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军委评出“36位开国军事家”,粟裕将军位列其中,这既是对他“战神”之名的肯定,也是对他戎马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所作贡献的肯定,可惜粟裕将军此时已然离世,一向高风亮节的粟裕将军若是看到这份天大的荣誉,想必会欣慰了吧。
如今一提起粟裕将军,除了“军事天才”以外,可能还会给他贴上“不懂政治”的标签,甚至有传言说粟裕将军与另一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帅彭德怀存在不和的情况,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粟裕当年的确和彭老总有些工作上的问题,在后来的千人大会上,彭德怀说粟裕“不把领导放在眼里”“向军委要权”,其实这都是一些误会。
再加上粟裕将军似乎有些不善言辞,一些问题“越描越黑”,以至于后来的林彪给了粟裕一句评语“缺少党内斗争经验”,但“党内问题”不等于“政治问题”,事实上许多的“党内问题”都能追溯到抗战期间,在“党内问题”上有些迟钝的粟裕将军似乎确实在抗战期间与一些军政干部有些“误会”。
1942年,按照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新四军来到了黄花塘地区,此时整风运动已经开始,当时的新四军代理政委饶漱石因为与陈毅矛盾由来已久,便借机陷害陈毅,他列出了陈毅的“十大罪状”,随后以军队的名义致电延安,表明陈毅是多么的“罪大恶极”。
第二年,陈毅被迫离开新四军,只身前往延安去参加中共七大,据说当时并无一人为陈毅送行,饱受排挤的陈毅十分无奈,但是即便陈毅离开,饶漱石仍然不依不挠的批判陈毅,还在全军开批斗大会,粟裕也参其中。
当时的粟裕是新四军的一个师长兼政委,对于饶漱石要他发表讲话的要求,自然是不敢不去,但是粟裕为人本就和善,加上对于陈饶二人的矛盾了解得不够清楚,因此上台后只是随便说了几句“陈军长大家也都了解,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多谈谈就好了,谈开了就解决了”。
对于陈饶二人之间的矛盾,毛主席也是知道的,为了防止事情进一步扩大,主席对于陈毅被排挤的事情按照两人之间的矛盾来看待,并且多次安慰陈毅,随后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
令粟裕没有想到的是,这件十多年前的事情竟然被翻了出来,在1958年的大会上有人重提此事,希望借此来攻击粟裕,并纷纷指责他是饶漱石的帮凶,粟裕自己也是一头雾水,当年仅是上台说了几句话而已,而且当时粟裕前去苏中地区抗击日伪军了,对陈饶二人之间的事情更是八杆子打不到一起去,平均每天都要和伪军交战几次的粟裕也没精力掺合,只是按照自己的印象对陈毅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看法罢了。
可惜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原本这次会议目的是以整风的方式来总结建国以来的军事工作,会议上有些人即使知道了内情,也依旧理直气壮地表示陈毅受排挤与粟裕脱不了干系,甚至连“要不是粟裕在前方屡战屡胜,饶漱石不会有机会打击陈毅”这种荒唐理由都搬了出来,当然反正是要胡乱批判,有的人还扯上了聂荣臻元帅。
实际上粟裕与聂荣臻两人共事时间很短,期间的确有一次误会发生。要说这次误会,不得不说到建国后总参与国防部之间的矛盾。
新中国成立后,首任总参谋长是徐向前,不过由于久病成疾无法再主持日常工作,所以1950年时便由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代理,1951年又调粟裕出任副总参谋长,此时的军委日常工作由周恩来主持,粟裕也并未与他人有过矛盾,只是后来聂荣臻觉得毛主席事务繁忙,军队没必要大事小事都去汇报,于是要求军队事务先给他过目,随后再决定是否要上报。
而后主席很快意识到了这一变化,对此做出了批评,聂荣臻不得不写报告做检讨,本来粟裕想着自己也有责任,于是也作了份书面检讨,结果主席看后大加赞赏,并借机进一步对聂荣臻做出批评,还特地交给其他领导人传阅,引起了聂荣臻极大的不满,此时似乎并无粟裕什么过错,但之后他与聂荣臻之间的误会便被一些有心之人拿来利用,更是捏造许多子虚乌有的事情来攻击粟裕。
那么为何彭德怀会在会上同其他人一起批评粟裕呢?这恐怕与彭老总火爆的脾气有关。
因为彭德怀之前没有和粟裕共事过,所以两人之间缺乏信任,彭从朝鲜战场上回来以后便被周恩来提名主持军委,走马上任后他很快便调自己的老部下黄克诚来任副总参谋长一职,不久后还同时兼任了军委秘书长,于是军委和总参的日常工作便由二人全面负责。
但此时的粟裕已升任总参谋长一职,再加上粟裕为人比较正直,在自认为对的事情上总是会坚持原则,据理力争,粟裕与彭德怀不但在日常的工作上分歧很大,还对于国家的战争预备,未来的战争形势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再加上当时的国防部与总参之间的职责不清楚,常常是下发的文件署名较为混乱,粟裕很快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上报中央要求明确国防部与总参的职责。
令粟裕费解的是,即便是中央已经接受了意见,但自己提交的五份草案全都没有通过,每次进入到审议阶段彭德怀都没有同意,两人之间的误会越来越大。
甚至后来在跟苏联方面的总参谋长交流时,粟裕为了有个参考,同时学习一下老大哥的经验,请对方给一份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指的的材料”,结果这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彭德怀误解成是“告洋状”,也许戎马一生的彭大将军觉得作为属下的粟裕,没有与他商量便上报中央是不符合程序的,这份无法释怀的误会一直持续到了后来千人大会上。
原本粟裕是那种越是意见不被重视就越是要解决问题的性格,甚至在自己因借鉴苏联经验而被扣上“通敌”的罪名时,还不断地为自己辩解,结果这一辩解又给了别人进一步攻击他的理由,反而把他说成是“个人极端主义”。
粟裕在面对批斗时“越描越黑”,搞到最后已经是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了,在战场上屡战屡胜,很少陷入绝境的粟裕将军却在此时十分无奈,连他的下属都为他感到委屈,不过粟裕倒是很坦然地表示“无论如何,还是要还是检讨的”。
不久后粟裕在大会上做出了检讨,但是每当检讨到原则性的问题上时,他总是会做实事求是的说明,结果这进一步引发了参会人员的批评,粟裕此时才意识到再坚持解释下去原本的内部矛盾恐怕要归到敌我矛盾上了,于是面对这种压力,他请妻子代为检讨,将自己受到的指责全部揽下。
次日陈毅也在大会上表示粟裕的检讨很好,无论有没有分歧,经过这次检讨自己也与他有了重新团结的基础,同时也肯定了粟裕在军事上的贡献。就这样,对于粟裕的批判告一段落,所幸的是,他在余下的岁月里不再涉及到军中事务,此后一直为军事科研事业兢兢业业,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政治情形十分复杂,这让相对“单纯”的粟裕无所适从,如今看来显然当年的指责全是莫须有的罪名,而彭德怀对粟裕的态度其实都是误会造成的,这种所谓的“将帅不和”,只能说是两个人的性格原因造成的。
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前,粟裕也好,彭德怀也罢都为了解放全中国而出生入死,他们的功绩有目共睹,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也是百废待兴,二位在新的岗位上亦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当时全国还未完全解放,西南匪患,各地敌特,台湾问题,美苏冷战问题都需要很强的战略制定能力,两位出现分歧也是正常,但两人性格上的不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甚至可以说粟裕与彭德怀在性格上是两个极端。
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当年的将帅们早已作古,我们也要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切勿让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