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市扬子洲乡南州下村,有一户人家,村民们每次从那户人家门口经过,要么眉头紧皱,一脸嫌弃;要么头往里探,满脸好奇。
因为,这户人家有个“双性”孩子!对,说是男孩也可以,说是女孩也没问题。就连本人17岁了也不知道自己是男是女,就连医生也无法断定其性别。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甜蜜的负担
1990年刚开春,王春华的预产期要到了,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是他们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所以越接近预产期,夫妻俩就越兴奋和期待,初为人父母的喜悦每天都洋溢在脸上。
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王春华和丈夫就给孩子准备了各种婴儿用品。因为不知道孩子性别,衣服就各准备了几套,还给孩子提前起了名字—珍珍,寓意“珍惜,珍贵”。三天后,肚子里的娃有动静了,王春华给自己打气:“加油,孩子出来就好了!”
可是,这样的高兴截止到了孩子出生以后,让她直接从兴奋的巅峰跌落至了失望的谷底,眼泪簌簌地往下落。王春华看着眼前的孩子,眼神里尽是复杂:
“医生,这是怎么回事?我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这个,还不好断定,我们都没见过这样的。”
珍珍出生时,王春华看孩子的上半身没有任何问题,可看到下半身时,孩子的生殖器官让她大为震惊,怎么又有男性特征,又有女性特征!看上去太奇怪了,不像男,也不像女。
由于珍珍还小,又的确拥有两套生殖器官,当时医生也没法鉴别出孩子的性别。王春华没有办法,只能先把孩子抱回了家。看着亲戚都扎满了屋子里屋子前,王春华头都抬不起来了,她不知道怎么给亲戚交代,给自己交代。而一屋子的亲戚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后,也从祝贺变成了沉默。
尽管亲戚们都向王春华做出了保证,他们不会把这个消息告诉不知情的人,也不会散播出去。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王春华生了个“双性人”。自那之后,总有那些“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人给王春华出主意,要她把这个孩子扔掉!
“这是自己的亲骨肉,也不会放弃是吧,想起来就好可怜,也是一条生命。”
王春华本来以为可以瞒着所有不知情的人把珍珍抚养长大,可自从大家都知道珍珍是双性人后,免不了朝她投来异样的眼光,在背后指指点点。但有什么办法呢?自己的孩子是怎么样的她都得无条件接受。但与此同时,内心的坚强也一点一点被“腐蚀”,之后一周有5天的时间,王春华都要背着珍珍在家悄悄抹眼泪。
珍珍一天天长大,样子虽然称不上多好看,但五官都长在了该长的地方,看上去和普通人也没多大区别。慢慢的家人发现,珍珍的脸上半部分长得像男孩,下半部分长得像女孩,从整个的表情和外形看来,都和女孩比较接近。所以,即使有着两个生殖器官,但王春华和家里所有亲戚都把珍珍当成女孩看待。
7岁的时候,王春华焦急万分,她带着珍珍去医院进行检查。可是各项检查都进行后,医生还是摇头表示:还没法确定这个孩子是男还是女,像有子宫,又像没有子宫,现在他们也不能断定,最好等到孩子生长发育的时候,大概12、13岁的时候再过来检查,那个时候就能分辨出性别了。
自卑在内心生长发芽
7岁一般都是孩子开始上小学的年纪,虽然还没检查出结果,但珍珍也到了上学的时候了。王春华带着珍珍去了学校,也告诉她想上厕所,就去女厕所。不要把自己当成奇怪的人,和同学好好相处。
可是,王春华的交代没有用。尽管珍珍都在没有人的时候,避着同学才上厕所,但珍珍是“双性人”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不仅没有同学愿意和她交朋友,甚至还把她当成个异类和笑话,一下课就欺负她。就连老师也瞧不起珍珍,其他同学都有同桌,都是两个学生并排坐,但总是让珍珍一个人坐在靠着窗户的座位上。那个位置一年四季都反光,珍珍根本就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珍珍入学的时候身高1.3米,之后的6年时间里,别的同学身高突飞猛进,只有她,还是1.3米,半点不肯长,已经完全停止发育了。个头矮小、说话含糊不清,加上长相还不男不女的,在学校里,被老师同学歧视和排挤成为了珍珍的家常便饭。
“没有人跟我玩,都说我矮,跟七八岁一样,没有一个朋友。”
在这样的情况下,珍珍开始封闭自己,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蹲在墙角,长时间不和人说话,她明白自己身体的缺陷。慢慢地,极强地排斥心理和内心的自卑开始生根发芽。直到小学读完,她都没有一个朋友,总是孤独的一个人。
性别疑云,憋屈的生活
13岁的时候,珍珍进入了初中,那个时候的女同学都陆陆续续地来了例假,但珍珍却一直没有,她希望妈妈带她再去检查一次,可医生告知的结果,让她整个人陷入更大的悲伤之中。医生说珍珍没有子宫,也没有发现男性发育的迹象,既不是男,又不是女,还表示珍珍的这种情况没有办法治疗。
不能治疗?!为了证实医生的这一说法,王春华又带着珍珍去了另外一家医院,进行了从头到尾的全面检查。可这一次的结果,令所有人感到了意外。这家医院的医生表示:珍珍一没有子宫,二没有发育,是男生!
一家医院的医生说珍珍不男不女,另一家医院的医生又说是男性。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让王春华的疑惑和伤心又多了一分,但她相信总一天会弄清楚的。
转眼间,珍珍16岁了,由于中考成绩不理想,她进入了一所职业高中就读,那时高中生都是寄宿制的,这对珍珍来说,学习生活又艰难了许多。8个人的宿舍,除了珍珍,其余7个人整日有说有笑,完全把她当成了透明人。就连平时在宿舍晾晒衣服,同宿舍的人都会让她把衣服晒到没有太阳的地方,任意欺负。
面对“霸凌”她的同学,珍珍没有因此自闭,她也想着要和同学搞好关系,曾经还从家里带了好吃的东西去学校分给同学,可同学们还是一脸冷漠,从不接受。这样的学习生活持续了一年,珍珍满心都是委屈,她再也受不了同学老师的排挤和取笑,便辍学回家了。
从职高辍学后,珍珍就一直待在家中。因为没有正常的交际生活,珍珍的沟通能力和行为能力都十分缺乏,除了自己看书学习,和帮助妈妈干家务活之外,其余时间就是发呆,一发呆就是一下午。日子一长,珍珍心里也有对父母的埋怨,她埋怨为什么和弟弟是同一个爹妈生出来的,弟弟正常,而她这么不正常。
王春华心里有苦说不出,也很自责。这么多年来,为了全家人的生活,丈夫在外打工,而她为了珍珍的事跑断了腿,还是一无所获。因为行动能力差,珍珍在做家务时经常做错,不读书了让孩子去打工,也没有一个工厂愿意收留。在珍珍面前,作为母亲不敢哭不敢骂,只有在每天干完活后陪珍珍陪着她玩。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珍珍才会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为了不让珍珍更加自闭,王春华决定带着孩子去更大的医院看一看。
上天既苛待又宽容
王春华带着珍珍来到了南昌的一家大医院,而她们在这里解开了全家人17年来的疑惑和心结。
在对珍珍进行全面体检后,医生告知王春华,珍珍得的是一种叫做“特纳氏综合症”的病。这是什么意思呢?珍珍不是“双性人”,她只是个从出生就患了一种罕见疾病的女孩。
“特纳氏综合症”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性疾病,正常女性是45XX,应该有2个X,而珍珍就少了一个X。在正常女性少了一条染色体后,就会出现珍珍身体异常的这些情况,像是长不高、没有子宫、卵巢不发育、没有月经等,女性特征几乎没有表现。
虽然珍珍如今已经17岁了,但“特纳氏综合症”这种病是可以在后期采取药物治疗等手段进行改善的,因为除了身高矮小和女性特征不表现之外,身体其余部分都是正常的。
珍珍的年龄还不算太大,长得不高可以用注射生长激素的方法让她长高。因为一个人太矮,身高低于平均水平太多,在社会上生存和工作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虽然珍珍失去了生育能力,但可以通过使用药物进行周期疗法,让她恢复女性特征。但是,这种病症的治疗花费相对较高,治疗时间也不能保证,每个人情况不同恢复时间也不同。
珍珍的父亲在听到女儿的病有得治疗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他特地请假赶回老家陪女儿检查,表示要尽全力为女儿进行治疗:
“如果能治,我要付出一切代价,为了女儿的将来。”
每个月几千块钱的治疗费用,对王春华一家人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丈夫在外打工,儿子还在上学,女儿又要治病,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
后来,家中亲戚在听闻珍珍的情况后,纷纷联合起来捐款为她筹集医疗费,还拿着医院开具的疾病证明前往残联询问,是否可以给存在身体功能障碍的珍珍办理残疾证。
“她身高一米三不到,属于侏儒,可以办理一个。”
性别得到了确认,残疾证也会很快就办下来,再加上亲朋好友的支持和支助,王春华一家人好像拨开云雾见到了晴天。希望珍珍能在各界的帮助下,能勇敢克服自己内心的心理障碍,恢复正常人后还能积极与人交流,适应这个社会。
真实存在的“双性人”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世界上只有男人和女人,要说有双性人那无非就是所谓的“人妖”,但其实,真正的双性人并不是“人妖”,而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特殊群体。
因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双重特征,他们被普通人视为异类和变态,一生都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性别,就算有一部分人选择通过手术“决定”自己的某一性别,但还是会或多或少的患上性别认知障碍症。
双性人
对他们来说,性别是原生之罪,而给他们带来这种罪过的就是父母。传宗接代,孕育子女,这是每位父母和家人都期待和寄托了美好期许的事,谁都不想生下孩子了,是给孩子带来的灾难,对未出生的婴儿负责,是父母应该做到的。
“双性人”的产生
作为一种“基因突变”的疾病,孕妇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像是环境污染、特殊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就连孕妇生病或者服用了激素类的药物和食品,都有可能导致婴儿的基因突变。
所以,孕期保健和优生优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孕期定期检查中,有发现婴儿有该症状的,孕妈妈一般都会选择终止妊娠,以免日后后悔。就算孩子生出来了,只要尽早进行检查,越早诊断越容易治疗。
一旦发现婴儿的外阴难分男女,就应该尽早就医,结合畸形程度和一生的专业意见进行治疗,早早地就决定其性别。而且尽量在孩子3岁之前,不然等到孩子发育期间和步入社会后再治疗,有可能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
珍珍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还好家人没有放弃,还在想尽办法治好她的病。
珍珍的事件引发了人们的三种思考:
1.生儿育女这不单单是父母单方面的事情,一旦决定生,那就要负责出生后的养。做好优生优育、定期体检,对孩子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2.患者不能选择出生,所以当苦难来临时,学会坚强,提起勇气。“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世界不会抛弃每个人。
3.当看到别人陷入困境和苦难时,作为旁观者,应该怀着尊重和理解的心情。“人生而平等”,大家没有什么不同,对弱者给予帮助和关爱,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苦与难,珍惜生活,善待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