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战役可以说是解放战争中最令人遗憾的战役之一,渡江战役后一路高歌猛进的解放军在这里遭遇了一场严重挫败,登岛部队全军覆没。

战役主要指挥者之一的萧锋战后被连降三级,更是因此错失了在1955年首次授衔中被授予将衔的机会。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场战役,萧锋完全有资格被评为少将,甚至中将。

而纵览这次战役的过程我们就能发现,虽然萧锋对战役失利有一定责任,但确实不能将所有的过错都归于他。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从头讲起。

渡江战役后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而国民党军虽然依旧人数众多,但士气低落,节节败退。1949年10月,解放军第10兵团已经推进到福建南部。10月17日厦门解放,此战的胜利极大增强了各级指战员的信心,第10兵团决定以28军为主力乘胜追击,将离厦门不远的金门也一并解放。



不过第10兵团也意识到了登陆作战的困难,曾向粟裕提出发起金门战役的“三个条件”,即能一次运载六个团的船只、6000名经验丰富的船工以及准确的敌军人数。粟裕也认为这些要求是合理的,但由于战事紧张、资源不足等原因,直到金门战役发起前,第10兵团掌握的船只也只勉强够一次运送三个团的,船工也严重不足。

而对敌军人数的估算也出现了失误,原本用于登陆作战的兵力足以压制岛上的国民党守军,但国民党方面为守住金门也在紧急调派兵力。此时第10兵团又收到情报,称胡琏兵团正在赶往金门。

胡琏兵团虽然多次战败,但总能保存建制撤下来,可以算是国民党军的骨干力量。如果让他们上了岛,那要解放金门就相当困难了,因此叶飞、萧锋等人顾不上准备不足的情况,决定尽快发起金门战役。



但实际上情报部门出现了失误,胡琏兵团不是正在赶往金门,而是已经抵达了金门岛。胡琏兵团的上岛使得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而第10兵团对此却一无所知。再加上厦门战役相当顺利,军中还产生了轻敌冒进情绪。



10月24日,我军船只仍未配齐,但还是按时发动了金门战役,然而战役一开始就出了偏差。由于船工不熟练和各部队通讯不畅等因素,登陆的三个团缺乏统一指挥,也没能协同作战,很快便在国民党军的火力压制下出现重大伤亡。



更要命的是我军仅有的船只也没能及时返回,反而在国民党海空军的进攻下几乎损失殆尽,这就导致我军登岛的三个团既无补给也无援军,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至此金门战役的结局已经注定,即便如此,登岛部队依然奋战到了最后一刻,杀伤国民党军约9000人,最终于10月27日全军覆没。



由此可见,虽然萧锋对于金门战役的失败确实有指挥责任,但滞后的后勤准备、军中普遍的冒进情绪以及情报部门的失误同样是金门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不过即便如此,萧锋还是将责任都揽在了自己头上,之后也还是任劳任怨,奋斗不止,着实令人敬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