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还有一个月,陈炳章就满90岁了。在病床上,他已经忘记了很多人和事。但常念叨着一句话:“这是保密的,不能说!”

2024年底,这位九旬老人被授予“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并成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他隐姓埋名数十年,从西北某核工业基地到重庆涪陵816工程,投身国防事业和三线建设,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核工业事业。


位于涪陵白涛的816地下核工程,近年来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访客,人们在这里轻触我国核工业事业发展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对陈炳章来说,“816”,已经成为融入血液的数字。

隧道那一头 是奉献青春无怨无悔的自己

陈炳章投入青春参与热血建造的816工程,就在距离他治病医院30公里外的涪陵白涛。

在身体还硬朗的时候,陈炳章曾一个人前往那里。里面整齐排列的灯光一直往内延伸,洞壁上水汽凝结成雾,仿佛如梦如幻的时空隧道。

时空隧道那一头,是三十出头的自己,意气风发地铺开图纸,投入热火朝天的建设。那个年轻人抬起头,目光微笑着问现在的陈炳章:“你后悔当年来这里吗?”


白发苍苍的老人愣住了,深深叹了一口气。

“816”,这座为了和平兴建又因为和平而停建的核工程,改变了这位建设者的命运。

他曾对自己孩子们说过,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无怨无悔,并视之为一生的光荣。

如今,涪陵816工程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816工程堆工机械加工厂也变身为一座三线建设遗址“816小镇”,816工程被命名为重庆市第二批国防教育基地。

儿子陈国武说,父亲目前身体器官衰竭,机能退化严重,每天只能吃流食。


他每天都会来医院送饭,安静地守在病床前,心疼地看着曾经意气风发的父亲,生命正在一点点流逝。

成为“三线建设”的拓荒者

陈炳章祖籍江苏,家里的房子被日军烧毁,外婆也因此得了重病去世。他从小就痛恨战争,深深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安排到上海技工学校学习,后进入上海电机厂工作。

这是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但1959年,陈炳章被调进中国第二工业机械部时,他却一点没有犹豫,他明白,跟优渥的生活相比,自己有更重要的使命。

1963年,陈炳章被调派到甘肃,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做核试验。住的是帐篷,他半夜经常听到野狼在门口刨土。吃的是土豆,一天还只能吃两个,喝的水要靠骆驼背。洗完脸洗完脚水也不能倒,留着第二天继续洗。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引爆。横空出世的一声巨响,坚定了我国建设国防科技军工体系的信心。一场以军工生产为核心,贯穿三个五年计划,涉及13个省、自治区和千万人的“三线”建设拉开序幕。

1969年1月,他义无反顾带头进入高剂量场进行钻取烧结元件操作,团体被中国第二工业机械部授予“34—32”英雄集体称号。

那时没有机械手,陈炳章拿上专业工具就冲进去。

由于直接面对放射源,此后一年多他都在吐血。家里的痰盂里经常都能看到陈炳章吐出的血,年幼的儿子陈国武不知发生了什么,吓得哇哇直哭。

陈炳章的头发也掉光了。

当别人问,你的头发怎么没有了,陈炳章也不能讲——这一切都是秘密。


神秘的“4513信箱”

1969年3月,陈炳章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那一年,周恩来总理批准在涪陵白涛建造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这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被称为“816工程”。

专家们考察了多个地点,最后选址涪陵白涛。这里群山环绕,乌江水量充足,地理位置隐蔽,花岗岩山体又极为坚固。当时提出了“近山靠水扎大营,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

于是,白涛镇一度从地图上“消失”。老百姓搬迁到了十公里以外,生活区也离开厂区十公里。

为支援“816”建设,接到中央一号令,陈炳章和战友们立即出发,坐了三天三夜火车,从甘肃来重庆,又辗转到了涪陵。

一切都在严格的保密之中。

建设地点是绝对保密的,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职工进厂第一课,便是保密课。据陈炳章回忆,每个允许进洞的人,都要经过严格审查。为防止信息外泄,职工家属不能进厂,职工只能回家探视亲属。规定所有笔记本都不能带出去,只能在车间使用。


陈炳章负责的是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他的爱人郦凤仙则负责工程通风工作。夫妻俩虽在一个单位,白天却无法相见。每天早上一起坐工程车进入洞里,便各自进入自己的工作区域,直到晚上回家才能见面,对于对方做的事情也毫不知情。

他们在对外通信上的地址只有一个“重庆市4513信箱”。当老战友写信说,“我要来解放碑出差,你不是在重庆吗,不请我吃个饭?”陈炳章只能找一个理由推辞,他无法告诉对方自己究竟在哪里。

用铁锹和洋镐凿出一座“地下城”

“816”核工业基地如今仍是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挖洞时的艰辛超出了常人的想象。陈炳章至今记忆犹新:由于灰尘漫天,工程兵们戴着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看不到彼此的模样,大家都是看着图纸讲话,操作设备。

在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前期全靠人工镐钎、铁锹在坚硬的花岗岩山体中作业,铁锹撬坏了,就换个锹头,再继续挖。挖洞就像小煤矿一样,用冲击钻打石头,打完后灌炸药,再引爆。挖出的石头,刚开始都是用背篓往山下背,大家光膀子穿短裤,哪怕是在冬天,高强度的劳作也都让人头冒热汗。

修筑工程的砂子,连颗粒大小都有标准,一颗颗用筛子筛,粗了细了都不行,泥巴也要清洗干净,才能浇灌混凝土。正是如此艰苦的作业和严苛的要求,才造就了这个伟大的工程:整个洞长20多公里,主洞室有12层楼高近80米,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布局宛如迷宫,洞内能容纳20万人。洞体能承受1万度的高温,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当年回想起这些数据,陈炳章的语气充满了自豪。从细节来看也非常完美,所有楼梯都平整得没有缺角,即便几十年过去了,反应堆里刷的油漆也跟当初一样,墙壁光滑无裂缝。“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全世界绝无仅有,而且是靠人工挖出来的,为中国核电工业打下了基础!”


事实上,“816工程”远不止这洞中世界。当时的白涛与世隔绝,为了架桥铺路、建厂房建住宅,小镇聚集起了6万多人,工厂、商店、医院、学校、电影院、幼儿园,一应俱全,前置名称都是“816”,是真正的核军工小镇。

和平年代变身为新的创业“战场”

1984年2月,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战略调整,“816工程”停建,被封闭了起来,没有正式投入过生产。此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5%的安装工程。

得到这个消息,陈炳章心里也有失落感,但他说,“在国家面前,个人利益不值得一提!”不少人陆续离开,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留了下来,与老厂共同经历困难岁月,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时期建设。

陈炳章也留下来了。


他舍不得这个倾注了十多年心血,像家一样的地方。他和工人们一起在荒山野地中重新干基建,盖厂房,架起新的生产设备。由“军”转“民”,他们做了各种“创业”尝试,烤过面包,搞过闭路研究,种过蘑菇……经过努力,1993年,“816”上马了第一条化肥生产线,有了自己的支柱产业,挺直腰板“活”了下来。

816厂也正式改名为建峰化工总厂,除了生产化肥,还生产装化肥的编织袋,竭尽所能发展民营项目。“816工程”中的一部分洞体也被作为物资仓库加以利用。

2002年4月,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地下核工程解密。2010年,该工程101工号主体部分作为旅游产品首次对外开放。目前,洞体所在的816地下核工程景区每年吸引着各地成千上万游客前来参观。

原816厂已更名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军工转民的典范,一直守护着816核工程洞,并负责洞体的基本维护。

2023年10月,816工程被批准为重庆市第二批国防教育基地,这座新时代重焕新生的地下工程,将铭记每一位为国奉献的建设者,薪火相传,激励一代代青年人把个人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续写新时代“爱国报国强国”新篇章。

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邹飞 视频编辑 邹孟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