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8月中旬,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单全部公布,高岗反复查看当天的报纸,却始终未见自己的名字。
这让他彻底陷入了绝望。
8月16日中午,当妻子李力群回来时,发现高岗正拿着电灯电线站在插座墙边。
李力群很是生气地说道:“你这是在找死吗?”
然而,高岗却坚定地回应:“没有那回事,你快去通知秘书,让人赶紧把我带走吧!”
李力群当时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可思来想去,没有将情况上报。
凌晨两点半,李力群疲惫入睡。
此时,高岗掏出他积攒已久的安眠药,一口吞下。他悄然起床,走到值班室,要了一杯温水。当时的值班人员丝毫未曾察觉他竟携带如此多的药物。
次日清晨八点,李力群发现高岗昏迷不醒,慌忙呼喊其他人前来帮忙。
然而,此时高岗的脉搏已经几乎不可察觉,医生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的生命逐渐流逝。
十点多钟时,抢救宣告失败。
毛主席得知高岗自杀的消息后,又惊又痛。他心中尚存一丝希望,希望这次还能像上一次奇迹般地挽回,于是急切地询问:“人还活着吗?”
确认高岗已经离世后,毛主席沉默片刻,最后深深叹息道:“真可惜,我们留不住他。他这个人啊,斗争性太强烈了。”
高岗的葬礼十分简陋:一辆卡车充当灵车,没有死者照片,没有花圈,棺木上只是盖着麻袋。
送行的人甚至连黑纱或白花都未佩戴。
周恩来明确指示,将高岗安葬于万安公墓,只立一块碑,上书“高岗之墓”,不标注立碑者姓名,也不记载年月日。
仅两年前,高岗还是烜赫一时的“东北王”,还有着“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说法,却不曾想如此之快便马失前蹄,翻身落马,掉下了万丈深渊。
01
新中国成立时,中央人民政府设有六位副主席,其中便包括高岗。
尽管如今这个名字已被淡化少有提及,但他的悲剧源于晚年的错误,可在革命生涯中,他也曾立下很战功,也曾为人民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1905年,高岗出生于陕西横山县高家沟的一个贫困农家,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7年考入西安中山军事学校。
因为脸上长了不少麻子,因此又被称为“高麻子”。
1932年,高岗与谢子长和刘志丹携手,组建了陕甘工农红军,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的建立,高岗出任政治部主任。
在随之而来的肃反斗争中,高岗、刘志丹等人被关押,命悬一线。
就在此时,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由毛主席亲自解救了他们。高岗对此心存感激,他常在毛主席面前表示,这条命是毛主席所赐,此恩一生难忘。
1935年谢子长因病去世,1936年刘志丹牺牲,高岗逐渐成为陕北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再加上其能力卓越,深得毛主席信赖。
1938年5月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1941年5月,任西北局书记,西北局设于延安,其地位仅次于党中央。
1945年6月,党七大上,高岗被任命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当时仅40岁,是十三位核心领导中最年轻的一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赴东北,1945年11月任北满军区司令员。
不到一年,次年6月,高岗晋升为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仅次于林彪和罗荣桓。
高岗看中林彪的军事才能,而林彪也欣赏高岗党务和地方工作的经验丰富,两人互补且默契。
辽沈战役结束后,林彪与罗荣桓率领四野入关,策划平津战役,而高岗留守东北。
他不仅担任了东北局书记,还兼任东北军区司令和政委,这一集党、政、军权力于一身的角色,在我党历史上几乎是空前绝后,被誉为“东北王”。
然而,这些功绩,使得高岗逐渐开始膨胀以及对权力的渴望。
1952年8月,邓小平、高岗、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五人陆续从西南局、东北局、华东局、中南局、西北局来京担任党和国家机关的领导职务,素有“五马进京”之说。
高岗来京之前已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此时,中国工业建设成为重心,第一个五年计划蓄势待发,高岗既负责计划委员会,又主管轻重工业,权力、地位在五人中甚为突出,因此又有“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说法。
而此时,刘少奇主导的“新税制”引发了市场混乱和物价上涨,受到了毛主席的严厉批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毛主席与刘少奇之间存在一些分歧。
这导致高岗错误地认为,党内高层之间存在嫌隙,而高岗和刘少奇的矛盾由来已久,比如当年在天津开会时刘曾批评过建国初的东北局,理由是犯了“左倾”错误。
高岗,想要取代刘少奇。
02
在1953年6月,全国财经会议上,高岗借机指桑骂槐,本来的议题包括五年计划、财政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但会议走向却偏离了原本设想。
原因在于高岗和饶漱石联手,与财政部负责人薄一波就新税制问题展开公开争论。高岗主要是批评薄一波对农村经济政策的抵制,尤其是反对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倡的集体化,认为依赖富农经济才是现实之举。
然而,这实际上是一种“批薄射刘”的策略,看似针对薄一波,其实矛头指向的是刘少奇。
到此阶段,高岗所做的一切,并无违规,只是党内在社会主义过渡期中的正常讨论,无关阴谋或反党行为,而且高岗的发言稿中有多处经过毛主席亲自修改。
这表明毛主席对此事早已知情,并意图纠正党内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一些思想偏差。
真正有问题的是他个人活动方面,自认为和毛主席观点一致,又觉得自己已经被指定为接班人,头脑逐渐发热。
他开始散布谣言,说毛主席对刘少奇不满,还拉帮结派,将党划分为所谓的白区党和苏区党。
在南下期间,他见了许多军队领导,其中一些人竟然信以为真。更严重的是,当斯大林访华时,对中国内部事务给予高度评价并特别赞扬了高岗,这种“里通外国”的行为令毛主席极为愤慨。
这一系列的活动,迫使毛主席不得不采取行动。
1953年12月2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主席几乎是公开点名警告高岗:
“北京城里有两个司令部,颐年堂门可罗雀,东交民巷8号车水马龙。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就是刮阴风,烧阴火,一股地下水……”
东交民巷8号,正是高岗的住处,毛主席没有直接点出高岗的名字,还是奔着治病救人,挽救高岗的心思去的
然而,高岗却一直拒绝面对自己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不得已之下,毛主席扩大了批评范围。
1954年2月,在刘少奇主持下,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对高岗进行了严厉批判。
1954年2月17日,高岗第一次自杀未遂,毛主席周恩人等领导人知晓高岗的自杀的消息后,指示相关部门要特别保护高岗,同时采纳了周总理关于对他的隔离审查建议。
当时,高岗依旧享有副主席级别的待遇,可以继续阅览中央文件及各类书报。
为了缓解他的情绪,毛主席决定暂停一天批评座谈会,随后对高岗的批评明显缓和许多。
对于高岗的去处,毛主席已有基本计划,只要高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行了自我反省,就给他安排一份新工作:陕西省委副书记兼延安地委书记。
以此让他重新融入人民中去,尤其是那些曾与他有深厚情谊的陕北百姓。
毛主席欣赏高岗的能力,而且也还年轻,有的是机会改过自新。
然而,1954年8月中旬第一届全国人大名单上,没有高岗的名字,这让高岗彻底绝望,最终选择吞下安眠药自杀!
高岗自杀后,那他的“五虎上将”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03
第一位,东北局第二副书记张秀山。
1911年张秀山出生于陕西神木桃柳沟村一个农民家庭。
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共产党员。
1930年至1932年6月,张秀山先后秘密潜入宁夏、甘肃等多地的军阀部队,跟着组织的同志一道搞“兵运”,并促成了不少部队的英勇起义。
也就是在搞“兵运”活动的这两年,张秀山和高岗结识。
后来因为表现突出,张秀山被选拔派往上海参加培训,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真正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思想,回到照金与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一起领导陕甘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创建工作。
1934年5月28日,任中共陕甘边特委特委书记。
抗日战争期间继续在西北地区贡献力量,后来抗战胜利后按照组织命令前往东北工作。
1946年6月,任中共松江省委书记,带领省委工作团,进行土地改革。
1948年7月25日,调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
在辽参战役期间,他出色地组织、动员全省军民支援辽沈战役,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辽沈决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朝鲜战争爆发后,张秀山兼任东北军区副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