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是我们汽车进行中外合资的起点,由于合作整体上还是非常顺利——中间过程肯定不会一帆风顺,所以发速度极快,整个80年代又成为我们汽车尤其是轿车合资的黄金年代
那个时候,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的街头都开着什么车呢?



NO. 1|壹北京切诺基的时代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率领代表团访华,看到位于湖北省十堰的二汽时,对中国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建设的汽车工业颇为赞扬——不过,当时的起点并不是轿车,而是想跟通用汽车合作重型卡车。
当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对合作事宜提出了一个新词joint venture,译成中文即合资经营:双方的钱包放在一起,共同投资办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类似于组建一个共同的家庭,共同承担风险。


(80年代的北京,轿车很少)


这个模式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既新鲜又充满未知,不敢做决定,所以当的时谈判并没有取得成果。不过,1979年1月29日-2月5日,应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夫人的邀请,我们的领导人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很多重要的合作出现了转机——合资经营可以办。
所以从1979年3月,第一机械工业部牵头与全球各大车企接触,但当时的结果并不乐观:由于我们当时商用车在国内市场所占的份额超过90%,其中还包括许多不符合发展潮流的中型货车,所以很多外国车企认为中国市场并不需要轿车。


(80年代的北京,轿车都集中在各大饭店门口)


为了既不破坏合作的氛围,又达到婉言谢绝的目的,有些外国车企只愿意提供一些淘汰过时的车型。
1982年6月,中汽公司把引进轿车项目报告送到了上级手里,他在报告上批示“轿车可以合资”,这为中国轿车合资生产开了绿灯。
经过长达前后四年多的谈判后,1983年5月5日,美国汽车公司和北京汽车制造厂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成立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根据协议,合营期20年,投资总额为15233万美元,其中北汽持股68.65%,美国持股31.35%。


(40年前的切诺基出新款了)


1984年1月15日,由中美合资的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家合资车企正式成立,作为中国第一个吃“合资螃蟹”的车企,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初期异常艰难,中美双方在管理、车型开发上的矛盾一度导致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险些面临流产。
美方也觉得各项推进的困难程度远远超过了当初的预想,所以1985年美方一度提出三停一撤:停止资金投入、停止技术转让、停止人员培训和撤走美方专家,项目岌岌可危。
不过,经过长达7个月的斡旋后风波得以平息,北京吉普回归正轨,20年的合资经营下,北京吉普累计产销量72万辆。


(这得感谢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卡特总统)

NO. 2|贰天津黄色大发车


1984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微型汽车,在天津市汽车制造厂顺利开出生产线。
当时第一批天津大发是进口日本零件在中国组装,装焊、油漆、总装、质检,一共只有8个人参加装配,在1984年最初生产的2-3月时间里,其实总共只生产了几十辆车——大家心里谁也没底,还是少生产一些,看看市场反应再说。


(80年代的天津街头)


这件事还得从1983年香山会议说起。
那场会议上确定了在天津建设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引进日本大发汽车公司的技术,确定投产的车型是Daihatsu Hijet属于微型厢式货车。
这款日本汽车虽然在设计上不是最先进最安全的,但是这种车型油耗低,经济实用,价格低,这对刚刚经历70年代两次严重的石油危机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80-90年代的天津、北京到处都是大发车)


引进日本大发车的目的,是以民用为主,加装座位后,拉人拉货两不误,为当时的城乡老百姓出行提供了性价比超过轿车的选择,后来通过谈判,天津汽车厂从日本引进了大发总装生产线,准备生产“天津大发”汽车——车型的颜色就是后来大家看到的黄色。
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价格合理,大发车很快就得到了全国的认可。
上世纪80年代末,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大发车的广告: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仅从字面上,已经显示出了大发车当年的火爆态势已经席卷全国。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加上车贩子从中炒作,天津大发的价格从定价2.8万元炒到5.2万元。


(大发车成为40年前出租车的标配)


与此同时,天津汽车制造厂加快了零部件国产化的进程,1986年2月19日车辆灯具零部件开始国产化。1987年年底,天津大发零部件的国产化已由1984年的8%上升至85%,速度之快令当时的日方技术人员也觉得惊讶。
不过1999年随着“面的”全面退出出租车市场,黄色大发车完成了自己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功成身退。一邓2002年,天津大发停产——如果你在某一个场景下还能看到综们的身影,会不会有所回忆。


(当年拥有一辆大发车就是发家致富的标志)

NO. 3|叁标致才是广州代表作


80年代的广东轿车发展速度也不会慢,那时合资轿车中的佼佼者并不是日本的本田、丰田,他们要再晚一些进入,当时主要包括广州标致生产的标致505和标致504。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第二家合资汽车企业,仅次于上海大众。


(80年代的广州街头)


广州标致最初生产的是轻卡,但后来转向生产轿车,其中标致505是其成名作。标致505于1986年开始生产,包括8座的505SW旅行版和7座的标致504 Familiale。
这些车型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有一个特殊的用途——经常被用作警务用车。
来自法国技术及生产线的标致505,在当时被认为是先进的车型,采用了四轮独显和后驱设定,外观和品质都优于同期的大众桑塔纳。




在动力性能上,广州标致有6种汽油发动机可以供消费者选择,后来为了能够进军欧洲市场——没错,也会出口到欧洲市场,所以还增加了柴油发动机。
以标致505这款车为例,在上市之初确实非常受欢迎,而且还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然而,由于高油耗和昂贵的维护费用,以及国产化水平低导致的高成本,广州标致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最终广州标致在1997年关闭,企业资产也被广州汽车集团接手,并与本田合作成立了广州本田——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和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成立于 1998年7月,双方各占 50%股份,合作期限为 30 年。
不过广汽本田的生产地都在广州。它一共有三个制造厂,分别是黄埔工厂、增城工厂和第三工厂及发动机工厂。



NO. 肆|壹桑塔纳的黄金时代


1978年的时候,上海向上级提出想引进一条国外的轿车装配线,同时改造上海轿车厂,当时锁定的年产目标是15万辆,既满足国内市场,也会出口创汇。
获得批准后,上海当即向全球知名大汽车厂发出邀请——时任上海市机电一局局长的蒋涛被派主持这个项目,他对这段过往记忆清晰,那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过程。
这场婚姻的另一半就是德国大众汽车,当时还不能叫德国,准确地说是西德,也就是联邦德国。


(当年大众汽车董事长:卡尔·哈恩)


1982年6月,中德双方签署了100辆桑塔纳轿车的试制协议,整个试制过程整体较为顺利,1983年时第一辆桑塔纳组装成功,由此加快了双方合作的进程。
1984年10月,经过长达6年的谈判和审核,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合资合同,由此拉开中国汽车合资合作的序幕,这可是当时中国首家合资并生产出整车的车企,而且允许后续的国产化。
成立之初的上汽大众,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厂房简陋、设备落后、技术薄弱等等,所以大众集团也派出了约34名员工来中国工作。


(当年的奠基典礼纪念)


到了1985年的上海车展上,蜂拥而至的中国人抢光了桑塔纳的宣传册,大众汽车只好从德国空运宣传册。
至于初代桑塔纳的销售,可以用狂飙来形容,从1983年桑塔纳正式进入中国,此后5年时间(截至1988年桑塔纳在欧洲市场正式停产),它在我国国内一共售出了200余万辆。
所以从1986年起上汽大众就已经开始实现盈利,到了1987年,桑塔纳国产化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与德国大众协议的一部分。


(现在看着土,当年可是绝对洋气的)

结语


40年前包括整个80-90年代,看到大街小巷上越来越多的合资汽车,当时有些媒体不仅没有表现出高兴,反而抒发了担忧——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有得有失、有失有得。


(90年代的中国)


前面重点聊得是80年代,进入90年代,从1992年开始,上汽通用、广汽本田、长安福特等合资公司的建立,到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的提高,再到2001年我国“入世”后跨国车企的积极扩张,如北京现代、华晨宝马、东风日产等的诞生,合资车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90年代的中国)


那些年合资车的产销量一直占轿车销量的70%到80%,推动了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降低了单车成本,使得原本昂贵的轿车开始进入到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中,大家肯定对80年代第一代桑塔纳售价18-20万人民币有些印象,当时的猪肉约为0.8-1.0元/斤、大米约为0.12-0.15元/斤。


(90年代的中国)


重点是起点:我们在这方面的起点和积累非常弱,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才会有市场换投资、市场换技术、市场换生产线的发生。
客观地说,合资车在技术、资金和市场资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合资生产,国外先进的生产、营销、管理等成熟的产业模式被引入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汽车行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90年代的中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