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回避型人格障碍(越早发现越快摆脱内耗)

有一种人格障碍,极为痛苦。

因为相比其他人,TA们伤害自己最多。

除非确定会被人喜欢,否则绝不跟人打交道。

在人多的地方,不熟悉的地方,说话结巴、战战兢兢、无所适从。

社交场合中,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会被嘲笑、被羞辱、被孤立。

觉得全世界都讨厌自己,自己的存在是“被厌恶的”,自己的出生是一场错误。

对任何一点批评或拒绝,都极其敏感。

TA们用来内耗的时间与心力如此之多,以至于阻挡了他们前往自己真正的人生。

这是一群,被困在了迷宫中的人——回避型人格障碍群体。


回避型人格障碍群体,往往具有过度的社交焦虑与社交抑制。

TA们很渴望亲密关系,却没有能力、也害怕建立。

TA们也渴望社交、渴望融入人群,却因为太过恐惧,而避免所有社交活动。

职场中,TA们甚至拒绝晋升,因为这意味着被同事八卦、议论、批评。

只有在十分确定不会被否定的情况下,才愿意跟别人互动。

TA们常常会因为担心被人群讨厌或排挤,而主动结束与他人的社交关系。

然而,这份担忧有时只是自己的猜测。


有没有人在生活中逐渐“幽灵化”自己,但真的没人关心TA们了,却感到无限悲伤。

矛盾的是,当别人主动来和我搭话,问我要不要一起玩或问我近况时,我却非常抓狂。

因为我只想一个人待着,不说话。

更令我抓狂的是,一旦大脑开始说“没有人关心你,你注定永远孤独”,我甚至讨厌自己这份自怜。



“你不可能永远活在恐惧当中的。”

“额...但我真的可以。”



我的成人生活,成了这样——

只要你活成一座孤岛,避免对任何人进行情感投入,就没有人能伤害你。


我的绝活是,先假设朋友觉得我是个累赘,根本不想听我说话。

然后我主动拒绝和TA交往,以此来减轻心理负担,当然也毁了我们曾经所拥有的一切。



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情况再一次变得糟糕?

比如——

你明明知道,要去干完剩下的工作,去收拾家里,去照料好自己......

你再清楚不过,可以去做什么事情,让自己感觉好点。

但你就是无法做到。



我希望的,只是有个人能深深地懂得我、连接我。

前提是,不管我拒绝你多少次,无视你多少次,你依旧如此。



因为回避型人格障碍,我在工作环境中,经常觉得自己是一片阴影。

第一天上班,对着老板和同事,我完全没话说。

即便他们在休憩时,聚在一起嬉笑打闹,我也只是沉默地站在那,看着他们。

这不仅是因为焦虑或想太多,我只是很单纯地没有任何话想说,因为我无法体会他们的生活经历,即便那都是些日常琐事。

在这一点上,我甚至觉得自己不像个人类。

我经常半开玩笑地对自己说,我可能是外星人。

我只想让这种痛苦停止。



对于那些觉得我看上去很酷,接触后才发现我不过是个怪胎,连一场简单谈话都无法做到的人。

我真的很抱歉,对不起。


我是那个,你刚入学前几天会来往的校园搭子,直到你遇见一个真正得体的朋友。



够安静;

只有你和TA说话时,TA才会开口;

会跟着你去任何地方;

情绪崩溃了也不会打扰你,当你离开了才自己默默哭泣;

性格很软,每30秒道一次歉;

不搞冲突;

不想和你家人见面。



对我们来说,这根本不是“天哪我讨厌人类我只想在自己的房间里呆着”。

而是——

我是如此绝望地渴求和别人互动,但当我真的身处其中,却又被恐惧和痛苦袭击。

最后,我依旧只能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憎恨自己的所有情绪。



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提出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提到——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在以下七点特征中,应至少符合四点:

由于畏惧被批评、指责和拒绝,而回避需与人密切交往的职能活动;

除非确定能受到对方欢迎,否则不愿参与他人事务;

因担心被羞辱或嘲笑,而抗拒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在社交场合总是担心被批评或排斥;

在意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导致与陌生人互动时畏缩;

认定自己社交无能、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

因担心出糗,而选择逃避承担个人风险或参与新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童年情感忽视(尤其是来自父母),或有被校园霸凌的经历,会提升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机会。

一些父母可能从小就教孩子要隐藏自己的情绪。

所以,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你总是独自处理强烈的情绪。

没有人教你如何自我调节,以至于你现在总觉得需要独自应对一切。

当你需要照顾时,父母不在身边;在你情绪脆弱时,大人们忽略、否定你的感受。

长期下来,你学会了病态般的独立。

也学会不信任任何人、无法融入任何群体。

一旦与人过于亲近,甚至会有“干呕”的恶心感。

这种人格,最终会被脑海里的声音控制一生——那个时刻批判自己、也挑剔他人的声音。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极度摧残人的心灵战争。

它并不发生在瞬间,而更如同每分每秒的凌迟,折磨我们的身心。

许多人,也因此而彻底放弃自己,认为“我不会变好了”“我就如同垃圾过完这一生吧”。

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感觉,也许你如今正在经历。

可是,我还是想告诉你。

我们的最低谷,也正是自己停止往下的地方。


首先,识别你习惯回避的场合。

你可以先确定自己想要改善生活哪些部分。

你是否在所有社交场合都感到不舒服,还是有些情况比其他情况更容易回避?

列出你希望呆得更自在的场合清单。

第二,逐渐让自己参与社交场合。

可以先找一些简单的方式,让自己走出舒适区。从小小的互动开始,比如向同学、同事打个招呼,逐渐去适应强度更大的互动环境。

第三,允许自己不适应。

某些情况下,感到尴尬或不安全,是正常的。

即使是社交能力很强的人,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时刻。

学会深呼吸,并在开始感到想逃跑时,为自己打气。

第四,寻找你喜欢的社交活动。

如果你不喜欢去喧闹的酒吧或派对,不要强迫自己参加。

把注意力放在与你的爱好兴趣相关的活动。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动力去参与。

最后,预约一名心理咨询师。

谈话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都是目前治疗回避性人格障碍较为有效的方法。

我能理解,踏出这一步是困难的。

但请记住,咨询师会为你着想,TA永远不会拒绝你。

并会以善良的底色与专业的能力,为你疗伤,陪你走出迷宫,并助你活出真正想要的人生。

给心理咨询一次机会,也是给自己一次机会。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我们向你推荐下面这位经验丰富、专业扎实的咨询师——李雪

李雪老师是国家二级咨询师、儿童心理成长指导师、情绪管理师,从业时长超15年,服务时长5200小时+

李老师的咨询方法属于认知行为流派,这个流派以“短程、高效”著称, 对于自卑、抑郁、孤独等回避型人格障碍问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出发!到新的爱和喧嚣里

去邂逅灯火通明中的自己


如果,你也总是一次次压抑自己的需求,无法适当地释放自己,常常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


编辑:Lilith

图源:Reddit、Twitter、Pexels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