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建国后,其实解放战争还在继续,彼时西南地区还被蒋军控制着,东南地区的战争也没彻底结束。

解放军对蒋军的大规模进攻一直保持到1950年夏天——舟山群岛战役是解放战争最后一战。在军史中,解放舟山,代表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但解放战争刚打完,国内又陷入两场战争里,一是全国剿匪,二是朝鲜战争。这两场战争在1953年结束,至此西藏、新疆也稳定了下来,中国大陆完全统一。

而在东南沿海,从浙南到福建,除了孤悬海外的台湾外,还有一些小岛被老蒋的海军占领。著名的金门、马祖,以及大陈、一江山、东矶都在其列。



1954年,第一次台海危机爆发,新中国再次喊出“解放台湾岛”的口号。

随着中央发起解放浙东岛屿的战斗,1955年1月,解放军三军协同登陆作战,解放一江山岛。这次战斗是解放军和蒋军最后的大规模战役,也是我军史上第一次联合登陆作战。

当时解放军的海军、空军刚刚起步,空军在朝鲜半岛得到了历练,但海军的作战能力一直没有实战考验机会。

开战前,军委计划在1955年初解放一江山岛,接着解放大陈岛,打开浙江东部的包围圈,并历练海军的登陆作战能力。

而解放一江山岛仅仅花了一天,大陈岛也是瓮中之鳖。但随后美国政府居然找到苏联,让苏联劝告解放军不要进攻大陈岛,最后解放军允许蒋军主动撤离。

那么当年在朝鲜战争后,为什么会爆发第一次台海危机?一江山岛之战是怎么进行的?毛主席为什么会给美国一个面子?



【一】
美台签订防卫协定,引爆台海危机

1949年建国后,新中国一直在准备解放台湾地区的战斗,但因为第一次金门登陆战的失败,中央军委一直对大规模登陆作战有所保留。

登陆作战对于解放军来说比较陌生,因为解放军长期是纯陆军作战,渡河、渡江、渡海战役虽然也有,但规模小。

比如“渡江战役”和“解放海南岛战役”,这些战役都对海军和空军要求不高,渡江就一两公里,借着“一帆之风”就过去了。

而在海南岛,它北边有雷州半岛延伸,琼州海峡才30公里宽,也可以说“一扑腾就到了”。所以这些战斗的载具简单、火力弱、战术单一。

相比起来,台湾海峡的渡海难度完全不同,海峡最窄处近200公里,最长处400公里,平均宽度是琼州海峡的七八倍。

要解放台湾,渡江的木船已经无法使用了,必须要登陆艇、军舰,还必须要有飞机护航。这些装备在建国之初都很稀缺,新中国急着找苏联买海军、空军装备,都是为解放台湾做准备。



然而在1950年秋天,朝鲜战争爆发,此战打断了解放台湾的进程。而本来宣布不保护老蒋的美国总统杜鲁门,突然下令开把军舰开入台湾海峡示威。

新中国应朝鲜的请求入朝参战,一打就是三年,期间解放军精锐部队入朝轮战,很多部队伤亡较大,长期休整。

这一时期,解放军领略到了陆海空协同作战的威力,党中央也看清东南局势。中央退而求其次,把解放台湾往后放,先考虑解放浙江、福建沿海的敌占岛屿。

当时从浙江东部到福建南部,蒋军占领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岛屿,等于封锁了我国的东南沿海,对新中国海上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这些岛屿不仅是军事据点,还是广播站和特务站,不拔掉这些据点,解放台湾的目标难以实现。



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他一边结束失败的朝鲜战争,一边张罗着对华的包围圈。

美国已经认定中国是和苏联一样的大敌,决议封锁中国。台湾的老蒋大喜过望,美国向他抛来橄榄枝,要签署《共同防御协定》,把台湾地区纳入美国的防卫圈。

台湾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国高调宣布要和老蒋签约,是公然介入中国内政,新中国政府不能坐视不理。

1954年夏,中央召开会议再次提出“必须解放台湾岛”的口号,并在全国主要媒体宣传。8月,美军军舰在中国沿海活动,毛主席决定对台海方向动武,震慑美台。

1954年9月3日,解放军从厦门对蒋军驻守的金门县发起大规模炮击,史称“九三炮战”。这次炮击引发了第一次台海危机,美国判断解放军要渡海进攻金门和马祖,随即调兵增援台湾。

虽然蒋军也往金门增援,但这次炮击却并未演变成进攻。

年末,解放军轰炸机轰炸了浙江大陈岛,浙江和台湾海峡两面开花,让美国也不知道解放军的主攻方向。而在北京中南海,中央军委定下了1955年收复一江山岛和大陈岛的计划。



【二】
一江山血战,海水为之染色

1953年朝鲜停战后,毛主席专门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朱总、彭总等老帅和解放军华东军区领导人参会,共同讨论解放浙东岛屿的问题。

此时解放军海军和空军都早已经建立,并且从苏联引进了一些武器。

解放军空军有苏式米格战机,海军有苏联支援的炮艇和登陆艇,还有一些缴获的美军装备。其中空军在朝鲜有实战经验,尤其是轰炸机队伍得到了锻炼,立下赫赫战功。

志愿军装备苏联的图-2轰炸机,在朝鲜战场上对联合国军进行轰炸,打出了一批优秀飞行员。

按照战术,登陆作战前,轰炸机部队要清洗敌人滩头阵地,再对敌纵深进行轰炸。有了空军帮助,加上海军装备的美式登陆艇、苏联登陆艇,来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不成问题。

1954年春天,解放军成功解放浙江东矶列岛,证明我军的跨海登陆作战已经今非昔比。

1954年末,趁着东矶列岛胜利的势头,华东军区司令张爱萍把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的计划上报军委,毛主席表示同意。



张爱萍将军随即在浙江省台州市组织登陆作战指挥部,调动海陆空三军联合训练,浙江省还动员3万多民兵、干部、渔民在沿海支援。

而在浙东海上,大陈岛、一江山岛是蒋军防御核心,大陈岛数个岛屿被划为“大陈岛防区”,驻军15000人,有十几艘军舰出入。北方的一江山岛驻军则较少,只有1100多人。

张爱萍认为一江山岛虽小,却是解放大陈岛的关键——大陈岛在岸防火炮的射程之外,但如果解放了一江山岛,把炮兵阵地挪过去,这里的火炮就能直射大陈岛,登陆战斗会轻松很多。

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准备后,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发起“一江山岛登陆作战”。

陆军出动第60师的一个加强团,配合陆航、海航部队12个大队,加上炮兵2个火箭炮营,1个防空营,在当天早上8点发起总攻。



8点,解放军出动27架图-2轰炸机,以及24架伊尔10强击机,对一江山岛蒋军设施进行轰炸。

随着一江山南岛、北岛都落下炸弹,蒋军主要的滩头阵地和炮兵阵地、指挥部、仓库先被轰炸,紧接着被强击机扫射。

一江山岛响起空袭警报,空袭结束后,紧接着是火箭炮远程轰炸。

中午12点40分到1点30分,在护卫舰和炮艇保护下,解放军20多艘登陆艇从浙江台州沿岸出发,后方还有20艘登陆艇作为预备队,准备第二波进攻。

虽然解放军四个营的步兵3000多人,人数是蒋军守岛部队的三倍,但作为进攻方又是登陆作战,这个比例并不代表有优势。

中午2点15分,解放军登陆部队靠岸,178团5连在乐清礁、6连在北山湾地区登陆。

但在登陆开始后,北山湾的四艘登陆艇立刻遭到猛烈攻击,暗堡里的敌军轻重火力全开,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对陷在岸上的登陆艇来说是大杀器。

率先登陆的解放军6连损失2艘登陆艇,伤亡数十人。登陆部队的伤亡信息传到后方,张爱萍将军下令延长空军的行动,给登陆部队护航。

解放军的轰炸机和强击机延长空袭时间,压制了滩头的蒋军阵地,但此举也导致10架轰炸机和强击机被击伤。



好在,6连战士虽然被阻击,但连排干部组织战士英勇冲击敌军战线,花了半小时夺取沙滩阵地,打起了信号弹。

下午3点前,解放军60师178团2营三个登陆部队在黄岩礁、山咀村、北山湾、海门礁登陆成功,战士们顶着枪林弹雨夺取滩头,牺牲很多。

台州海岸的火箭炮部队打了两轮覆盖射击,但因为坐标不准,很多炮弹掉到海里。

178团战士占领滩头阵地后,向岛屿纵深山峰发起冲击,这一阶段的伤亡更大。蒋军早已在山头修筑暗堡,攻山战士面对机枪暗堡,唯有用三人一组的队形进行冲锋。

好在解放军装备了喷火器,这种武器在朝鲜战场很常见,但当时是美军使用,解放军从未尝试。

一江山岛作战是解放军第一次使用喷火器,战士们跟随喷火兵前进,机枪暗堡被火焰压制后,他们丢手雷、炸药包,再上去用冲锋枪扫射。

解放军战士每走一步都要付出牺牲,蒋军当时打得很顽强,后来解放军才知道,那是因为岛上有督战队。



【三】
毛主席下令暂停炮击,蒋军撤走3万人

下午3点,60师180团的第二波登陆部队靠岸,解放军开始全面进攻。

此时,一江山岛守备队司令王生明在司令部里抓耳挠腮,因为解放军炸掉了信号天线,岛上无法和外界联系。

王生明寄希望于自己的防线,一江山岛本身都是山峰,登陆点不多,而他早早布置了雷区、铁丝网、碉堡。只要能顶住解放军攻势,隔壁的大陈岛肯定来救援。

但他不知道,此时大陈岛也在打仗,解放军空军袭击完一江山岛,就去大陈岛丢炸弹。

在第二波次的解放军登陆时,一江山岛主峰已经被插上红旗,剩下的敌军大多躲在山里的工事中顽抗。

解放军按连、排为单位分头搜剿,当天下午将指挥官王生明击毙,而一江山岛副指挥王辅弼走投无路,居然枪杀督战代表后投降。



仗打到这里,虽然一江山岛的两位指挥官已经投降,但因为通讯中断,剩余敌军分散抵抗,岛上枪声不断。解放军战士逐个山头、逐个村庄清剿,直到1月18日凌晨3点才彻底结束战斗。

此战后半程,解放军攻岛部队才摸出门道,让喷火兵和工兵负责攻坚,一烧、一炸,事半功倍。

战斗结束第二天,大部队登岛接收防务,张爱萍将军下令清点战场。

此战,我军全歼一江山岛守备大队,1086名敌人中击毙一半,伤俘一半。岛上的重武器、辎重除了被炸毁外全部被缴获,共有火炮20多门,机枪上百挺,弹药20多万发。

解放军的伤亡则稍大于敌军,阵亡393人,负伤1024人。虽然伤亡稍多于敌军,但作为一次陆海空协同作战,这样的伤亡数据已经超过华东军区的预料,远比想象中好看。



一江山岛被解放后,我军立刻在岛上布置炮兵阵地,对南方的大陈岛进行炮击。

当时蒋军在岛上有近两万人,明眼人都知道解放军下一个就要进攻大陈岛。老蒋喊话给大陈岛守备司令刘廉一中将,要他坚守大陈岛,维护“海疆”。

但其实在台湾地区内,很多人不支持坚守大陈岛,认为此举是浪费人力物力,最终还守不住,徒惹人笑。

老蒋无奈,只好请美国人表态支持自己,他希望艾森豪威尔能帮助自己,毕竟两国有条约。

不过,美国方面不想再和中国大陆闹翻,美方虽然出动第7舰队在大陈岛附近游弋,但五角大楼和白宫一致决定,让老蒋从大陈岛和周围岛屿撤离,免得夜长梦多。

老蒋反问道:

“撤离容易,如果大陆半路派军截杀,我2万多人不是都泡到水里去?”

要知道,大陈岛军人、岛民几万人,坐船都得几十上百艘,这么大的船队怎么从解放军鼻子底下溜走呢?



美国也觉得直接撤离不稳妥,只好动用外交手段,先找英国外长艾登给中国外交部去信,劝解放军高抬贵手。

美国害怕艾登的话不够分量,又找到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让苏联带话给周总理和毛主席,请求停战。最后毛主席看在苏联的面子上,决定暂缓进攻大陈岛,让蒋军撤离。

1955年2月初,大陈岛守军和岛民三万多人全部撤退到台湾地区,岛上的一切设施被毁。2月13日,解放军解放大陈岛。

随着一江山岛、大陈岛等岛屿的解放,解放军解开了浙东海面之围,从此以后我国的东海上再无蒋美联军的包围网,渔业和商业恢复繁荣。

从“打”一江山岛到“放”大陈岛,中央一手紧、一手松,靠军事上增压,政治上松弛,完美解决浙东问题。

第一次台海危机,本是美、台主动向大陆发难,但却被新中国借机推动祖国统一进程,这充分展示了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陆海空直捣金汤——忆张爱萍将军组织指挥一江山岛战役》,卢辉,袁仲仁

2.《我军历史上陆海空军首次联合作战》,胡居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