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晴暖天气频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值得重视
眼下正值“一九”时节,不少地区气温“任性”飙升,白天最高气温普遍在15℃以上。放在往年,这个时候应该是数九寒天,但今年的气温却让人感觉像是提前进入了春天。
大家就在议论,古话说“不怕一九天阴,就怕一九天晴”,这天气反常会不会影响来年的农业生产?我最近走访了几位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也请教了农业气象专家,把这个问题聊明白。
“一九晴暖非好兆头啊。”在河北农村种了40多年地的刘大爷告诉我,按老辈人的说法,一九就该是冷的,要是晴暖,很可能影响来年春播。
他拿起院子里堆着的麦秸,掰开给我看:“你瞧,今年冬天太暖和,地里的虫子都没冻死,这麦秸下面还能找到活虫。”
农业气象专家李教授的说法印证了刘大爷的担忧。他说,冬季气温偏高对农业生产确实有几个不利影响:土壤水分流失快,病虫害越冬率高,农作物适应性下降。
“农作物也需要适应性的'锻炼'。”李教授解释,冬季的低温能促进农作物进行'春化',对小麦这样的越冬作物来说很关键。要是冬天太暖和,作物的抗寒性就会下降,遇到倒春寒更容易受冻害。
那到底该怎么应对这种气候变化呢?走访中我发现,有经验的农民已经开始行动了。
山东的张师傅调整了灌溉方案,改用深灌方式保墒;河南的王大姐在地里铺了一层稻草,既保温又防止水分蒸发;江苏的李老汉提前准备了防虫药剂,准备开春就打药防虫。
农业专家建议,农民朋友要针对性采取措施:
地里要保墒,可以用秸秆覆盖或deep松土;
该灌溉的要及时灌溉,尤其是在土壤偏干的地区;
要提前准备好防寒物资,以防倒春寒;
病虫害防治要提前谋划,开春就要行动起来。
说到底,气候在变,种地方式也得跟着变。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装备小型气象站,用上智能灌溉设备,农业生产正朝着科技化方向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是个大趋势,咱农民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把老祖宗留下的经验跟现代科技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种好地。
正如国家农业农村部提出的,要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农技专家和农民都要出一份力。
[这篇文章的数据和观点主要来自农业农村部官方发布、农业气象专家访谈及基层农民实地调研]# “一九天晴”背后的农业生产隐忧
这几天走基层,在河北邢台农村看到不少农民在田间地头发愁。按往年这会儿,地里早该盖上一层“白被子”,可今年寒冬里却暖得让人直冒汗。
“一九天晴”不单是个天气现象,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看到不少农民朋友在问,这种天气到底会带来啥影响,该做啥准备。
“地温太高,种子都要醒了。”种了30多年地的赵大爷给我看他家地里的麦苗,嫩绿的麦苗长势有点太旺。他担心地温偏高会影响小麦春化,到时麦子灌浆可能会出问题。
农业气象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一九期间,华北平原多地日最高气温超过15度,比常年同期高出5-8度。地表20厘米处的土壤温度也比常年偏高2-3度。
农业专家王教授说,这种暖冬天气带来三大风险:
麦苗越冬期生长过快,消耗营养多;
土壤水分蒸发快,农田墒情下降;
病虫害越冬存活率提高。
河南商丘的李师傅给我讲了他的应对办法:在麦田里适当撒些磷钾肥,帮助麦苗抗寒;地头备了一批草帘子,随时防寒保墒;还特意请了农技员来看苗情。
山东德州的于大爷用上了新办法。他在自家地里安了个小型气象站,能实时监测地温和墒情。“现在种地也得讲科学,光靠经验不中。”
农技部门建议农民朋友:
看苗要勤,发现问题早处理;
土壤干旱要及时补水;
准备好防寒物资,预防倒春寒;
做好春季病虫害防治准备。
农业气象专家提醒,今年极端天气频发,大家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建议农民朋友:
关注天气预报和农业气象服务信息;
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农事活动;
多和农技员交流,学习新技术。
农业农村部最近强调,要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政府、专家、农民都要积极行动起来。
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推广智慧农业。比如,用北斗导航系统指导耕种,用大数据分析农情,用物联网技术管理农田。这些新技术正在帮助农民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这几天走访下来,我感受最深的是:农民对科技的认识越来越深,种地方式也在悄然改变。面对气候变化,与其担心,不如行动起来,把智慧农业和传统经验结合起来,这才是应对之策。
[本文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官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