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央军委决定抗美援朝,当时在入朝作战的将领选择上,毛泽东本属意粟裕,怎奈粟裕的身体实在不能出征,而后想让林彪挂帅,无奈林彪对出兵朝鲜持反对意见,加上身体也有病,主席最终选择了彭德怀作为入朝作战的总司令,这个也是众望所归,彭德怀的作战经验,从土地革命开始一直到解放战争,都是表现优秀,战功赫赫。
在副司令的选择上,更是花费了一番功夫,既要考虑资历,在军中的威望,还要考虑作战指挥能力,以及能够和彭德怀进行默契配合,这些都是要想取得朝鲜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当时派驻在东北中朝边境的主力是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也就是林彪领导的部队,林彪麾下有多名优秀的将领,其中两名最得力一名是邓华,一名是黄永胜。
这两名将领都是林彪的爱将,当时被派往朝鲜的十三兵团,其司令是黄永胜,但是林彪经过综合考量,觉得无论是从战斗指挥思路上,还是脾气秉性上能和彭德怀相互配合的当属邓华,于是林彪推举了邓华担任十三兵团司令,替换下了黄永胜。上报中央后,毛主席和彭德怀也是十分赞成林彪的建议,任命邓华为志愿军的副司令,配合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进行军事指挥。
朝鲜战争是1950年爆发的,我国宣布抗美援朝已经在10月份了,在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邓华就一直持续关注着朝鲜战场上的动态,并且准确地分析出了美国将在仁川登陆,还向中央军委予以报告,我国善意地提醒金正日密切注意仁川的防务,可惜金正日当时正在得意之时,并没有理睬,不然朝鲜战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了。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邓华一直跟随林彪在第四野战军与国民党进行战斗,这支军队一直从东北打到了海南,尤其在收复海南岛的时候,邓华创造了以两个军攻克国民党“战神”薛岳布置的海陆空立体防御措施的神话,打响了我军渡海战役的第一战,创造性的以民船民舰打败军船军舰的神话,使得国民党整体士气大衰,为后续的渡海战役开创了一个好的开端,可见邓华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在军事战略上的准确判断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1950年10月邓华随彭德怀与第一批志愿军一起秘密入朝,入朝后他根据当时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运动战歼敌的战略思路,并得到彭德怀和毛主席的支持。通过这一作战策略,志愿军刚刚入朝就取得了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的胜利,彭德怀也是对邓华的实力非常认可,并夸赞邓华有勇有谋。
在第五次战役的时候邓华认为作战机会还不成熟,我军后勤补给不足,士兵们经过了前四次战役也是疲惫不堪,建议修整后再寻求合适的机会发起第五次战役,但是彭德怀当时并没有听邓华的建议,基于各种考量还是发动了第五次战役,最终结果惨胜,牺牲巨大,战后彭德说道:“不听邓华言,吃亏在眼前”。
随着朝鲜战争的不断深入,中央军委做出军队轮换的策略,不仅可以解决兵员、后勤补给的问题,还能锻炼下军队,使部队更适合现代化战争,于是调遣去朝鲜的部队越来越多,这时候刚刚从越南打完仗回来的陈赓也被调往朝鲜,中央决定1951年8月陈赓入朝。
大家对于陈赓应该都不陌生,陈赓作为开国大将之一,一生战功赫赫,名气远扬,他出生在湖南,是清朝“武显将军”陈翼琼的后代。身为武将世家出身,陈赓从小耳濡目染,在军阀混战时期就投笔从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成为黄埔一期学员,众所周知黄埔一期的学员后续都成为了名将,陈赓更是“黄埔三杰”之一。
土地革命时期,陈赓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参加创建了红四方面军,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陈赓又跟随红军长征。
在抗日战争时期,陈赓率领部队在山西太岳地区与日军开展作战,陈赓作为太岳纵队司令员领导部下打了数次胜仗,屡建奇功,其率领的386旅被美驻华大使称赞为“目前中国最好的一个旅”。在解放战争时期,陈赓也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解放战争中陈赓带领部下在山西解放了数百个县城,歼敌十几万人。陈赓的第四纵队后被改编成第四兵团,打败了国民党胡宗南手下的王牌天下第一旅,并活捉了旅长黄正诚。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作为我国名将,被越南邀请参加越南自卫反击战-----抗法战争。抗法战争中法国的武器十分先进,都是现代化武器装备,越南武器落后,士兵素质也一般,陈赓硬是凭借着高超的指挥艺术,协助越南军队取得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在抗美援韩之前,陈赓的贡献及在军队内的职务也是远高于邓华的,在解放战争时期陈赓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和后来的陈谢兵团,都是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
在1948年之前,陈赓率领其部下一直在晋西南和豫西独立作战,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其他部队是不同的,后来经过改编陈赓又担任四兵团司令和政委,其领导的部队还参加了渡江战役。
1951年陈赓刚刚回国,毛主席派陈赓入朝协助彭德怀作战。在沿途经过安东的时候陈赓的腿伤复发,只好回国养伤,邓华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与彭德怀联系,要求辞去志愿军副司令的职务,由陈赓来担任。
邓华做这一决定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因为无论从年龄上还是资历上,邓华都认为陈赓要比自己高出很多。陈赓比自己早入党好几年,在自己还是师部下辖团政委时,陈赓已经是干部团团长了,陈赓可以说是自己的老上级。
在作战和军事指挥能力上,邓华认为陈赓的作战经验和军事指挥才华也是在自己之上的,在抗日战争时期陈赓就可以独当一面,在解放战争时期更是胜仗无数。无论是基于这位老上级的面子上,还是出于对陈赓的尊重,两方面考虑,都应该让陈赓来担任志愿军的副司令。
不过邓华的这一提议遭到了彭德怀的果断拒绝,拒绝原因主要是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邓华从1950年入朝以来,一直表现优秀,其胆大心细,刚毅果敢,对战场形势的分析和军事战略眼光在当时都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经过了前几次战役,彭德怀对邓华的能力也是十分认可,邓华的大兵团作战经验也不比陈赓少,解放海南的时候邓华也是战机判断的十分准确,而且邓华在脾气性格上可以和彭德怀完美的互补,两人一刚一柔,配合的十分默契,并且邓华已经经历了前五次对敌作战,对战争形势和对敌人的了解方面都是远高于陈赓的,如果阵前临时换将,对稳定军心,和战斗形势都是十分不利的。
另外一方面原因是基于彭德怀对陈赓的了解,彭德怀和陈赓可以说是老相识了,他知道陈赓为人谦逊,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战场上总是能和下面的士兵们打成一片,而且陈赓入党很早,对党也是绝对忠诚,不可能因为职务高低的事情而闹情绪影响到战局。还有彭德怀考虑到陈赓的腿伤刚好,不能过度劳累,否则不利于身体恢复,如果再让陈赓担任副司令,陈赓只能是更加操劳,彭总司令担心陈赓吃不消,累坏了身体。
但是邓华还是没有放弃,又发电报给中央,要求辞去自己的副司令的职务,由陈赓来担任,战场上的事情毛主席自然还要征求前线的彭德怀,彭德怀的意见还是不变,认为邓华担任第一副司令更合适,于是回电毛主席“为便于联系各野战军,志司似应增加陈赓为第二副司令员,宋时轮为第三副司令员。”
所以后来陈赓在8月份作为第二副司令员,入朝作战,但是陈赓并没有在意自己入朝作战的职务,对党中央的决定毫无意见,在朝鲜战场上也是尽心尽力。当然在陈赓入朝后邓华也是十分尊重陈赓的,在做任何重大军事决定之前,都是要和陈赓反复讨论,形成更完美的方案,陈赓也是对布置给他的任务毫无怨言,保质保量地完成。
1951年年底彭德怀回国养病,由邓华担任志愿军总司令,邓华建设性地提出了停止第六次战役,以阵地战歼敌,已达到让联合国军停战谈判的目的,最终我军利用有利的地形以较小的牺牲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在联合国军演习登录时,邓华又提出要进行朝鲜沿海海陆防御,并准备了完整的防御策略进行汇报,最终联合国军企图复制“仁川登陆”的目的没有达成,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