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2025年伊始就看到了中国航空发动机的一个好消息,甚至还传闻和七代机有关,我确实很高兴。

就在近期,新型“氢氧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成功完成长时热试验。

毋庸置疑,爆震发动机就是一款划时代的装备,这次中国又走在了世界前面,下面就来好好聊聊,爆震发动机为什么这么重要!



爆震发动机测试

从1903年诞生第一架飞机开始,直到2005年第一架五代隐身战机F-22至今,人类始终没有突破一个限制:战机(也可以说“飞行器”)的速度很难突破3马赫。

就算是极为特殊的苏联的米格-31,美国的SR-71“黑鸟”侦察机,也没超过4马赫。

这是物理条件限制,不是技术能解决的,然而,爆震发动机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限制,完全能以5马赫高超音速飞行,在冲刺阶段,速度甚至能提高到10马赫。

而且,爆震发动机还有个“绝招”。

装备这款发动机后,战机就能在近太空乃至亚轨道高度以高超音速飞行,几乎不可能被击落。这是香港军事评论员梁国亮的原话。

看完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我立刻就想到了MD-22“鸣镝”高超音速飞行。



珠海航展上展示的MD-22



MD-22的尾部特写,有可能就是爆震发动机

之前就有一种说法:MD-22已经装备了爆震发动机。

因为它性能强得离谱,最大升限10万米,这个高度已经进入太空了,再加上8马赫的最大速度,以及8000公里的最大航程,这些性能绝不可能是现役发动机能具备的。

爆震发动机,或许就是唯一的解释了。

甚至还有一种传闻,12月26日中国试飞的“六代机”,有可能也装备的爆震发动机。

不过呢,我倒是觉得可能性不大,其实不论中国还是美国都没有完成研制,爆震发动机并不成熟。



爆震发动机工作

同时试飞“六代机”和爆震发动机,风险太大了,这是其一。

其二是近太空或亚轨道才是发挥爆震发动机作用的理想空间,你在看12月26日“六代机”试飞,网友一拍就拍到了,很明显,它是在大气层内飞行。

但是,基于现有的信息来看,中国确实正在研制爆震发动机,这点应该没错。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不管中国有没有研制成功,或者研制到了什么阶段,都必须要唱衰中国“六代机”了。

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



中国六代机真的充满了神秘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一旦中国量产了“六代机”,那么他们花费巨资建立起来的防空系统,乃至反导系统都会瞬间化为泡影。

作为美国的盟友,澳大利亚高级分析师尤安·格雷厄姆都这么说,无论优点或缺点,中国新型战机都属于高度原创的设计,美欧也不再总是引领设计的脚步了。

就拿MD-22“鸣镝”来说,之前就有消息称,它很有可能就是一款亚轨道轰炸机。

不仅能携带常规弹药,甚至还能携带核武器,而它又是在亚轨道飞行,美军的反导/防空体系很难拦截,这就等于中国对美国形成了不对称优势。

这是美国根本无法接受的。

不过呢,咱们也不用过于乐观,还是那句话,在“六代机”和爆震发动机都处在研制的情况下,中国会不会同时把两个都没有成熟的新装备?



外网对中国爆震发动机的评价



爆震发动机动力十分强劲

我觉得可能性非常低,甚至是极低,因为故障率会急速增加。

中国并没有公布新型战机的成本,咱们就以美国的数据为例,此前《防务新闻》就报道过,五代机F-35的成本约一架1亿美元,而六代机的成本足足是F-35的三倍,也就是一架3亿美元。

就算咱们成本压缩的再低,怎么着也得2亿美元吧,所以真的摔不起,而且每一架都很宝贵,不可能同时试验飞机和爆震发动机。

所以啊,我的结论是10年内,爆震发动机不会批量生产,但确实有可能率先在六代机上使用。



六代机会不会是“小型空天母舰”呢

这已经不是20世纪90年代了,当时美国自己就能研制五代机F-22,可是到了F-35呢?必须和其他国家合作才能研制。

那么到了六代机和爆震发动机,美国还能不能研制出来?完全不确定。

虽然中国也不一定就能研制出来,但是从MD-22亮相珠海航展来看,中国的技术储备很有可能比美国更充足,因此成功的概率自然也更高。

其实这都不是我关注的重点,而我真正关注的是中国和美国已经站在了同一起跑点。



暂时停止研制的美军六代机NGAD和F-22对比

中国从四代机望而向北,到五代机奋起直追,再到六代机同时起步,甚至还得了部分优势,这种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从2015年就出现芯片冲突开始,再到2018年全面封锁,至今也只有十年不到。

我相信中国的毅力,在困难面前,不会退缩,反而是不断向前进,这才是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没有倒下的核心原因之一。

到了爆震发动机身上,相信也不会变。

对此,你怎么看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