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放炮,不放炮没有年味儿。”
元旦刚过去,春节也即将到来,各地的年味愈发浓烈,但“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政策,又开始被民众们热议。
不过,与往年不同,央视连续4天发声,称“不要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上一刀切”。
而各地又该如何做到从“禁放”到“限放”呢?
2019年末,全国各个城市的大部分地区都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理由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其实,在1988年,国家提出过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并且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到了2014年,正式推行,包括5个省会城市在内的138个城市都提出了“禁放政策”。
虽然也与环境有关,但主要原因是烟花爆竹造成的火灾及人员伤亡,实在太令人胆战心惊。
2000年3月,江西萍乡发生烟花爆竹爆炸事件,造成33人死亡,2008年,新疆吐鲁番集中销毁烟花爆竹时发生爆炸,造成24人死亡,5人失踪。
2024年4月,湖南醴陵市一烟花鞭炮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死2伤。
几乎每年,都有各类的烟花爆竹事故,并且造成了巨大伤亡。
这是因为烟花爆竹主要由烟火药为原料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从生产、储存,到售卖、燃放的每个步骤,但凡出现一个纰漏,都有可能会引发火灾及爆炸。
而且,国内生产烟花爆竹的厂家,有些规模小、技术不到位,导致烟花爆竹的质量良莠不齐,也容易发生爆炸。
再加上一些经销商为了搞促销等公开摆放,也极容易引发事故。
只要烟花爆竹发生爆炸事故,难免会造成伤亡,甚至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着想,国家才会出台相关“禁放”政策。
可是,烟花爆竹对中国人的意义不同寻常,无法做到“一刀切”。
烟花爆竹的意义
中国燃放烟花爆竹的历史,离不开年兽的故事:
传说,一只叫“年兽”的怪物,每到除夕夜都会闯入村庄,吞噬牲畜,祸害百姓,以至于每年除夕夜人们都要“躲年兽”。
一次,有人发现燃烧竹子而发出的声音会吓跑年兽,所以,每年都会燃放竹子,所以烟花也称“爆竹”。
虽然故事带有一丝玄幻的色彩,但中国确实点燃过竹子。
《周礼·春官》篇中记载“九祭”中的第三祭,即是“爆(炮)祭”。“爆”指的是烧,而爆竹则是竹子燃烧时因受热爆裂而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声音。
北宋时期,火药被发明了出来,包在卷纸中点燃能发出巨大声响,后人们又发现在火药中放上不同的金属粉,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称“烟花”,此后代替“爆竹”。
明清时期,烟花爆竹得到迅猛发展,不止除夕夜燃放,平日里谁家结婚、考上功名或者其他喜事,也会燃放,增添热闹氛围。
由此,燃放烟花爆竹,成了中国人的习俗,尤其是老一辈人,更加注重这些习俗,只要家中有喜事,都兴奋地买烟花鞭炮。
然而,这些年来,每到过年,各地甚至缩小到各个村子,又开始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
一时间怨声载道,让不少人感慨“年味变淡了”!
而国家也听取百姓的意见,积极地做出改变,从去年开始,在烟花爆竹的燃放政策上陆续改变了“一刀切”的态度,从“禁放”到“限放”。
目前,已经有多个城市发布了2025年春节烟花爆竹的燃放政策。
河南郑州市区,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是:
2025年1月22日(腊月二十三)早7时至23时;1月28日(除夕)早7时至1月29日(正月初一)凌晨1时;1月29日(正月初一)至2月2日(正月初五)每日早7时至23时;2月12日(正月十五)早7时至23时。
但有个额外要求“重度污染天气期间禁止燃放”。
辽宁鞍山的燃放时间是2025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至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其他时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广东佛山顺德区也公布了燃放时间:
农历春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其中,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全天,春节期间的8时至23时,其他法定节日的10时至22时。
央视已经明确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是“限放”,各地居民可以关注地方政府和社区,查询当地具体的燃放时间和地点。
不过,无论什么时间或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最重要的是安全。
一定要从正规厂家和经销点购买烟花爆竹,燃放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保证燃放方式合法合规。
只要国家和人民相互理解,才能过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