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发展一直比较稳定,虽然和制造业更成熟的我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越南一直都在奋力追赶。
不过,有一问题却是越南一直头疼的:电力短缺问题。
北方工业区断电成了常态,连三星、日本等外资企业都苦不堪言。为了缓解“电荒”,越南长期从中国买电。
如果他们不再满足于买电,而是想要引进中国的电力技术,实现“自给自足”。这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将技术交给他们?
越南缺电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在疫情之前,越南就开始从我国的广西和云南买电。
按月进口的3000万千瓦时电力,虽然无法完全解决他们的需求,但至少缓解了北方工业区的燃眉之急。
这背后有两个原因。第一,越南的电力供应本身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南方电力相对富裕,但北方工业化程度更高,用电需求远超本地供应能力。
第二,越南的基础设施落后。其实他们的年发电总量在东南亚排名第一,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想到,那么,既然发电量高为什么还不够用?
其实这就不得不提到越南的基础设施的大问题了,基础设施老化,输电过程中损耗严重,大好能源就这样白白地流失了。越南一边喊着缺电,一边却让电在半路上“蒸发”,这让人哭笑不得。
这种局部缺电的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越南北方的工业化扩张。
以红河三角洲为例,近年来大批外资企业涌入,建立工厂。这些企业选择越南,是看中了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像三星这样的大型企业,甚至把全球四分之一的产能都放在了越南。但事情似乎总是有缺憾和困难,不少制造业因为缺电而造成损失。
一家日企曾因为一次停电,直接损失超过19万美元。一些铝零部件工厂停一天就损失数万美元,甚至会丢掉整批订单。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越南的电力短缺不仅仅是成本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越南的电力危机,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还和其能源结构有关。
表面上看,越南的发电能力不算差,甚至在某些领域颇具优势。水电是越南的传统强项,占总发电量的38.22%。但水电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依赖季节性降水。一旦遇到干旱,发电能力就会迅速下降。
煤电是越南的另一个支柱,占比达37.79%,但由于碳中和政策的压力,煤电发展受到限制,甚至面临缩减的风险。
此外,越南已经开始尝试转型新能源发电,但由于起步晚,新能源发电想要完全替代水电和煤电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在这段过渡期,传统发电方式有存在的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并不只是向中国买电。他们也从老挝进口大量电力,尤其是水电。
老挝有“东南亚水电大国”之称,每年的发电量远远超过自身需求,多余的电就卖给邻国。越南从老挝进口的电量甚至超过从中国进口的量,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电网的压力。
不过,老挝的电网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输电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这种电力进口只是“治标不治本”。越南的电力需求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仅靠外部购买根本无法填补持续扩大的缺口。
面对电力危机,越南并非没有尝试自救。
他们提出了“南电北送”的大工程,计划将南方多余的电力通过输电网络送到北方。但这个计划进展缓慢,主要因为技术和资金的限制。
南北距离远,加上电网设施老旧,电力在传输过程中损耗严重。如果没有技术上的突破,“南电北送”只能是个理想。
这时候,越南的目光自然投向了中国。中国不仅是全球发电量第一的国家,而且在高压直流输电、智能电网等领域技术领先。
那么,如果越南要买我们的技术,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从理论上讲,这种技术合作对双方都有利。越南可以借此缓解电力危机,而中国的企业则能通过技术输出获得经济收益。
然而,这种合作并非没有争议。有人认为,中国不应该将核心技术交给越南。
毕竟,中越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如果将技术交给他们,未来可能会被用来对付我们,这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也有人认为,这种担忧有些过度。电力技术的输出本质上是商业行为,可以通过严格的合同约束合作内容,这样我们也能赚到钱。
从长远来看,越南的电力问题很难靠单一的措施解决。
目前,大国们都在发展清洁能源,传统发电技术因为造成的污染太大,已经不适合未来的发展模式了。
越南自身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已经在奋力发展清洁能源了,但目前来看,越南的清洁能源其实占比还不到25%,要想完成这个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技术转型是一个重点,另一个重点就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
现有的老化的基础设施已经不满足未来的使用需求,当务之急,升级和完善基础设施也很重要,避免在运输过程中过多的损失电力,造成资源良妃。
当然,这种合作需要谨慎处理,既要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也要在合作中保持主动权。
越南的电力危机,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也反映了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困境。在未来,发展清洁能源是大趋势,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很难做到,毕竟需要花费金钱和时间的代价,一点点推进。
总体来看,越南的电力危机不会一夜之间结束。这既是他们发展的一个痛点,也是一个机会。无论是买电还是买技术,他们都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