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与其说是一个天体,不如说是一个数学与物理的极限状况——奇点的化身。奇点,没有体积,密度无穷大,它并非我们所熟悉的物质形态。



然而,在日常语境中,我们习惯于赋予黑洞体积的概念,这体积并非奇点之体积,而是由黑洞的史瓦西半径所定义的球体体积。史瓦西半径与被黑洞俘获的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这当然不可能是无限小的数值。

史瓦西半径是指从黑洞的中心奇点到其事件视界的距离。任何物体都有自身的史瓦西半径,比如地球的史瓦西半径大约为9毫米,这意味着如果地球被压缩成一个黑洞,其事件视界的直径便是9毫米。



事件视界,正如其名,是区域与宇宙其他部分的分隔。在这个区域内,我们熟悉的时空法则不再适用。它里面是什么,科学家们至今仍所知甚少。

黑洞的中心点便是奇点,黑洞的质量悉数浓缩于此。不过,黑洞的质量虽集中于奇点,但质量本身不必然是巨大的,理论上它的质量可以大小不一。即便是一个只拥有一千克质量的黑洞,其密度依旧无穷大,原因在于奇点的体积是如此之小。



那么,关于这个无穷小的奇点,它究竟由何种元素构成呢?答案是没有任何已知元素能构成,甚至无法用元素的概念去解释。奇点的本质,并不属于我们所处的四维时空,时空的法则在奇点处失效,这暗示奇点可能来自“超时空”或高维空间。



普朗克长度是人类所认知的最小尺度,大约是10的负35次方米,而电子的直径约为10的负15次方米,它们之间有着巨大的数量级差异,足见普朗克尺度之微小。对于任何小于普朗克长度的尺度,对我们而言都失去了意义,因此无穷小的奇点也是如此,它并非由我们所了解的任何元素构成。

不仅黑洞,连同中子星和白矮星,这些天体也不是由我们所熟知的元素构成。例如,低质量恒星在死亡后会留下白矮星这样的致密内核。我们的太阳在约50亿年后也将步入这一演化阶段。质量在0.5到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终将归宿为白矮星。



白矮星的密度极高,其物质态远超当前所知元素。在白矮星内,原子结构被彻底压扁,电子不再束缚于原子,而是成为自由电子,但仍保持原子态。



对抗引力塌缩的力量是电子简并压,它基于泡利不相容原理——没有两个相同的粒子可以处于同一量子态。这使得电子间存在排斥力,阻止白矮星在引力作用下进一步塌缩。



但当白矮星质量过大,接近1.44倍太阳质量时,电子简并压也会失效,导致超新星爆炸,并塌缩成中子星。中子星内,电子被压入原子核,与质子结合,形成一个巨大的“原子核”,密度极高。

中子星依靠中子简并压支撑其重力,但当超过奥本海默极限(约3个太阳质量),中子星也会塌缩,最终形成黑洞。



至于黑洞到底由何种物质构成,或许已无法用“物质”来形容,它不是我们所了解的普通物质。我们难以想象何种物质可以被压缩至如此微小的体积。



在我们所知的118种元素中,没有任何一种元素的密度能与黑洞相提并论。科幻作品中的奇异物质如《三体》中的水滴,其密度虽大,但仍在我们可理解的范围内。

然而黑洞中心的奇点,则是超越我们认知范畴的存在,它可能属于超时空或高维度。科学家们对黑洞的研究充满执着,因为一旦揭开黑洞的秘密,就可能为我们开启通向超时空或高维度的大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