶层,一场大雨或海啸就能冲走大量土壤,导致水土流失,防护林也就难以存活。


他们只能去木材加工厂搜集一些边角料,二次加工成碎屑,运到防护林,撒在土壤上减轻雨水和海浪对土壤的冲击。但这些木屑生产成本高,而且边角料可能携带油漆、胶水等化学用品,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相比之下,原生态的落叶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那他们为什么不把其他地方的落叶运过来用呢?因为日本很清楚落叶对森林的重要性,他们很早就通过立法禁止侵扰海岸林地的枝叶落叶。


首先,落叶是森林的水分调节器,下雨时,厚厚的落叶层能防止水土流失;干旱时,落叶吸收的水分会慢慢向土壤释放,避免树根缺水。其次,落叶还是森林生态的重要一环,是很多昆虫的食物和栖息地,被细菌真菌分解后,能转化为有机肥料,供周围植物生长。


要知道,在森林里可没人专门给树木施肥,80%的养分基本都靠落叶。日本人觉得自家的森林不能破坏,别人家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就盯上了中国的落叶。


每年出口 3 万吨落叶是什么概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教军给出一组数据,失去一吨落叶将会损害数亩树林的生态环境,3 万吨的流失意味着 12 万亩树林遭到破坏,相当于 1 万个足球场大小,想要恢复得花 30 年时间。朱教军院士曾在日本留过学,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会有国内商人联系他,希望帮忙对接日本的落叶进口商。朱教军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回复:这条财路不给你们。


到了 2008 年 4 月,朱教军院士带着调查数据向国家建言,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落叶。5 个月后,国家林业局发布通知,对森林落叶进行依法监管,日本进口中国落叶的乱象这才被遏制住。


森林保护向来是破坏容易建设难,尤其是像三北防护林这样的百年工程。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不加以阻止,任由日本大肆进口中国落叶,那这项关乎每个国人后代的百年工程,很可能就毁于一旦。


三北防护林目前已经进行到了第六期,前后参与的人数超过了 1500 万。其中有很多人投入了一辈子的心血。比如国家勋章的获得者石光银,生在沙漠长在沙漠,长大成人后就成了治沙斗士。他利用障地治沙法,用柳树硬条捆扎做防风袋,与种植抗风的乔灌草相结合,使树苗成活率达到 80%,怀着满腔斗志投入治沙工作,这一战就是 30 多年。


还有现代版愚公郭成旺,30 岁时拿出全部积蓄治沙种树。为了更好地看管树苗,他举家搬迁到荒无人烟的毛乌素沙地,自己干不动了,儿子就主动扛起种树的任务,接着是孙子、重孙,一家人全都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


在这些治沙英雄的努力下,毛乌素沙漠从一片荒芜变成大片绿地,森林增多,水土流失减少,黄河水也比以前清澈了许多。中国目前累计造林 46 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日本加上韩国国土面积的总和,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的 8%提升到 24%,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就连外媒都赞叹,整个地球都因为中国变绿了。


植树造林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工程,这期间,有人中途放弃,也有人为了利益搞破坏,但幸好还有一批人,为了这项崇高的事业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向这些治沙英雄致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