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同盟国系列将领列传之十五)

奥斯卡·冯·胡蒂尔(Oskar von Hutier)(1857年-1934年12月),德国陆军上将。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里加之战(1917);第二次索姆河之战(1918);努瓦永-蒙迪迪埃之战(1918)等战役。

  在战争史上,胡蒂尔主要是以“胡蒂尔战术”为人所知。这种战术也被称为渗透战术或者风暴部队战术,是德军后来机械化全兵种学说的前身。他是第一位成功使用该战术的集团军司令官。是一位有能力而且坚定的指挥官,他在突破方面的成就在以堑壕战为特色的一战中是首屈一指的。

胡蒂尔

出身军人世家,军校崭露头角

1857年,奥斯卡·冯·胡蒂尔生于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祖父是普鲁士军官,曾经和拿破仑战斗过,他的父亲在普鲁士军队中曾担任团长,因战功卓著,在1870-1871年间的普法战争中被封为贵族。胡蒂尔的母亲是德军第一军需总监埃利希·冯·鲁登道夫的表姐。

   在里奇特费尔德士官学校学习时,胡蒂尔即被保罗·冯·兴登堡上校所赏识,后者评价他说:“一位富有天赋的年轻军官,应寄予极大的期望”。这使他成为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由此他得以在士官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总参谋部任职。胡蒂尔经常来往于前线和后方,交替担任参谋和前线指挥官两种角色,职务稳步提升。



任近卫师师长,战场初入锋芒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胡蒂尔1914年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中进行中调任冯·贝洛的第二集团军,任第一近卫步兵师师长。1915年4月他调往东线任第十集团军指挥的第二十一军军长,该集团军占据维尔纳和科瓦罗地区的赫尔曼·冯·艾希霍恩地区,部署在对俄军第一线。

任集团军司令,创造“胡蒂尔战术”

   1917年1月,胡蒂尔先任位于里加以南的多瑙河一带的“D”集团军司令官,三个月后转任第八集团军司令。正是在指挥第八集团军期间,胡蒂尔创立了著名的“胡蒂尔战术”,在战史上赫赫有名。



俄军

  在里加战役中,胡蒂尔当面之敌是俄国帕尔斯基将军指挥的第12集团军,该部有161,000人、1149门火炮、1943挺机枪,战斗力很强。而第8集团军只有3个军,约6万人,火炮2000门,机枪2000挺。

   胡蒂尔在这次战役中展示了德国军队新的渗透战术。该战术是他在总参谋部任职时借鉴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术发展而来,指实施短时间的密集炮火准备,然后以小的战斗单位(即风暴部队)绕过敌人的强点渗透对方前线。他在这一战术使用中体现了卓越和广阔的视野,使得英国人称之为“胡蒂尔战术”——这一称呼沿用至今。1917年9月3日,第八集团军占领了里加。3天后战役结束,德军以伤亡4000多人的代价歼灭俄第12集团军2.5万人,并推进到里加湾海岸。9月6日,胡蒂尔因其显赫战功荣获著名的“蓝马克斯”勋章。

   在占领里加一个月后,他的部队展开一战中唯一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行动----成功攻克了波罗的海群岛,再一次取得引人注目的战绩。



转任西线指挥官,参加第二次索姆河会战

   1918年1月,胡蒂尔转调西线,任新编第十八集团军司令官,在1918年3月由鲁登道夫发动的德国大规模春季攻势中,该集团军担任先锋部队。这次攻势行动主要有三个集团军参加,北面是冯·贝洛将军的第17集团军,中间是冯德尔马维茨将军的第2集团军,胡蒂尔的第18集团军位于南翼。这次攻势也称为“米夏埃尔行动”,它发展成为第二次索姆河会战。

   3月21日,胡蒂尔指挥5个军、27个师沿着索姆河两岸向海岸进击,同时向北和向南展开,初战告捷。他的正面是英国将军休伯特·高夫指挥的由12个师组成的第5集团军。通过再次使用“胡蒂尔战术”,他的部队推进了60公里,俘虏了50,000名英军。他的军队进展迅速,负责侧翼的其他部队被远远的抛在后面,这为以后的作战投下了阴影。



   两天后,因战绩显著,他被德皇威廉二世授予橡叶奖章。由于过于突出,这时胡蒂尔的推进已经开始减缓,日益增强的英法军队有包围胡蒂尔部队的企图,他不得不命令进攻停止,因为部队已经难以保证战斗补给。3月27日,胡蒂尔向法国首都进行了最后一次突击,他的几个师攻占了距离巴黎约32英里的蒙迪迪埃镇,但已成为强弩之末,再也无法前进一步。4月4日,他被迫停止于蒙迪迪埃和莫勒伊以西地区,构筑工事进入防御。

   1918年6月9日-13日,胡蒂尔在马兹发动了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势,初期进展顺利,但他很快被法军非常有效的防御和自身的补给不足所遏止。随后他的部队只能转入防御,在此期间胡蒂尔巧妙指挥部队成功地防御住了英法联军的多次进攻,直到战争结束。



   停战后,胡蒂尔率部穿过莱茵河回到德国。他在11月10日对军队发表的告别演说中说道,德国军队并没有在战场上被打败,而是被后方的政客“在背后捅了一刀”(包括鲁登道夫在内的许多杰出指挥官也持同样观点):

   我们不是被敌人击败的,而是因为受制于外部环境才被迫如此。我们不得不放弃了我们经过激战才占领的土地。……我们仍然高昂着头回到我们深爱的祖国……

   他于1919年1月退役,并担任德国军官联盟的主席一直到1934年1月。1934年年底,胡蒂尔去世,时年77岁。



胡蒂尔战术

"胡蒂尔战术"即"突击群战术",又称"渗透战术",其核心是利用小的作战单位,利用对方防御的间隙和结合部,渗透到对方的防御体系当中,打击重要目标,切断交通线,割裂防御部署之间的关系,为正面的攻击创造条件。它有以下特点:

首先进行短暂而猛烈的炮击,炮击的目的是压制敌军而不是试图摧毁它,这样可以有效缩短炮击时间。

其次是在弹幕延伸射击时,德国轻装的突击部队出发并渗透进入盟军防线的薄弱之处。他们的目标是消灭敌军炮兵部队和指挥机构,在完成任务前,会尽量避免战斗。

第三是当轻装突击部队完成他们的任务,装备了机枪、火焰喷射器、迫击炮和轻型火炮的重装突击部队就会攻击轻装突击部队绕过的盟军据点。

第四是在突击的最后阶段,普通的步兵开始清除盟军部队最后的抵抗。



由于在这种战术中,强击部队要突破敌军防线并在缺乏支援的情况下作战,因此他们的装备和战术都与普通的德军步兵有很大不同。强击部队配有前进控制官,他的作用是利用电话同本方炮兵进行密切联络,不再按照既定时间表而是根据实际需要为强击部队提供炮火支援。由于电话的作用距离有限,因此他们更多的是使用信号弹和信号火箭指示目标。此外,强击部队除了战斗部队和协调官以外,还有工兵,基本的后勤医疗单位,以及通讯部队。实质上他们是一支合成部队。

强击部队士兵装备了手榴弹,手枪,短刀,还有尖形铲。战斗班组还有轻重机枪,一个榴弹发射器,一个轻迫击炮,一具火焰喷射器。此时,强击部队的体制也变成了分队,分队的士兵基本装备不再是步枪而是伯克曼MP-18冲锋枪,一个分队就拥有完整的步兵火力配系,可以坚持独立作战。



胡蒂尔"突击群战术"有一大弱点,就是对后勤补给要求比较严格,由于强击部队实质上是小规模合成部队,它对于后勤的物资的需求比单一的步兵为主的传统部队多得多。由于此时的德国日益衰弱,不可能持续提供给部队维持攻势所必须的后勤补给,造成胡蒂尔"突击群战术"常常功亏一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