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坊间流传起一本名为《毛泽东之子毛岸龙》的书。

此书作者名叫鞠涛,说自己从小在养父母身边长大,最近几年才知道自己竟然是毛主席的儿子。



1 《毛泽东之子毛岸龙》书封

书里写他五岁到了南京,八岁跟着地下党转入成都,给母亲杨开慧立过碑,见过周恩来,陈云等一众国家领导人,偏偏就是没能为自己正名。

他现在要向世界宣布,他就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龙!



2 毛泽东生活照

可是,如果他真是毛主席的儿子,又与那么多重要人物有所接触,主席生前为何不替他正名呢?

毛泽东儿女们的坎坷命运

毛泽东一生中有十个孩子,然而活到建国后的只有四个。

其中杨开慧生了三个男孩,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贺子珍生了六个孩子,只留下一位李敏(娇娇),江青生下一女李讷。



3 毛泽东与两个孩子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长子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毛岸青因遭到毒打双耳失聪。

而毛岸龙的命运却有些扑朔迷离。

那是1931年的春天,毛岸龙才四岁,正是刚懂事的时候,母亲杨开慧刚刚牺牲,才九岁的大哥毛岸英和7岁的二哥毛岸青也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



4 杨开慧和两个孩子

杨开慧去世之后,他们先是跟随外婆生活,由于外祖父杨昌济已死,外婆无力负担开销,便被送到在中共外围组织,中国互济会名下的大同幼稚园中。

大同幼稚园由著名的红色牧师董健吾开办,他的身份特殊,不只是一位地下党员,还是上海圣彼得教堂的主持牧师。



5 “红色牧师”董健吾,深受党的信任

大革命失败之后,许多革命者的子女被困在上海,既没有生活来源,也没有父母扶持;开办这么一所幼稚园,好歹能给孩子们有片瓦遮身。

除去周恩来代表互济会提供部分费用,董健吾卖掉家中祖产,募集两千银元,租了两幢石库门房子,放上几十张小床小桌,聘用了多名保育员,又通过关系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了一块儿“大同幼稚园”的匾额,从此免受巡捕房的威胁,孩子们终于有一个温暖安全的家了。

1931年3月,毛家三兄弟正式被送进大同幼稚园,当时的保育园主任是原来在虹口医院做过护士的陈凤仙,幼稚园里共有19名革命者子女。



6 大同幼稚园的孩子们,摄于1931年春天

毛岸龙本来年纪小,身体弱,那一年上海的天气又十分古怪,骤冷骤热。

总之,某一天毛岸英起来,就发现岸龙的小床上空空如也。

后来保育员悲痛地告诉他,岸龙得了痢疾,昨夜紧急送到医院,已经不治身亡。



7 (左起)毛泽东和李讷,毛岸英,刘思齐

这是第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1932年春天,由于上海中共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上海的共产党人几乎被连根拔起,政治情况愈发严酷,幼稚园被迫解散,毛家三兄弟被送到董健吾前妻家中生活。



8 网传顾顺章留影

由于董健吾此时被勒令辞去牧师工作,没有进项,前妻只能自己一个人带着四个儿女和三个毛家兄弟生活,十分艰难。

毛家兄弟的生活费一向是由瑞金方面按月送来的,然而此时上海党中央已经和瑞金方面失去联系,更别提送钱了。

家庭矛盾在贫穷的挤压之下愈发严重,某一次岸青烧炉子没弄好,挨了打,毛岸英痛下决心,决定带两个弟弟出去流浪,没有谋生技能的孩子只能卖报纸,拉黄包车度日,居无定所,食无果腹,毛岸龙就在流浪途中失去了踪影。



9 网传李云照片

守候秘密七十年的“特科”成员 李云

2002年春天,毛岸英的夫人刘思齐听说上海有位“特科”的老干部在写回忆录,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对方的住处,想问问当年毛岸英兄弟几个在上海流浪的事。

中共特科,全名叫做中国共产党特别行动科,是党中央在上海成立的第一个较为成熟的情报保卫工作机构,由周恩来直接领导,下设总务,情报,行动,无线电四个科。



10 周恩来总理讲话留影

七十年过去,当年在白色恐怖下并肩战斗的战友大多去世了,只剩下李云硕果仅存。

李云原名叫祝修贞,当时才二十出头,是当时掌管特科与中央联系的唯一一台电台的机要员。

李云看着手中的照片说道:“哦,我记得,毛岸龙在大同幼稚园生病去世,是确实无疑的。”

李云说,1935年的时候,上海特科已经没有多少人,只剩下他们少数没有暴露的同志还在战斗。

她和丈夫老金突然得到一个奇怪的消息,负责人邱吉夫要他们去寻找两个男孩,一个十三四岁,一个只有十一二岁,兄弟两个形影不离。



11 李云回忆录《往事与情怀》

“特科”的纪律很严格,对上级的命令是绝对服从,不能问也不许问,而且当时毛泽东被国民党悬赏二十五万大洋,如果放出消息,两个孩子的性命便危在旦夕。

李云等人只好在上海各处流浪儿聚集的地方,隐秘地寻找。

到了1936年夏天,李云才知道两个孩子找到了,已经送到安全的地方,原来两个孩子是毛泽东的儿子。

“如果流浪之初毛岸龙还没有去世,当时就应该让我们找三个孩子,对不对?”

鞠涛与《毛泽东之子毛岸龙》书中的矛盾之处

除去李云同志的证言,《毛泽东之子毛岸龙》书中也有不少矛盾之处:说是鞠涛1933年曾到过南京地下党桃园办事处,遇到了后来的水利部部长钱正英,说她是“以报务员身份作掩护的地下党员“。



12 钱正英 工程院院士,共和国第一位女水利部长

但事实上,钱正英1923年出生,当时还不到十岁,谈何入党,谈何报务员呢?

同样是这一年,书中的鞠涛来到成都周扬的老家,见到了“周叔叔“,这更是让人匪夷所思,1933年的周扬正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根本没有回老家的机会。



13 周扬

时间又推进到1935年,鞠涛又在上海遇到了年轻的陈丕显。

可真正的陈丕显此时正在江西打游击呢,哪里能去上海搞政治工作?

书中这样的历史错误不胜枚举,最终,这本书只能付之一笑。



14 陈丕显

其实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自称自己是毛泽东沧海遗珠的人一直不在少数,一方面是因为当年战乱,许多红军干部的孩子都被寄养在农民家中,又没有DNA手段,只能靠口口相传来寻亲。

另一方面,“成为领袖的孩子”对没什么觉悟的普通人来讲,可能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了。



15 毛泽东和孩子们

参考文献:

[1]庾莉萍.毛泽东的儿女们[J].党史天地,2008,(01):47-49.

[2]刘益涛.苦难的童年——毛泽东三个儿子早年的一段经历[J].党史文汇,1994,(06):8-10.

[3]往事与情怀:李云回忆录/李云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0.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