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4月,党中央决定,周总理以外交部长的身份,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亮相国际舞台,周总理要求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紧前筹划相关事宜。
周总理出席会议
中国首次亮相国际舞台,外宣工作非常重要。周总理要求,迅速成立一个新闻办公室,在会议期间举行新闻发布会,让世界认识新中国的形象,同时借这个平台,了解其他国家的情况和信息。
因为,周总理深知,各国来参加这次会议的记者,身份都不普通,也都不是“善茬”,他们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李克农领会了周总理的意图,立即成立了新闻办公室,并亲自选定由熊向晖担任新闻办公室的主任。
大家都是知道的,熊向晖是我党我军隐蔽战线上的传奇人物,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从事外交和情报工作。可是,他觉得自己并不适合担任这个新闻办的主任,以前也没有干过。因此,当李克农找他谈话的时候,他本能地说还是干点具体工作好,新闻工作他不熟悉。
熊向晖
可谁知,他一说完,李克农便严肃地批评了他,说他现在还没有上任,就打退堂鼓。熊向晖急忙解释说,自己真的水平不够,还不足以胜任这个职务。
李克农当即打断了他,对他说这个理由并不成立,说他分明是有些怕了。鼓励他说,工作都是摸索干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新中国外交工作刚刚开始几年,哪条路不是摸索出来的呢?
熊向晖无奈只好上任了。李克农专门给他讲了周总理的意图,就是要用宣传换情报,我们要把自己宣传出去,同时要搜集其他国家的一些情况。
熊向晖上任伊始,理不出头绪。特别是收集别的国家的信息,真的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靠着一些国家发布的情况,然后把这些东西汇总起来交给李克农。
李克农
一天,他再次给李克农送呈了一大堆资料。由于资料多,需要大量时间阅读,而且读过后感觉价值不大,李克农便怒了,他狠狠地批评了熊向晖说,不要拿这种破烂货充数,他需要的是有价值的东西。
实际上,这些天来,熊向晖也渐渐地摸索出一些门道来了。他也感觉这种方式搜集有价值的信息是不可能的,都是一些开源性的消息,谁不知道呢?
因此,李克农发脾气以后,熊向晖心里窝着的火也爆发了,他直接对李克农说,他去找周总理提个建议去,并说用这种工作方式,想拿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是根本不可能的。
李克农猜想,熊向晖心里肯定有别的思考了。于是,他又大声对熊向晖说,有什么想法说嘛,咱们商量一下,一起去找总理,我又不是真说你。
李克农
熊向晖当然知道,李克农也是为了工作。于是,他便坐了下来,对李克农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讲,像我们在发布会讲的东西,对于各路记者来说都是一样的内容,这是一种公共的资源,等大家都知道的时候,就不新鲜了。
他说,不如先将这些情况透露给一些重要的记者,反正这些内容都要发布的。比如,与我们同阵营的法共《人道报》、意共《团结报》等这些重要报纸的记者,还有一些了解本国内情的不同阵营的政治、外交方面的记者。
这样一来,他们拿到了第一手信息,肯定也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了,也实现了以宣传换情报了。
熊向晖和爱人
李克农觉得这个办法非常好,于是,立即带着熊向晖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得到了周总理的同意。
不久后,周总理在日内瓦接见了电影大师卓别林,在新华社发布这个消息前,熊向晖觉得该使用这个方法了。于是,他便提前将这个消息私下给了几个重要的媒体记者。
而这些记者也迅速回馈了熊向晖,甚至有人把卓别林的在美国的政治遭遇,美国是如何禁映卓别林电影,以及他是如何到了瑞士等等信息,全都讲给了熊向晖,可以说,这个方法收到了奇效。
左为周总理 右为熊向晖
熊向晖出色的工作得到了周总理的充分肯定。后来,他在外交战线上越干越好,也成为了周总理最为信任的助手,特别是在中美建交期间,熊向晖全程参与并立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