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这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首童谣,其说的就是冬至节气后数九的传统。而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1日,从冬至节气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在12月30日就要进入“二九”了。

二九,作为数九寒天中紧随“一九”的关键阶段,是冬季寒冷氛围逐渐加深的时期。而且它前面是一九,而后面就是三九了,所以二九节气期间的天气也格外受关注。


在这一时节,太阳直射点持续南移,白昼时间依然较短,地面接收的热量相对较少,寒冷成为天气的主调。

在北方地区往往寒风凛冽,气温显著下降,江河开始封冻,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也因为如此,在北方地区一般三九期间的天气是一年中最冷的。

而在南方虽气温相对温和,但也寒意渐浓,空气湿度较大,湿冷的感觉愈发明显,让人真切感受到冬天的威力。


而说到二九,在民间也流传着“最怕二九是晴天”的说法,并且这一谚语还在民间广为流传,它蕴含着先辈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宝贵经验。

那二九节气是晴天,又有什么预兆,古人为何要怕呢?从众多与之相关的谚语中,我们能解读出二九晴天背后隐藏的气候预兆。

首先是“雨淋二九头,三九雪堵门”,此谚语暗示着二九开端的降水与后续三九天气的关联。不过这里的雨并不单单是指下雨,也包括下雪。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二九头有降雨,或者是下雪了,那么到了三九时,降雪量可能会十分可观,甚至出现大雪封门的景象。换言之,就是二九的第一天就下雨,或者是下雪了,就预示着后面的雨雪比较的充足。


这是因为二九初期的降水为后续冷空气的南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当强冷空气来袭,冷暖空气激烈交汇,便容易形成大量降雪。

相反,若二九是晴天,缺少前期的水汽铺垫,三九的降雪量可能会大打折扣,这对于冬小麦等越冬作物来说,积雪覆盖不足,无法起到良好的保暖和保湿作用,影响其安全越冬和来年的生长发育。

其次是“二九雨淋淋,九九如六月”,这句谚语则描绘出二九有雨时后续气候的走向。它的意思是说,在二九期间的降雨了,特别是下了很大的雨,那么就说明到了九九的时候,天气比较暖和了,当年回暖比较早。


这样的话,就十分有利于春季农作物的早期播种和初期生长。反之,二九晴天会导致土壤水分散失较快,春季回暖时,可能因土壤缺水而延迟春耕,影响农作物的种植计划和初期发育。

还有第三句是“二九晴,遍地坟”,这句谚语就揭示了二九晴天可能带来的极端天气变化。二九晴天往往预示着暖冬迹象,使得本该逐渐寒冷的冬季气候反常。

类似的谚语还有“二九晴又暖,春节冻破脸”、“二九暖阳春,隆冬穿单衣”等谚语,都不约而同地这种反常可能会误导动植物的生物钟,让农作物过早萌动,却又在后续的寒冷天气中遭受冻害。


同时,暖冬还可能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疾病发生的概率。而且,前期的温暖天气积累的能量,在后期冷暖空气强烈碰撞时,极易引发剧烈的气温波动,如春节期间可能出现严寒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诸多不便与风险。

由此可见,在二九的头一天如果是晴天,这可不是好兆头,预示着后面的雨雪少,或者是晴天气温偏高,而这些都是反常的,所以农民才会担忧。

而在今日就进二九,若逢晴天,我们需警惕后续可能出现的气候异常。虽然现代科技让我们拥有了更为精准的气象预报手段。


但这些古老谚语所承载的自然规律和经验智慧,依然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顺应自然。所以,它们依然是有参考价值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