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6月8日,对于“两弹元勋”姚桐斌的家人来说是及其昏暗的一天。他的妻子彭洁清晚年接受采访时说道:“我至今不愿意回忆那一天发生的事。”
上世纪60年代,尽管在中国火箭技术的研发上姚桐斌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为了避免让不怀好意之人抓住把柄,他极少出现在公众场合,每天都是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这一天,姚桐斌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但却被一伙身份不明的歹徒盯上,紧接着便是一顿毒打。
这群歹徒毫无顾忌,手中的钢管、木棍纷纷向姚桐斌的头部砸去,鲜血浸透了他的外衣,随后歹徒们将奄奄一息的姚桐斌拖到了距离家门口300米的地方。等彭洁清发现他时,丈夫已经没有了呼吸。
这个消息传到周总理口中之后,他愤怒的将手中的茶杯摔了个稀碎。粟裕更是亲自带人追捕凶手。
天才少年
1922年9月,江苏省无锡市黄土塘村的姚家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男婴被取名为姚桐斌,姚父在院子里抽着旱烟,若有所思。新生儿的出生并未让这位父亲感到开心,他的内心反而十分复杂。
姚家祖籍在安徽,为了躲避战乱,一家人迁移到了江苏,黄土塘村虽说没有硝烟,但姚家依然十分落魄。正如他之前总说:“这孩子来到我们姚家,没投好胎。”
后来姚父在当地做起了粮食生意,经济状况与之前相比有所改善。姚桐斌还有一个哥哥,哥哥出生时正逢家里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的时期,所以姚父并没有给大儿子提供足够的条件去接受教育。
所以姚桐斌的哥哥十几岁时就跟着父亲打理自家的生意,小小年纪便尝尽了人间疾苦,姚父对此深感内疚,等姚桐斌出生时,姚父暗下决心,省吃俭用也要供他读书。
姚桐斌也十分争气,小学时期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各项成绩名列前茅,深得老师喜爱。
不出意外,姚桐斌以优异的成绩从黄土塘小学毕业,但是当他把成绩单拿给父亲看时,父亲却犹豫了。
姚家虽说生意有了起色,但也仅仅能够满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家中实在无力支付高昂的中学学费。姚父认为,一家人身处乱世,能填饱肚子就已经非常满足了,二儿子满足基本的文化知识就已经足够了,读太多书没什么用,不如回来跟自己一起做粮食生意。
无锡中学校长得知情况后亲自来到了姚家拜访,与姚父沟通了几个小时之后,最后承诺免除姚桐斌的学杂费,这才让姚桐斌成为了黄土塘的第一名中学生。
但是,即便学校为他免除了学杂费,生活费、住宿费对于姚桐斌来说依然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为了赚钱,他走上了勤工俭学的道路,先后卖过火柴、报纸、袜子,偶尔也会去学校附近的餐馆打零工。
为了节省伙食费,姚桐斌每天只在食堂里打最便宜的水煮菜叶,并且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战争缘故,姚桐斌在中学时期四处漂泊,于1938年孤身来到了上海。
对于一个16岁的孩子来说,偌大的上海就像一个花花世界,但他并没有被现代文明的灯红酒绿所吸引,先后在成康中学、汇南中学学习。
由于国军在淞沪会战中战败,上海沦为了日占区,姚桐斌不愿在日寇的统治之下苟且偷生,于是和其他同学一起向四川转移。
途经江西时,正好赶上江西吉安青原山国立十三中招生,姚桐斌报名参考,最终以江西省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高中期间,姚桐斌不忘初心,延续了自己艰苦奋斗的精神,高中联考时,他再次问鼎全省状元,并被武汉大学、中正大学、湖南大学等七所高等学府抛来橄榄枝。
由于姚桐斌目睹了中国落户后的工业水平,他一直坚信工业兴国这一理念,所以他最终选择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
大学期间,姚桐斌顽强的意志与出色的天赋吸引了导师们的注意力,大一开始,导师们便经常带他参加一些科研项目。为了更方便的查阅外文资料,姚桐斌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了英语。
1945年,在导师的建议下,姚桐斌参加了公费留学资格考试,结果依然不出意外的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
出国之前,姚桐斌回家看望了自己的家人,此时的姚父已经是满头白发,得知儿子近些年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后,姚父也对当年反对儿子继续上学一事感到内疚。
1947年,姚桐斌终于登上了前往异国他乡的邮轮,历经一个月后终于抵达英国,并进入了伯明翰大学深造。
在伯明翰大学期间,姚桐斌依然从事冶金方面的研究,并师承该领域的专家康德西。
由于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战败,姚桐斌每年接收的经费也越来越少,于是他又过上了勤工俭学的日子。
不过此时的姚桐斌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他已经知道了如何在国外独立的生活,后来他还获得了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从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小学,到世界顶级高校,姚桐斌十年如一日,用汗水换回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求学的理想,那便是工业兴国。
不忘初心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英国,姚桐斌喜出望外,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正当他萌生出回国发展的想法时,英国当局限制了他出入高级实验室的资格,并且还无限期的拖延为他办理回国手续的进度。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东西方意识形态的隔阂来到了顶峰,姚桐斌在英国的处境更加艰难。为了继续自己的研究,他只能前往立场相对中立的西德继续学习。
在西德亚琛工业学院从事研究期间,姚桐斌就已经开始为回国做准备。经过多层盘问,姚桐斌终于在1956年与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取得了联系。
在与使馆的工作人员交流过程中,姚桐斌表达了想要支援祖国建设的意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没等姚桐斌回国,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就已经为他发出了邀请函。
但是,姚桐斌认为,新中国刚刚成立,帝国主义对中国虎视眈眈,为了不重蹈覆辙,中国必须加强国防事业的建设,于是姚桐斌婉拒了各大高校的邀请,回国后便一头扎进了国防部下辖的第五研究所。
姚桐斌回国时正逢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遭到了美苏两大帝国主义国家的核讹诈,负责牵头核事业的聂荣臻元帅点名让姚桐斌担任“五所”第一分院第七室主任。姚桐斌负责的是导弹材料的研制。
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十分落后,习惯了各种高精尖设备的姚桐斌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一穷二白。聂帅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时,只为他提供了一部显微镜,以及12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来报到的第一天,姚桐斌就鼓励这些大学生:“我们从事科研事业是为了祖国的发展,脑子里不要光装一些功名利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中国的火箭也能飞上天。”
1960年,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这让中国导弹的研究工作雪上加霜。当时中国尚未研制出耐高温的材料,姚桐斌结合自己在德国学习时的经历,提出了“发汗降温”这一理论,即材料在受热时会产生液体,液体气化过程中能够吸热。
这一设想遭到了苏联专家的嘲讽,他们称这是“胡子课题”,意思是哪怕姚桐斌胡子熬白了也不可能完成。
但是,姚桐斌很快就打了这些苏联专家的脸,该理论不仅得到了实践,后续他还带领这支“小白”团队研制成功了钛合金、高强度铝合金、焊接新工艺等等,极大支援了中国导弹的研制。
由于姚桐斌从事的是保密工作,所以他不得不长时间和妻子彭洁清处于分居状态。根据保密条例,姚桐斌办公室的电话彭洁清都不得而知。
即将临产时,彭洁清的身边无一人照顾,她只能艰难的挪动到邻居家门前请求帮忙。第二天姚桐斌才得知这一消息,于是他匆匆赶到了医院。
彭洁清对此毫无怨言,因为他心里明白,丈夫从事的是伟大的事业,中国的科研人员不能被儿女情长拖住前进的脚步。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才,结局却十分悲惨。
不堪回首的往事
1968年6月8日中午,姚桐斌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街上十分嘈杂,姚桐斌刻意埋下头,朝着家的方向匆匆赶路。
由于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十分显眼,姚桐斌被几名流氓盯上。
“别让那个‘臭老九’跑了,拦住他!”几名流氓将姚桐斌团团围住,眼神中透露着杀气,姚桐斌急忙解释,自己是某研究所的研究员,不是什么老师。
眼前这几个人平时也是游手好闲的混混,专做一些为非作歹的事。
还没等姚桐斌把话说完,一根木棍便狠狠的击中了他的后脑,鲜血瞬间浸红了他的白衬衫。接下来就像“破窗效应”一样,其他人手中的木棍、钢管也纷纷向姚桐斌的身上砸去。
混混们见姚桐斌已经不省人事,这才离去,此时他距离家门口只有三百多米。
“小彭!你快来看!那个人是不是老姚!”邻居的呼声让彭洁清心头一颤。
她抬头向窗外望去,然后飞奔向丈夫的尸体,但此时姚桐斌已经没有了呼吸,彭洁清抱着满身是血的丈夫放声大哭。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怒:“他们做的太过火了!立刻逮捕他们!”粟裕得知情况后命令自己的警卫连参与抓捕凶手。
在军警的拉网式搜捕之下,三名凶手最终落网,但一时半会儿没将他们进行定罪,只能暂时关押在监狱中。
从此之后,彭洁清为了丈夫的案子四处奔走,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中央能够严惩凶手,“丈夫是国家的栋梁。”
直到1978年,处理姚桐斌的冤案才被提上了日程。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高温合金及钎焊工艺”荣获重大科研成果将,姚桐斌的名字在大会中被多次提及。
次年4月,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和致人死亡罪判处三名歹徒15年有期徒刑,得知这一判罚结果后,彭洁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2014年,彭洁清去世,三个女儿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许多父亲生前的学习资料,这些资料已经泛黄,但却象征着父亲为新中国所立下的丰功伟绩。
结语
姚桐斌的女儿姚伟明曾经说过:“作为后来,我们必须要将父亲的精神传承下去,希望全国人民更多的了解我的父亲。”
直到今天,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长征火箭技术,依然有的在延用姚桐斌的科研成果。可惜的是,姚老不能目睹新中国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幕了。
无论什么时期,科技人才永远都是国之栋梁,希望今后国家要重视对科研人员的保护,不要让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